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生活不要太幸福。每天不僅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對於我們小時候來說,看動畫片絕對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那個時候動畫片種類相對於現在來說比較匱乏,所以每天定時守在電視機前等著動畫片的播出,也成為了童年時期的一個美好的記憶。
但如今屬於高科技時代,現在的孩子再不會守在電視機前等著動畫片的播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還有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所以對於動畫片的興趣就顯得十分薄弱。
一位寶媽親身經歷: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了
現在的動畫片種類繁多,其中比較受小朋友歡迎的無疑就是《小豬佩奇》了。裡面萌萌的小豬形象,讓我們這些大人都忍不住看上一會兒。
大雅是一個5歲孩子的寶媽,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兒子也特別愛看動畫片,尤其是《小豬佩奇》。
剛開始大雅看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的,就沒太在意。直到後來大雅發現兒子開始模仿動畫片裡角色的行為,才開始發現不對勁。
動畫片裡小豬佩奇總是喜歡去泥坑裡踩,孩子也模仿著去踩泥坑,還弄得其他小朋友一身的泥,大雅經常能接到其他小朋友家長的「投訴」;
另外,在家裡,兒子還經常讓家裡人扮演動畫片裡的角色,一旦家人說錯了臺詞,兒子大喊人家是「大笨豬」,而且和別人打招呼也學豬「哼哼」,這讓大雅徹底崩潰了。
兒子的這些行為,讓大雅徹底意識到:《小豬佩奇》根本不適合給孩子看,除去一些不好的行為,佩奇一家的做法也都不利於孩子三觀的養成。
佩奇愛說謊,豬爸爸愛吹牛,弟弟喬治遇事就大哭,也就只有豬媽媽還算比較正常的,所以實在不建議給孩子看這樣的動畫片。
分析
現在的動畫片對於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娛樂精神那麼簡單了,家長有了更多的要求,還需要對孩子有更深層的教育意義。
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動作,到底是動畫片負面還是家長的教育沒跟上?
雖然動畫片裡的橋段設計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些負面,但家長在一味指責動畫片好壞的同時,是否自己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正確引導沒做到位。
在平時的教育中,父母總是刻意地去讓孩子去規避一些負面的事情,但這樣只會讓孩子接觸和理解不到真正的生活。只有在可控範圍內讓孩子自己去面對體會一些事情,孩子才能保證以後不會犯錯。
就像家長不允許孩子的吃辣椒,孩子被動接受了,但他對於「辣椒」的概念十分模糊,甚至不知道「辣」的滋味是什麼樣的。只有讓孩子自己嘗試過,以後才能主動地避開。教育孩子模仿動畫片的行為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說,在我們無法保證所有的動畫片都一點負面行為沒有的情況下,家長的正面引導和教育,才是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
護芽媽媽寄語:
其實對於動畫片到底適不適合孩子來看,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是更重要的。家長自己懶惰,或者貪圖方便讓孩子自己隨便看,不願意對於一些情節去分辨和引導,孩子出現問題只會怪動畫片,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過於片面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也喜歡看《小豬佩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