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專家會診茶苗病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貴陽3月19日電 題:土專家會診茶苗病

  新華社記者王新明、潘德鑫

  3月18日,陰,微風在山間悠閒地打轉。剛吃過午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茶業公司副經理趙仁希就坐不住了,他拿起手機撥通了電話。

  「喂,盧老師,我們茶園的茶苗出了點問題,能來看看嗎?」趙仁希有點著急,受疫情影響才復工一個星期,就有茶苗出現黑枯。

  「哦,好,我們一哈就來。」電話那頭傳來肯定的答覆。

  放下電話,趙仁希感覺輕鬆了些。因為他知道,黔西南州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盧永成可是本地茶葉種植方面的「土專家」。

  約一個半小時後,盧永成和同事們趕到茶苗基地。

  趙仁希帶路,車子穿行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路兩邊一排排遮光棚向遠處延伸。茶苗「躺」在遮光棚下,蓋著兩層「被」,上面是遮光棚,棚下是一層塑料薄膜。

  茶苗基地共750畝、約1.2億株,可上山栽種3萬畝左右,是全縣的茶苗繁育中心。每年有數百名貧困群眾在此務工增收。

  10分鐘後,車子停在一片苗圃旁,只見遮光棚和薄膜被掀開,一個工人正在往茶苗上噴水。

  「不要澆水了,茶苗長到現在這個階段,正是煉苗的關鍵期,煉不好就會前功盡棄。你們這樣澆水不是煉苗,是毀苗。」盧永成很著急。

  說完,專家們蹲下去查看,只見發黑的茶苗一株挨著一株,雜亂地擠在一起。抓起一把土,盧永成捏了又捏:「你這很可能是土壤溼度太大,擠壓了茶苗的呼吸空間,導致缺氧而發黑枯死。」

  聽完,晴隆縣茶業公司技術人員汪級剛不服氣:「這是溫度太高燒死的,因為這裡是陽坡,日照強,溫度高。」

  意見不統一,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起來:

  「你們的遮光棚是幾針?」

  「三針加密,遮光80%以上。」

  「棚內溫度35℃以上才會燒苗,現在這個天氣,溫度不高溼度高,遮光棚又能遮掉80%以上的陽光,不太可能燒死苗。」

  「那是怎麼回事兒?」

  「是土壤溼度太大。它們就像保溫箱裡的嬰兒,煉苗期間得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你們還澆水,苗會死得更快。」

  「那怎麼辦?」

  「逢陰雨天,不動遮光棚,打開薄膜兩端通風;遇到晴天,就把薄膜兩端合上;如果溫度太高,就在遮光棚和薄膜之間支一個5到10公分的架子散熱。這樣反覆三到四次,持續20天左右,再逢陰雨天,就可以揭去薄膜,保留遮光棚。」

  「然後呢?」

  「揭膜一個月左右,揭掉遮光棚。再過半個月,就可以正常田間管理了。」

  「我是土辦法,他們是真專家。」汪級剛口服心服。

  沿著田埂走來走去、問這問那的趙仁希更加著急:「你們得趕緊給我出個方案。」

  走出基地,專家們經過討論,明確了方案的原則:簡短、管用。

  於是,盧永成開始手寫解決方案。約半小時後,方案出爐,共有四條,短短幾百字,分別對出現黑根的地塊、未生根地塊、土壤過溼地塊以及氣溫過高時的處理均提供了詳細的應對方法。

  「這下心裡有底了」,拿到方案,趙仁希笑了。他把公司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迅速召集在一起:「就按專家的辦,要是因為用過去的土辦法出問題,你們得摟(兜)底。」

