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雲門舞集」40周年推出新作《稻禾》

2020-12-19 網易財經

新華網臺北11月11日電(記者齊湘輝)記者11日在此間獲悉,創辦整整40年的臺灣知名舞蹈創作團體「雲門舞集」22日將在臺北首演新作《稻禾》,屆時還會利用電視、網絡、手機等平臺播出。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還沒有去大陸演出《稻禾》的計劃,將視在臺灣演出的效果決定。

1973年,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歷經40年,該團體蜚聲兩岸,也廣受國際藝術界好評。適逢「雲門」40歲生日,林懷民以「稻米之鄉」臺東池上的泥土、日光、風和水,以及稻米的生命輪迴為靈感,創作新作《稻禾》。他在記者會上介紹說,稻禾是文化中很重要的意象,凝聚著臺灣每個人的原鄉,都市人的鄉愁。

據了解,在臺北首演當天,在新竹、苗慄、彰化、南投、宜蘭、雲林、屏東將進行電視同步轉播,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等地區將進行網絡直播,此外還將首創手機限時直播。林懷民表示,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更多不能到現場的觀眾分享到「雲門」的新作。

臺北演出後,《稻禾》還將在臺中、嘉義、臺南、高雄、臺東、花蓮等地演出36場。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40周年推出新作《稻禾》)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雲門舞集新作《稻禾》:在稻田裡預演 為土地而起舞
    去年 11 月 22 日晚上,是雲門舞集 40 周年新作《稻禾》在戲劇院首輪演出的第二場,一切還未進入常規軌道,大家的神經都緊繃著。林懷民只抽出 10 多分鐘時間,在後臺休息室和我們聊了一會。因為前一天在戲劇院外的自由廣場上和臺北市民一起觀看了首演的戶外直播,他一見面就問:「昨天外面情況好嗎?大家都自在活潑嗎?」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談《稻禾》: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林懷民於1973年創辦雲門舞集, 於1999年創立雲門2。「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相傳存在於黃帝時代。舞團的基本訓練包含靜坐、氣功、內家拳、現代舞,以及芭蕾。  在《稻禾》的表演中,林懷民以泥土、風、花粉、谷實、日光、火、水等自然界的元素在稻禾一生中的體現作為隱喻,影射生命成長和延續中的興衰榮枯、周而復始。春天到臨,犁翻焦土,收割之後,延火燒田。
  • 「雲門」不惑 《稻禾》再出發
    有「稻米情節」的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2日在臺北為觀眾獻上了新作《稻禾》。舞臺上,巨大的稻田背景,由青禾變成稻浪。隨著客家山歌、聖桑、石井真木、史特勞斯的歌與樂,男女舞者用肢體曲直伸縮、旋轉跳躍,糾纏遊走,將泥土、風、花粉、日光、谷實、水、火一一呈現,講述著「天地的故事」。
  • 臺灣雲門舞集新作開啟巡演
    雲門舞集新作《毛月亮》4月開啟臺灣巡演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15日,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在位於新北市的雲門劇場舉行記者會,宣布該團2019年演出計劃。其中,由「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創作的《毛月亮》將於4月13日在高雄首演,隨後在臺北、臺中巡迴演出。
  • 稻禾,飄轉兩岸的馨香
    見識過「新一代農民的生活」後,深為感動的林懷民立志要把舞排好,於是有了雲門舞集創立40周年的紀念舞作《稻禾》。  以舞作回饋農人致敬土地  選擇以舞作回饋池上農人的林懷民,採取了「非常簡單」的編舞方式,並特意將首演安排在當地。池上田間闢出的一方舞臺上,赤足的舞者翩然躍動。裙裾翻飛在飽滿黃熟的稻穗間,背景是白雲蒼山。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2015-07-02 20:40:07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日在臺北表示,「免費公演是為了讓更多偏遠地區的民眾親近舞蹈,讓孩子的眼睛發亮」。  雲門舞集自1996年開始舉辦戶外公演,從臺北、高雄出發,逐步深入花蓮、臺東、金門等地,每場均吸引逾萬名觀眾。公演20年來未曾間斷,已成為臺灣年度藝文大事,被媒體稱為「地表最大型的戶外舞蹈活動」。
  • 臺灣雲門舞集45周年將推出林懷民舞作精選
    中新社臺北7月17日電 (記者 路梅)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成立45周年,將於今年11月至12月推出《林懷民舞作精選》演出。創始人林懷民此前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此次演出作為退休前的最後回顧,將在2小時內上演其創作的9個作品的15個經典片段。
  • 臺北萬人戶外欣賞「雲門舞集」經典
    中新社臺北7月18日電 (記者 石龍洪 邢利宇)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戶外公演邁入第20年。18日晚,萬人齊聚臺北藝文廣場,盡情欣賞該舞團經典作品「稻禾」。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退休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退休計劃已被董事會同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019年底退休,只續任雲門基金會董事,他的舞作未來仍繼續演出。  70歲的林懷民通過一手創辦的雲門舞集公布退休計劃,表示將在2019年底從藝術總監的職位退休,而原職務將由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2020年接任。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雲門舞集的《稻禾》迎來在滬百場紀念
