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關愛 奉獻
他們在關鍵的崗位做溫暖的事
學習 精細 創新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做有意義的事
嚴實 引領 成長
他們在普通的崗位做偉大的事
問需 務實 求真
他們在重要的崗位做實在的事
他們就是中航大的輔導員
高校以學生為本。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作為教育管理最前沿、離學生最近的人,中國民航大學130餘名輔導員,已成為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作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中航大輔導員使命崇高、責任重大。他們直接面對和接觸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日常生活,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們既具有教師的身份,又擔負管理者和服務者的角色,直接聆聽學生呼聲,切實解決學生關切的問題,最了解學生實際困難,最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他們堅守「5+2」「白+黑」「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什麼事都可幹,什麼事都要幹」的常態,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今天,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用新思想引領「新」青年
為抓實、抓牢、抓好學生思想引領主線,輔導員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代民航精神教育,引導學生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上得了賽場,去得了宿舍,帶得好學生,『hold』住課堂的輔導員。」乘務學院輔導員劉芳洋在7年的輔導員生涯中,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初心。當學生告訴她:「隊長,出早操起不來」時,她便連續一個月每天6:00準時守在宿舍樓下,用行動告訴學生,「我不會遲到,我的學生一定也要準時到。」劉芳洋用言傳與身教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乘務員,如今,她的學生在中國10萬餘名乘務員隊伍中茁壯成長,身體力行地成為新時代民航強國的建設者。
輔導員的工作是幸福與責任同在的。空中交通管理學院輔導員王詩雯曾給自己的輔導員寫過這樣一句話:「見證過我的成長,你在我的生命中就和別人不一樣」。如今,王詩雯已經從中航大「十佳大學生」成為一名輔導員。在做輔導員的三年時光裡,她和1367名學生一起經歷、一起成長、一起蛻變。3年的工作經歷,王詩雯體會到肩上的責任愈加清晰,也讓她越發從容,更加勇敢。
輔導員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力求提升思想引領的實效。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侯夏旭通過理論宣講、辯論競賽、社會實踐、座談交流等學生喜歡的方式,把新思想講給學生聽。航空工程學院輔導員熊國慶帶領黨支部開展本研結合的團員培養模式、「手冊+工卡」的行業特色黨員材料審核方式、基於「釘釘」在線課堂的線上黨員教育考核體系,使得黨員教育有競爭、有效果,所在支部被評為首屆天津市研究生樣板黨支部。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輔導員李瀅通過開展黨支部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脫貧攻堅任務。
貼近學生 關愛學生
用大愛呵護學生「大」成長
及時化解學生的困惑,深入開展一對一談心談話,科學做好學生的心理關懷是輔導員的必備技能,做好這一切的基礎便是輔導員對學生的愛與陪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輔導員顧秋麗一直將「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作為座右銘。為了幫助一名已被三次學業警告的學生順利畢業,顧秋麗從簡單基礎的課程開始選考,幫助學生提升學習信心;早八晚九規律學習作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每周陪學生打籃球2次,幫助他緩解壓力和焦慮,最終促使其圓滿畢業。
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深厚的感情,源於日日夜夜地傾心陪伴,源自一次次地促膝長談。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輔導員張譯元在疫情防控期間開設「雲端自習室」,邀請學生參與自習直播,督促學生在家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單日最高200人同時在線學習,在學生中引起熱烈反響。疫情期間,乘務學院輔導員王夢星從大年初一開始就進入了「戰時狀態」,第一時間返回天津,認真開展防疫工作,配合教務部門開展查課工作,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工作。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來自20個國家的99名留校留學生牽動著輔導員的心。留學生管理辦公室輔導員劉洋說:「留學生不僅代表他們自己,更代表了他們的國家,因此加強留學生防控管理和人文關懷,做好中國故事的講述人更為關鍵。43個宿舍、55名留校留學生、4小時查寢、為中途離校回國的30名留學生聯繫送機車輛、164天值班臺帳、近千份防疫物資的發放不僅讓留學生們感受到『中國溫度』,更幫助他們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輔導員對學生的關懷與愛護不會因距離變遠而減少。「隊長,美國疫情爆發,航校附近發生暴亂,航校封禁,暫無學員受到影響。」大洋彼岸的微信語音電話讓飛行技術學院輔導員任今鵬徹夜無眠。跨越大洋,克服時差,每日一次航校領隊會議、一次釘釘打卡、一次安全教育班會,28單DHL海外疫情防疫快遞包,任今鵬與同事們共同守望著分布在3個國家、13家海外航校的17批次飛行學員。
輔導員對學生的守護,也是永遠的長徵路。飛行技術學院輔導員沈宇龍能夠記得每一名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情況、思想波動,這是他每天1個工作晨會、每晚1個班委輪值會、每天2次集合講評、每周1個主題班會、每月1個中隊會、每學期全部學生至少談心談話1次的收穫。從北10公寓到北15公寓,走完4棟樓、18層、396間宿舍需要12000步、90分鐘,這是沈宇龍守護學生的不停歇的長徵。
學為合一 知行合一
用實踐帶動學生「實」發展
教育需要實踐,成長需要參與。輔導員通過實踐教育,身體力行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中增長本領,勇擔民族復興大任,不辱時代使命,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輔導員高遠指導學生獲得美國大學生物理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挑戰杯課外作品大賽、網際網路+大賽等科技競賽省部級以上榮譽38項。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輔導員馬賀指導學生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省部級獎勵5項。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王悅頤牽頭組織學院「雙創」工作,舉辦多場宣講會,吸納更多教師加入創業指導,2020年學院大創項目入庫量較2018年增長5倍。
這些不過是中國民航大學輔導員與學生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零光片羽,他們只是中航大眾多輔導員的縮影。中航大還有許多如他們一樣的輔導員,在平凡的崗位最一線,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用心、用情、用愛守護著每一位學生,用他們的責任、擔當與奉獻為中國民航培養出一批批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有為青年。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中航大輔導員將
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
繼續做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
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