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習塾公益性校外學習支援

2020-12-16 鄭州教育信息網

日本學習塾,可理解為我國的培訓機構,其類型與生態卻在靜悄悄地發生著新的變化。在歷經生存營利與規範治理之後,日本學習塾回應社會發展的真實需求,走出了公益多樣的新樣態。

青少年心理問題突出使得公益性學習塾應運而生

日本社會進入高齡少子化階段帶來的諸多挑戰,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此衍生出的生育率驟降、養育子女等問題愈發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城市化加速、經濟高速發展、競爭壓力大等多重社會矛盾衝突,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動漫、網路遊戲的文化影響,「喪」和「宅」是兩大最為突出的特點。這導致了許多日本青少年遠離真實社會及其社交,迷茫消極,形成了過度「佛系」、看淡一切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但將這一問題的改善僅僅訴諸學校和家庭,仍是無法形成連貫合力且有效解決的。

在日本教育體系的歷史發展和現實構成中,民間(民辦)教育一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對於學校教育功能的必要性補充、對於家庭教育支出的習慣性組成、對於孩子成長的必然性經歷,均成為一種必要且關鍵的組成部分。因此,青少年教育須依靠學校、家庭和社會攜手共同努力。各種公益性、非應試型的學習塾就應運而生。

針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校外學習支援

以日本「Stepup」塾為例,該學習塾是針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的校外學習支援,為每個貧困家庭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精細的個性化服務。所謂「學習支援」,更多強調的是學習塾對貧困家庭學生成長過程中,伴隨學習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的支持和援助輔導,這裡的「學習」是一個更大的概念,不僅僅是知識學習,而更多地代表著發展性的成長變化。

因此,他們不僅僅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性和獨立性,為他們融入社會提供必要的支持。他們提供的校外學習支援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大類別,分別是知識學習、晚餐食育、志願者清掃活動和心理健康諮詢服務。這四個類別也分別指向著智育、食育、勞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而必要。

該學習塾的任課教師由在讀大學生和社會志願者構成,並通過一對一的個別輔導開展學習支援活動。每周周四一次,共分為兩個學段,一個學段是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17:30—20:00學習;另一學段是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三年級,18:00—21:00學習。這裡的教育是完全免費的,學費、夥食費和教材費全部免除。

雖然每周僅一次,但是對學生個體的幫助是不容忽視的。針對貧困家庭的學生,輔導教師會優先關注學生孤僻、不自信等的融入性方面的心理特點與需求,結合生活方面的援助,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性和協調溝通能力,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等正向激勵,注重學習塾中規則紀律的遵守與執行,幫助他們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互助,並提供感受生活、人際交往和學習進步的真實體驗,累積社會經驗的真實情境。

通過一學期的輔導後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發生了整體性的變化:其一,通過每周的輔導和練習,學生數學計算的時間較之前明顯縮短;第二,原本不擅長交流的學生,可以開始主動大聲地與人打招呼;第三,原本挑食、吃飯慢的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吃完所有的食物。

為不到校上學學生提供個性化校外學習支援

日本的「Kizuku」學習塾提出「以想要重新學習的人為目標」,以榜樣為力量,在心理上提供持續有力的支持,關注學生的社會回歸及自強自立並加以指導,為每個學生量身設定合適的目標,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設計課程。這類學生不到校、自閉在家,多是由於不適應學校和社會生活。因此,該學習塾開展的學習支援內容包括:一對一的個別指導、多元化的價值觀教育、耐心陪伴學生成長、提供他們信任依賴的等同於容身之所的空間,幫助學生在心理空間和物理空間上均有所認同和歸屬。輔導教師也是由在校大學生和機構專任講師構成,注重一對一的跟蹤性,即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的專人陪伴和守護。

經過一個學期的輔導支援與陪伴成長,學生們在心理上、精神狀態上產生了明顯可感知的變化,從高度緊張戒備到慢慢敞開心扉,從沒有養成學習習慣到逐漸摸索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從在家閉門不出到開始參加社會體驗類的課外活動。

