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傾聽地球的聲音:這些電影,為我們的家園發聲

2020-12-23 高品影視娛樂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火山,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流浪地球》

環保類電影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世界生態自然環境,不但有美到令人窒息的美景,近距離觀察動物夥伴們,同時也會看到令人心碎的重度環境汙染和難以置信的現實。

如果你正好有時間的話,一起來看看這些電影吧。這是我們家園的故事。


《洪水泛濫之前》 Before the Flood (2016)

《洪水泛濫之前》是費舍·史蒂芬斯執導的一部紀錄片,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是電影的製片人之一。

影片主要講述了全球變暖的問題,也涉及到了許多環境汙染區域。從冰原到沙地,從逐漸減少的雨林到街頭的霧霾。

這部紀錄片在去年的好萊塢電影獎頒獎禮上,拿下了最佳紀錄片獎。電影最初的名字是:《The Turning Poin(轉折點)》為了更加直切主題,改為 《洪水泛濫之前》 。


《老雷斯的故事》 The Lorax (2012)

《老雷斯的故事》根據蘇斯博士創作的同名兒童故事書改編,由《卑鄙的我》團隊打造。克裡斯·雷納德、凱爾·巴爾達聯袂執導,泰勒·斯維芙特、扎克·埃夫隆、丹尼·德維託等主演配音。

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森林世界中的一個矮矮胖胖的小人,人們都叫他「老雷斯」,反派是一個名叫「老萬」的貪婪鬼,他肆意砍伐森林中的樹木,用於製作一種叫做「Thneeds」的大家都需要的東西,以此來賺錢。

為了保護森林,老雷斯多次找到老萬替那些可憐的樹木求情,但最終卻無濟於事。


《食品公司》 Food,Inc. (2009)

《食品公司》是由美國Participant傳媒出品的94分鐘紀錄片。該片由羅伯特·肯納執導,麥可·波倫、埃裡克·施勞斯主演。

該片揭開了美國食品工業的面紗,暴露了在高度機械工業下被隱藏的一系列現象。影片從快餐業入手,逐步向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延展開去,揭露了一系列行業的黑暗產業鏈。

本片榮獲2009年華盛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獎。


《難以忽視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2006)

《難以忽視的真相》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等七家公司於2006年聯合發行的一部環保紀錄片。

該片講述了全球氣候變暖及環境惡化所帶來的明顯的災難性的片段,並在最後呼籲保護環境、減緩暖化。

該片獲得2007年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十一個小時》 The 11th Hour (2007)

《第十一個小時》是納蒂亞·康納斯執導的紀錄片,由好萊塢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擔任旁白,同時擔任該片的製作人。

該片講述了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特殊性,以及在石油出現之前所應用的基本能源以及由此產生的相關平衡原理,並且說明石油能源出現對人類的影響,人類向自然界索取因而造成全球氣溫上升,自然災害泛濫的故事。


《北極故事》 Arctic Tale (2007)

《北極故事》是美國2007年莎拉·羅伯遜執導,奎恩·拉提法等主演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在位於地球最頂端的冰天雪地中正經歷著一場宏大的歷險,以一種變相的勇氣進行著非凡的生存,到此都混合著無與倫比的美和突然而至的危險。

畫面對準在一隻小北極熊和一隻小海象身上,它們的族群所延續下來的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全球氣溫變暖,北極的浮冰正在以想像不到的速度消失。


《後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

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永不妥協》 Erin Brockovich (2000)

《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

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風之谷》 Kaze no tani no Naushika (1984)

影片《風之谷》改編於宮崎駿的同名漫畫,宮崎駿擔任影片的導演,島本須美、納谷悟朗和松田洋治聯袂獻聲。

影片講述千年前世界的產業文明達致巔峰後,經歷一場稱為「火之七日」的戰爭而毀於一旦。

世界被一種由菌類構成,名叫腐海的新生態體系所掩蓋,只有巨型昆蟲能夠適應其中,而人類們生活在僅存的小面積土地上,在面對巨型昆蟲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森林包圍威脅下積極求存的故事。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相關焦點

