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文件要求,中山大學發布了《中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旨在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以「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為成長目標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本計劃的招生對象為「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高考成績優異的高中畢業生」。
「立報國大志,做強國大事」是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學生最重要的特徵。這要求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同學要立鴻鵠之志,對基礎學科有強烈的專業興趣,有一定的學術潛力,具備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堅持「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為了科學研究,敢於吃苦、敢于堅持、敢於挑戰。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的招生規模為150名,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基礎醫學等9個專業。
針對強基計劃學生,我校將充分發揮德育與智育、學科與專業、科研與教學、本科生培養與研究生培養、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相融合的「五個融合」卓越人才培養機制優勢,在國家基地班、拔尖計劃等培養基礎上,探索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中國特色、中大風格的強基計劃人才培養模式。
我校為強基計劃學生設置專屬發展通道。強基計劃學生入校後,將按照專業設置,進入到不同的強基班。每個專業強基班按照15-20人左右編制,配備資深導師團隊,負責強基班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創造濃厚學術氛圍,加強對強基班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和學術引領,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不斷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學術志向,引導學生努力把遠大的理想抱負和所學所思落實到報效國家的實際行動中。我校將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集結全球優質資源,深化與世界頂尖大學和科學中心的戰略合作,形成有利於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優厚環境,打造英才培養高地,為強基計劃學生開闊國際視野,厚植家國情懷。
我校專門制定強基計劃學生本科、碩士、博士有效銜接的培養方案。在課程上,建設強基專屬模塊,開設面向學科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前沿課程,以及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性的專業課程,打通課程修讀的知識體系,確保強基計劃學生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在科研上,設立強基專屬課題,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增大研究型學習項目和實踐技能訓練項目的比例,學校各類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以及其他科研實驗條件向強基計劃學生全面開放。強基計劃學生將跟隨導師組定期解讀國家戰略需求、研讀重大科研專項指南、參加學術會議,了解國際學術前沿動態,了解關鍵技術難題。在免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公派留學,獎學金評審等方面,我校將按教育部指導意見優先支持強基計劃學生。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實行年度考核及動態進出機制。每學年結束後根據學生績點、科研訓練表現等方面綜合考核進行動態管理,本科階段分流與考核淘汰的學生轉入普通本科生培養;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且學業成績優秀的普通錄取本科生可選拔補入強基計劃。
孫中山先生曾說:「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搭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歷史使命。期待強基計劃的推出,能培養一批未來優秀的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者、醫學科學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來源: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