形成這些積極變化的成功因素在於,將愛與包容的理念從價值到行為的一以貫之,耐心對待每個學生,幫助學生們順其自然地在細微過程中積累自信,將學習塾作為其可以信賴、具有安心感和安全感的容身之所,提供社會參與、社會融入的機會。

校外培訓業的一股「清流」

日本的公益性學習塾與普通學習塾可以對應理解為非營利性學習塾和營利性學習塾,它們的相同點在於受聘教師均是在讀大學生和機構專任教師,而最大的差別則體現在培養目標、舉辦者性質、針對對象、學習培訓支援的目的和組織形式、課程內容、學習頻次而不同。

普通學習塾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民辦企業,因此校外輔導質量,也就是學生考試成績、升學率是衡量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唯一指標。其招生對象是所有有升學和提高成績需求的家庭和學生,學習內容也主要集中於應試類的知識補習,大班授課的批量式高強度訓練,課程頻次大密度高、收費高與成績目標相輔相成。公益性學習塾則完全不同,它們更多像是公益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註冊為企業法人的學習塾,其針對弱勢群體學生的學習支援性業務領域是免費的。更為重要的是,公益性學習塾不以知識補習、成績提高為核心競爭力,而是聚焦於貧困家庭、自閉不到校上學的弱勢群體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與社會融入,幫助他們掌握解決其心理和生活層面問題的能力,更深層次的目標是致力於解決日本的社會問題。

由此可見,日本發達的校外培訓業態發展,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而公益性學習塾的出現,則是校外培訓業的一股「清流」,它敏感發掘社會真實需求、快速響應社會需要、完善建立有效運行機制,不失為一種必然而有益的實踐創新。

(作者王學男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所博士,阿部千明系日本河合塾教師,小林敦子系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5日第6版 版名:環球周刊·國際教育