  • 傾聽禁毒聲音 共創綠色家園
    鏡頭中的三下鄉【傾聽禁毒聲音 共創綠色家園】7月25日,@西安工業大學 材料與化工學院「禁毒防艾」 調研與宣傳實踐隊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鹹陽市對當地居民進行了走訪調查,隊員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市民對于禁毒防艾知識的了解情況,並利用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積極向市民宣傳禁毒防艾科學知識,營造良好的禁毒防艾氛圍,為全國「禁毒防艾」活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 Earth Hour | 為地球發聲 讓我們一起行動
    28日晚20:30,日照蘇寧諾富特酒店將關閉酒店外部部分景觀照明,調暗酒店內部公共區域非必要照明,「為地球發聲60+地球一小時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時時間為3月30
  • 陳立農張鈞甯等明星聯手百度輸入法,助力地球一小時,為地球發聲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對於人類來說,除了要面對病毒的肆虐,還要關注生態環境正在被破壞,能源在不斷枯竭,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是人類可以生存的家園,所有人類,都要守護這個家園。2020年是這項活動進行的第十三年,百度輸入法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20「地球一小時」活動年度推廣合作夥伴,攜手陳立農、張鈞甯、黃子韜、《想見你》爆火新興偶像施柏宇等明星,號召大家一起加入「地球一小時」活動,在3月28日晚20:30熄燈一小時,以這種充滿儀式感的方式呼籲大家節能減排,聆聽自然之聲,為地球發聲。
  • 看完《流浪地球》後意猶未盡?盤點有關「人類家園」的電影
    這一切都為《流浪地球》的成績打下足夠堅實的基礎。但光是這些還不足以讓觀眾們買帳,更重要的,是《流浪地球》裡滿滿的中國元素讓每一個坐在電影院的每一個人都引起心裡的共鳴。每每談到外太空,就一定有一個繞不過的詞語。家園。
  • 《流浪地球》未來的設想,拯救我們的家園
    許多年後的地球,已經奄奄一息,地球災難泛濫,只能轉移至地下城為生。各國組成聯合部隊太空監測。其實故事很簡單,帶我們體會科幻世中界中人類的自救。有些科幻的新設想確實給了很好的啟發,地下城開發,航空服,頭盔,木星與地球的碰撞,地球上的引力基站等等。故事帶有中國集體英雄主義色彩,影片中後期的情節有些矛盾與誇張,為什麼有些人在最後幾天決定離開,而有些人有回來。對於第一部中國式的科幻電影,有大氣的擔當,但有些地方不太精緻,人物的構架有些單一,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 北大教授怒批《流浪地球》69個不合理,楊利偉發聲了
    ,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該劇帶著「賀歲檔」「國產科幻片」「劉慈欣」等標籤,電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後口碑、票房雙豐收。有人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作品。《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票房不俗,引起極大關注與討論。某教授為了找出這部電影的不合理,兩次走進電影院,精心選出了多大69處錯誤,不得不說也是用心良苦啊,他還發聲請網友們別再讓《流浪地球》代表中國了。
  • 麥可·傑克遜的Earth Song(地球之歌),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樂樂,對MJ的喜愛不單一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他為世界帶來很多的正能量,因為MJ不僅喜歡做慈善,關愛兒童,而且對地球的綠色環保也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MJ喜歡大自然也敬畏大自然更不喜歡人們破壞大自然,對於地球是我們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為此MJ還做了一首宣傳環保的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 探索地球的奧秘,了解我們的家園
    每每都被他這些奇怪的問題給問住。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多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孩子學習事物的能力會翻倍。當孩子打開他好奇的開關,那我們就可以給他引入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地球》是我最近入手的一本非常棒的繪本,讓我們用書了解地球。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有時候我們會不自然的忽略它,那有了這本書就可以讓孩子深刻了解到我們生活的是地球,我們身邊的萬物都是在地球上。
  • 新東方學員聲音飛向宇宙
    而兩千年後的今日,人類又一次向宇宙真實「發聲」。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衛星上承載著百名新東方學員的聲音,向宇宙發出最誠摯的問候。這些聲音由新東方和天儀研究院聯合發起的「你好太空」升空計劃活動產生。
  • 「大自然在說話」發布《亞馬遜》特輯 靳東為「亞馬遜」發聲
