從電商直播到5G直播試水,再到出海壯大,科技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給了直播行業新的突破路徑。在已經過去的2019年,直播行業市場總體發展趨於平穩,並且開始回歸理性。新的一年,行業資源整合更加優化,國內直播行業也將迎來轉型升級的全新階段,2020年直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33億,佔網民整體的50.7%。在投資市場方面,2018年中國直播行業投融資事件共發生56起,直播行業投資額為224.4億元,2019年1-9月中國直播行業投融資事件共發生13起,投資額僅為4.8億元,市場冷清。
隨著不少新玩家入場,快手、B站不斷強調直播業務,李佳琦等現象級網紅產生,多家直播平臺成功上市,5G時代的到來,直播行業正處於興奮的時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資本快速離場呢?
從2005年第一家視頻直播網站出現,網絡直播迎來飛速發展時期,但同質化競爭與低俗化泛濫的問題在行業發展中也不斷凸顯。
首先,同質化競爭激烈、缺少創新是直播行業內容生產方面所面臨的共同難題。我國目前直播平臺數量超過200家、平臺市場規模達90億、平臺用戶量高於2億,但直播類型及內容——包括直播平臺頁面設置、禮物價格分類及首頁大圖推薦等均大同小異。平臺的「吸粉」能力遠低於主播個人的「吸粉」能力,對優秀主播的依賴性極強。
其次,直播從內容上大體可劃分為秀場直播、遊戲直播和泛娛樂直播,其中秀場類直播的內容同質化問題最為嚴重。與此同時,直播內容低俗化,單一化問題也十分嚴重。
從智聯招聘2019年三季度及往年同期直播領域的招聘大數據可以看出,直播行業重角色輕內容現象較為嚴重。2019年三季度,主播的招聘崗位數佔整個直播行業的47.69%,但僅有34.29%的崗位面向直播運營人才。同時,直播行業招聘職位中,僅有18.29%的職位要求大專學歷和13.86%的職位要求本科學歷,卻有62.14%的崗位不限學歷。而直播行業發展至今,需要更多新鮮玩法來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精細化運營的趨勢成為必然。
未來,直播行業將在以下三個方面發揮重大動能:
直播的社交化。直播的動能在於社交,缺乏社交的直播如同殘疾,而直播又能更好的賦能社交。必須明確,未來成功的模式,一定是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借力而不是獨立開發。
直播的商業化。內容變現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信息流廣告、電子商務發展、大數據營銷等。但直播的商業化並不能僅停留在打賞、電商等原始階段。優質直播內容才是真正的稀缺品,如知識分享、遠程會議、遠程教育、生活分享、直播扶貧等。
直播全面技術變革即將到來。5G時代已經到來,可穿戴設備、物聯網、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等技術,即將全面改變目前頭部直播的現狀。直播技術的研發,不再是像喬碧蘿殿下那樣盛世美顏的欺騙技術,而是真正更新換代的核心技術。
在即將開啟的5G時代,數據化、即時化、互動化、社會化將是電商營銷的發展趨勢,而直播也必將被技術賦予更大的互動參與感與衝破空間隔斷的消費體驗感,網際網路直播仍是毋庸置疑的風口。然而,直播行業要想良性發展,其模式必須得到升級,即「去網紅化」;與此同時,須警惕「同質化」與「低俗化」兩大陷阱,內容升級也非常重要。
艾媒諮詢直播行業高級分析師劉傑豪分析認為,後續技術的升級將進一步推動在線直播行業的創新。「在5G技術應用的預期下,用戶在直播上的體驗肯定會得到優化。另外,在5G應用的基礎上,會為後續直播新玩法提供更多可能性。」
5G打開了直播行業競爭新局面,網際網路直播將成為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時也將推動直播平臺在內容、運營等層面更加積極的比拼,進而推動行業的進一步成熟化。
未來,直播平臺的運營會更加精耕細作,平臺的內容、玩法和生態優勢將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以野山椒直播為例,平臺強化了多項直播內容,包括增設主播探店體驗直播、活動現場多維度直播、積極培養各類才藝主播等,以不斷提升整體內容和品類。同時野山椒直播平臺區別於傳統直播模式,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線上積分線下消費,調動用戶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也不斷為實體門店賦能,形成良好的商業生態鏈。
幫助盤活實體門店,最終讓利於平臺用戶。野山椒直播運用強大的數據獲取能力和智能數位技術,幫助實體門店進行智能決策,提高經營效率,優化產品和服務,提升顧客體驗。野山椒直播平臺打造更好的內容的同時,內容品類不斷的得到豐富,玩法也趨於多樣。
2017年,薇婭抓住了淘寶直播的新風口,2018年實現27億成交額。2018年3月8日,李佳琦5個半小時的淘寶直播賣出了23000單,完成了353萬的成交量。
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速近400%;81個直播間成長過億,5家機構引導成交破10億。短短2年多,淘寶直播已經從零做到了千億規模,預計未來3年內,電商直播能夠帶動5000億規模的成交。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體量、5G推動下的又一個網際網路直播風口以及內容升級大潮,直播行業必須要發生許多質的改變。直播內容不再是網紅驅動,而是平臺模式驅動;直播內容的上限不是網紅,而是平臺內容能力;直播平臺不再只是連接平臺,而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內容生產、運營和發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