    原標題:藝術節開幕前夜,雲門舞集的《稻禾》迎來百場紀念  見過米粒的雪白,卻未必見過稻穗的金黃;聞過米飯的香甜,就未必聞過稻禾的清新;鋼筋水泥中長大的孩子,週遊過世界,卻不一定見識過一粒稻米的成長過程。但他們心裡,未必沒有對自然的情感、對土地的眷戀。
  • 雲門舞集40周年 林懷民希望封箱《九歌》
    雲門舞集《九歌》雲門舞集《九歌》    今年2月28日至3月2日,雲門舞集將第三次應邀來到國家大劇院,上演藝術總監林懷民的經典之作、象徵雲門「浴火重生」的《1月21日,林懷民提前來京,他不僅帶來了2008年雲門排練場火災現場存留下來的《九歌》面具,還透露,希望在今年雲門舞集建團40周年系列演出後,封箱《九歌》。  「浴火重生」的經典已上演2000場  2008年春節大年初五,雲門舞集在臺北八裡的排練場發生大火,多部舞作的道具服裝付之一炬。
  • 雲門舞集《稻禾》即將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音樂之聲記者昊飛)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於2013年編創的舞作《稻禾》,即將於2017年11月2日至5日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獻禮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周年。
  • 鄭宗龍與雲門舞集新作《定光》
    雲門新作《定光》透過精密的編排和計算,臺上舞者發出的每個聲音和動作都是機關,在風聲、雨聲、悶雷、潮溼土壤、蟲鳴鳥叫之間疊加轉換在明與暗、陰與陽、男與女的二元力量下互搏、相生、平衡,在聲與身結合的當下,定而生光,呈現大自然純粹質樸、生機盎然的變化與力量。
  • 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前夜 雲門舞集的《稻禾》迎來在滬百場紀念
    原標題:藝術節開幕前夜,雲門舞集的《稻禾》迎來百場紀念在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前夜,雲門舞集40周年經典力作《稻禾》昨晚(10月19日)在滬迎來了第100場演出。從禾苗青青迎風微擺,到暴雨聲中肆意生長;從花粉傳遞孕育谷實,到稻穗低垂收穫一片金黃,人們在稻米的一生中重又回歸土地的懷抱,感受身為自然之子的血脈相連。
  • 雲門舞集雙舞作《白水 微塵》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由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編創的雙舞作《白水 微塵》將於4月18日至21日亮相國家大劇院。自2009年現代舞團雲門舞集和國家大劇院因《行草》結緣,10年間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編創的《流浪者之歌》《九歌》《松煙》《水月》《稻禾》等舞蹈作品先後登臺。
  • 臺灣「雲門舞集」舞團迎劇場落成 已創立41年
    臺灣「雲門舞集」舞團迎劇場落成 已創立41年 2014-11-10 18:55:35「自己的家」    中新社臺北11月10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鄭巧)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10日在臺灣新北市淡水河口以「溫暖而沉重」的心情迎來雲門劇場的落成。
  • 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舞蹈要面對觀眾(圖)
    年末,他為雲門40獻上「生日賀禮」《稻禾》。在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之際,雲門再傳喜訊:位於臺北淡水、造價6.6億新臺幣的雲門新址,獲得芝加哥阿法伍德基金會500萬美元的捐贈,將於2015年春季試運營。  年少時那些關於舞蹈的夢,自26歲創辦雲門舞集起,一樣一樣地實現了。林懷民卻說自己「不太有夢想」,因為「所有夢想最後都要變成計劃,計劃會變成小事」,然後「就被這些東西追著跑」。
  • 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雲門舞集還推出了厚達144頁的「雲門舞集45周年紀念特刊」,是林懷民為雲門舞迷特別精心製作的禮物。雲門表示,希望現場觀眾在看完節目後,能帶著美好的畫面回家,收藏雲門。  11月15日,演員在彩排記者會上表演。 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已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鄉愁通世界  中新網廈門10月11日電 (陳悅 羅荔丹)「稻子要怎麼跳舞,我也不知道」,林懷民說,「那就一起到田裡,一起去割稻子。」  這位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10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和「粉絲」們見面,暢談雲門舞集40周年大作《稻禾》充滿鄉土味的創作歷程。  《稻禾》本周末將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成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頭炮」的臺灣作品。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舞者接觸過泥土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