  技術難題解決了,盧永成跟記者開玩笑:「我們是科技先遣隊成員,哪裡有問題就往哪兒跑。太忙了,院裡開會,都得提前約我們。」

  趙仁希也跟著笑:「我都找他們三次了,每次都幫我們解決難題,以後還得靠他們。」

  天漸漸晚了,遠處的山慢慢躲進夜幕中,盧永成坐上車,發動引擎。在車燈的照亮下,山路清晰起來。

相關焦點

  • 天津「土專家」趙玉祥的致富夢
    天津「土專家」趙玉祥的致富夢 原標題:   眼看離春節越來越近了,大棚裡鮮亮的靈芝和飽滿的平菇被客戶預訂殆盡,被村民譽為「土專家」的趙玉祥面對記者的鏡頭樂得合不攏嘴。
  • 2019年聯考公務員申論概括題答案 新鳳村土專家的特點
    (一)根據給定資料1,概括新鳳村「土專家」的特點。 「土專家」的是個群體概念 這裡的「土專家」是個群體概念,不是個體概念,資料中老李,老朱以及土法官是「土專家」的具體表現。特徵,是指不同之處。 所以「土專家」的特點必須是這些人的共同的不同之處,而非個性。
  • 「土專家」「田秀才」要換真頭銜
    各地農民職稱評定政策紛紛破冰「土專家」「田秀才」要換真頭銜但在過去,農業戰線上的「土專家」評不了高級職稱並非個案。究其原因,一方面,許多農民是個體戶,沒有掛靠單位,不少農民對職稱評定表示冷淡;另一方面,國家人才評價體系在農業領域中缺乏系統性、針對性、精準性,對農民職稱評價缺乏抓手。「推進農民評定職稱工作,是我國『三農』工作在形成一定程度的社會需求和產業需求後的階段性必然反應。」孟慶偉說。
  • 初中學歷「土專家」 攻破世界級建橋難題
    他叫孫家林,是中交二航局的一名「土專家」。昨日,孫家林向重慶晨報記者講述了他一步一步攻克世界級難題的歷程。  自主設計節省成本近400萬元  「我只有初中學歷,但是這並不妨礙我鑽研啊!」今年52歲的孫家林是地道的重慶人,現在是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港渝設備租賃工程分公司副經理,從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起重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起重吊裝和架橋經驗,被譽為中交二航局吊裝、架橋方面的「土專家」。  孫家林記得,在1996年浙江溫州大橋動工時,採用了架橋機進行公路橋梁架設的新工藝。當工程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的橋梁架設階段時,因為項目部聯繫的架設外援隊伍要價太高而使工程陷入困境。
  • 「土專家」梁宜文三十九載守護吊羅山
    梁宜文是吊羅山林業局科研生產科的一名工作人員,跟熱帶雨林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植物土專家」。  在他的帶領與講解下,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隊於8月20日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吊羅山林區,一路探尋熱帶雨林植物奇觀,傾聽「土專家」講述雨林裡的二三事。
  • 南通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之五
    南通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之五 來源: 南通市農機推廣中心 肖穎 發布時間:2020-12-14 字體:[ 大 中 小 ] 家住如皋市白蒲鎮顧岱村的吳迪林從事農業種植近20年,從2001年開始從事農機專業化服務。
  • 汝南縣板店鄉魏嶺村:「土專家」引進「洋品種」
    今年58歲的魏永紅是板店鄉魏嶺村人,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從事特色農業種植。
  • 「隴人驕子候選人事跡」帶領群眾致富的「土專家」?記秦安縣綠康林...
    【隴人驕子候選人事跡】帶領群眾致富的「土專家」——記秦安縣綠康林果科技示範中心主任靳志強從事林果產業30多年來,靳志強始終以幫助他人為己任,致力於林果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和新技術的示範推廣,同時免費為村民提供苗木和接穗等服務,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是當地有名的「土專家」。一秦安縣是林果大縣。上世紀80年代,正是林果業發展的起步階段。由於市場低迷,一直暢銷的蘋果和桃子出現了滯銷。
  • 武漢環亞白癜風醫院:【名醫會診·完美收官】京鄂白癜風聯合會診...
    此次聯合會診有著重量級的專家團,包括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昕主任、武漢環亞中醫白癜風醫院帥海林主任、徐慧珍主任、金雲桂主任以及陳革修主任。幾位資深專家聯合問診,幫助患者制定科學的診療方案,系統高效的祛除皮膚白斑。
  • 80公裡「會診一線牽」,海澱婦幼、延慶婦幼開通遠程會診
    與此同時,遠在80公裡外的海澱區婦幼保健院超聲科專家,正通過遠程會診平臺進行同步會診。此舉標誌著延慶、海澱婦幼保健院遠程醫療會診平臺正式開通,疑難病患者不出延慶,就能享受到海澱區專家的優質診療服務。 快隨「延延」小編 一起了解一下吧
  •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12月24日會診通知