    亞馬遜」發聲,呼籲大家重視並保護這片世界上最大卻在日益遭受威脅的雨林。靳東先生在接到「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項目的邀請後,給予了積極的響應和支持,為「大自然在說話」—《亞馬遜》特輯完成了錄音工作。他表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也很高興能夠為公益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世界地球日:我們應該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藍色家園?1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才能保護地球呢?這樣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空氣,為改善空氣品質,減少霧霾做出貢獻。清掃垃圾我們可以做一些義工,比如在大街上、路邊清掃、撿拾垃圾,回收一些可再利用的物品,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做一次大掃除,還大家一個清新的生活環境。
  • 《流浪地球》主題曲MV溫暖發布 劉歡出對家園的眷戀
    原標題:《流浪地球》主題曲MV溫暖發布 劉歡出對家園的眷戀「那天的大海天一樣藍,我們的地球陽光燦爛,帶著家園流浪藍天。」1月28日,電影《流浪地球》發布主題曲《帶著地球去流浪》MV,歌曲由殿堂級歌手劉歡量身打造並傾情演繹,唱出了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和深切的情感。同時影片還發布了「人類的冒險」主題海報,主演們眼神堅定注視前方,身後紅色的大字組成「地球,人類永恆的家園」字樣,預示為家而戰的強烈決心與信念。
  • 流浪地球分了誰的奶酪?娛樂圈無人發聲,難道都去看阿麗塔了?
    這部電影的出現,有很多人給出了電影,非常高的分數,也讓這部電影成為了口碑最好的國產電影。如果從這些數據上來看,我們都能看出流浪地球應該是所有的中國科幻電影當中最好的一部。不過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流浪地球之所以被稱之為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好的科幻電影,但是他要放入世界的科幻電影當中,恐怕都排不上名次。
  • 青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開放在即,我們需要傾聽您的聲音
    青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開放在即,我們需要傾聽您的聲音 2020-12-11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有家園,燃燒希望之火!——《流浪地球》觀後感
    01《流浪地球》講述了: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臨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此期間,人類在地球上建造發動機,搬進地下城市,經過一次次資源利用,地球已經變得七零八碎、滿目瘡痍。
  • 環保改變生活——HOLA特力屋與你一起愛護地球家園
    環保改變生活——HOLA特力屋與你一起愛護地球家園 房天下
  • 作為《流浪地球》配音演員,1億影迷聽到自己的聲音,什麼感覺?
    作為《流浪地球》配音演員,1億影迷聽到自己的聲音,什麼感覺?其實演員並不僅僅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站在舞臺前光鮮亮麗而且一舉一動都會引得無數粉絲和媒體關注的。演員分為很多種,有我們熟知的影視演員,他們基本只在電影和影視劇中出現,比如現在在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吳京或者是趙麗穎楊冪這等都屬於影視演員,同樣也有出現在話劇舞臺上的,好比喜劇男神沈騰或者是宋丹丹老師,他們都是話劇演員出身,當然了他們在影視方面也有著很高的成就。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種以聲音和大家見面的,他們就是今天這裡的主角:配音演員。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奧斯卡的選擇:「為無法發聲的人發聲」
    雖然你可能看過名單和一些爭論了,但這場「美國春晚」裡,有一些難得的聲音,想和你一起再稍微理一遍。《寄生蟲》獲最佳原創劇本時,奉俊昊和韓進元上臺領獎。韓進元講話時,奉俊昊在後面「欣賞」起了他們的獎盃。實際上,當我們說他們是窮人或富人的時候,是把自己摘除在外的,是安逸自在、充滿優越感地在指指點點的。我們可能很少意識到這些「地下室人口」近在咫尺,而且,我們也隨時可能被摺疊進去。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一片嘈雜的背景噪音中,一聲「噗」的清脆聲響,如水滴落水,持續時間短暫得不到1秒,這正是由引力波轉化成的宇宙之聲。當天在華盛頓召開的記者會上,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OGO)科學家現場播放了來自宇宙的「聲音」。  這個聲音源自於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併。正如LIGO項目組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所言,那時「多細胞生物才開始在地球上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