    皮膚病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部分皮膚疑難病患者更是存在診斷難、掛號難、治療難、反覆就醫等現象,他們迫切需要皮膚科專家聯合會診服務,明確診斷、給予安全有效的治療。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經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成立,會診中心的成立,將為全國皮膚科疑難病患者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會診服務,會診中心將會讓患者花較少的錢,用較少的時間,在多位醫生以及專業設備的保障下,享受服務佳、療效好的綜合診療服務,滿足我國不同層次患者的服務需求。本期12月24日聯合會診三甲醫院專家
  • 「土專家」黃大樹:我為古建續春秋
    從半路出家的泥瓦匠,到古建大咖的「入門弟子」  「土專家  「土專家」結緣「大教授」  黃大樹在40多年的研學道路上,得到了羅哲文、楊鴻勳、王世仁等多位名家大師的指導。  黃大樹第一次結識羅哲文老師,是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國家部委決定在蘇州召開全國古塔科學保護研討會,蘇州靈巖山塔作為現場會的參觀點,「土專家」黃大樹則代表修復團隊發言。
  •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12月24日會診通知_綜合...
    陳喜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介:主任醫師、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秘書,中華醫學會皮膚學分會中西醫結合免疫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學分會治療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學分會北京地區青年委員。
  • 會診看點|清華大學第1附屬醫院王昕教授來泉兩日會診圓滿結束!
    核心提示:清華大學第1附屬醫院王昕教授在泉州為期兩日的會診圓滿落幕啦!11月20-21日,是王昕教授親診日。王昕教授與我院的醫師團隊強強聯合會診,為白癜風患者診斷病情,並採取針對性的診療方案,讓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
  • 【會診回顧】特邀北京專家王昕教授會診,聯手解決白癜風難題!
    核心提示:9月20日下午,白癜風京滬隴大型公立三甲名醫聯合會診第38場圓滿結束,本期特邀清華大學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王昕教授現場親診,同時做客患者期待已久的《名醫大講堂》,召開了學術交流會。 9月20日下午,白癜風京滬隴大型公立三甲名醫聯合會診第38場圓滿結束,本期特邀清華大學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王昕教授現場親診,同時做客患者期待已久的《名醫大講堂》,召開了學術交流會。
  •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會診通知】本期-12月17日
    皮膚病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部分皮膚疑難病患者更是存在診斷難、掛號難、治療難、反覆就醫等現象,他們迫切需要皮膚科專家聯合會診服務,明確診斷、給予安全有效的治療。
  • 西京醫院疑難病會診中心成立
    但最近,西京醫院新開設的疑難疾病綜合會診中心一次性解決了麗麗的就診煩惱。  10月20日,西京醫院疑難疾病綜合會診中心開診,麗麗是該中心會診的第一位患者。參與這次會診的包括西京醫院免疫科冷南教授、消化病醫院韓英教授、肝膽外科嶽樹強教授。會診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會診結果顯示,診斷考慮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不除外。建議進行肝臟組織活檢,明確診斷明確疾病的活動程度。
  • 河北定州:土專家周長友的「醜橘夢」
    土專家的匠心——「南果北種」終獲成功古人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可以看出溫度對醜橘生長的重要。「我想要的並不是用溫室大棚創造跟南方相似的環境,而是讓果樹儘量適應咱們北方的氣候、溫度,這種種植模式在全省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只能自己摸索著來。」周長友說。
  • 【會診通知】本周六、周日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主任鄧欣來院會診~速約
    12月19日、20日(本周六周日),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發育行為中心聯合北京天壇醫院兒科主任鄧欣發起「家門口看北京專家 讓孩子少走彎路」大型會診活動。  會診僅2天,每天限號25名。會診預約通道已開啟:撥打熱線——0371-55591396,先到先得!
  •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12月3日本期【會診通知】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經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成立,是一家匯聚首都皮膚科高層次專家的「中西醫結合」皮膚疑難病會診中心,旨在為國內外皮膚疑難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會診基地設立在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