文: 責編:王向麗 | 列印

相關焦點

  • 日本美國高中生校外學習時間少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日本四成以上的高中生在校外幾乎不學習,約五成的高中生每天以電話或簡訊方式跟朋友聯絡,超過七成的人就寢時間比美國或中國的高中生遲兩個多小時,他們甚至還擅自夜不歸宿。  上述調查是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去年9月到12月以日本、中國、美國的共計3649名高中生為對象實施的。
  • 日本中小學外國籍學生增多 日本政府擬撥款支援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年來,為彌補勞動力缺口,刺激經濟發展,日本政府逐漸放寬赴日工作籤證,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勞動者赴日工作。其中有不少勞動者將孩子帶到日本,讓他們在日本的學校接受教育。如今,日本中小學裡的外國籍學生人數越來越多。
  • 日本名門——東京大學
    東大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有三個校區,文科自然是最牛的專業,醫學也是日本全國第一,天皇動手術都去東大的附屬醫院。其次是農學院,包括獸醫專業都是日本最牛。那麼,在世界各個大學中,東大哪些專業排名世界前列呢?據說物理學是世界第一,化學和生物學都是世界前五位。但是在許多日本人的印象中,東大是一所培養政治家和官僚的大學。日本歷屆首相中,三分之二是從東大的校園裡出來的。
  • 日本創設「學生支援緊急補助金」
    受新冠疫情影響,學生打工收入銳減,日本學生在經濟問題上出現困難。據此,日本文部省從今年4月開始,從確保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出發,為學生「繼續學習」創設必要的「學生支援緊急補助金」,對經濟困難學生採取高等教育的修學支援新制度、提供貸款型獎學金的家庭經濟臨時困難補助,大學學費繳納延期、推進各大學實施減免措施等。
  • 蘭州市文旅局構建公益性場館四級立體集群服務網絡 著力打造高質量校外第二課堂
    甘肅省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為落實公益性場館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工作,積極謀劃並落實各項政策,形成了以市級場館為主體、縣級場館為樞紐、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的公益性場館四級立體集群服務網絡,為打造高質量校外第二課堂做出了重要貢獻。
  • 日本私塾 上名校必經的臺階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在日本,私塾有兩種,一種是日本江戶時代發展起來的私立專門教育場所。設置者多為民間學者,教學內容不統一,程度相當於中等專門教育水平。有的後來發展為私立大學,如慶應義塾大學。另外一種是私立補習學校,分「學習塾」和「趣味塾」兩類。本文主要講第二種私塾。
  • 日本語言學校的先驅校-JCLI日本語學校
    想專心學習但又不想失去生活的樂趣?擔心在異國不了解當地文化無法安心生活?JCLI日本語學校可以幫你解決以上全部問題。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所極具規模的老牌語言學校吧~JCLI日本語學校是一所倡導為學生提供寬敞舒適的學習環境、全力支持學生日常生活的日本語學校。
  • 日本富山市推出綜合育兒支援設施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國內出生人口數為86.4萬。這是日本自1899年開始統計出生人口以來,年新生兒數量首次跌破90萬。人們對日本少子化問題的擔憂進一步加劇。為鼓勵更多年輕人生子、減輕育兒壓力,日本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措施。富山縣富山市推出的「綜合育兒支援設施」模式就是其中的有益嘗試。
  • 上千大學生因疫情輟學 日本政府決定擴大對學生支援
    原標題:上千學生因疫情輟學,日本政府決定擴大對學生「支援」【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據《讀賣新聞》19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一項調查顯示,今年4月至10月,日本全國公立、私立大學以及短期大學的輟學學生人數為2.5008萬人,其中有1033人輟學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 最受日本小學生歡迎的「興趣班」有哪些?第一名是不是很意外?
    其實日本小孩也不輕鬆,但他們的「忙」,不是來自於社會的壓力,也不是來自學校的壓力,主要是來自於家長。日本在全國小學生中做過一項「什麼興趣班最受歡迎」的調查,下面是調查結果。公文是學習塾(補習班),培養孩子基礎學習能力,從0歲到大學生根據學習者自身的能力制定學習內容,很受家長們的歡迎。目前公文塾除了日本以外,還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它受歡迎的因素,還因為它沒有入會費,教材費包括在學費裡。
  • 上千學生因疫情輟學,日本政府決定擴大對學生「支援」
    【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據《讀賣新聞》19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一項調查顯示,今年4月至10月,日本全國公立、私立大學以及短期大學的輟學學生人數為2.5008萬人,其中有1033人輟學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文部科學省認為,如果疫情擴散導致經濟進一步萎縮,輟學人數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因此決定今後擴大對學生的支援。
  • 日本亞馬遜等加強支援中小企業跨境電商業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7日報導,亞馬遜日本公司、樂天等大型電商企業正大力支援日本中小企業的跨境電商業務。這是因為隨著訪日外國遊客增加,地方和中小企業的產品也備受關注,網購產品的海外消費者將會增加。
  • 黃龍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孩子們的課外樂園
    正值暑期,黃龍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也成了孩子們的假期樂園。、文化娛樂、對外交流、信息諮詢、研學旅行為一體的社會公益性校外教育機構,也是黃龍縣唯一一所設備齊全的大型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走進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這裡的特長培訓班正在火熱地進行中。一陣婉轉低沉的琴音傳入耳畔,循聲走去,踏進了古箏教室,一架架古箏錯落地擺放在教室中央,小姑娘們輕手撫琴,正專注地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練習基本手法。
  • 疫情之下日本出現「退學潮」,政府及各大學再度進行支援!
    點擊播放 GIF 0.4M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項調查,疫情之下日本驚現大學生「退學潮」,截止到10月,有5238名大學生及研究生退學或休學(退學1033人、其次還有因為「不適應學生生活和學習意願減弱」等原因。針對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日本大學生,文科省18日發表消息稱,將對打工收入大幅減少的學生繼續學業提供支援,會再次啟動無息型學生貸款的募集工作。同時對取消內定及不得已要留級的學生,獎學金的貸與期間將延長1年。文科省負責人還表示:「我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支援制度,有困難的話請不要放棄,首先和大學諮詢一下。」
  • 日本募集66億日元獎學金支援日本學生海外留學
    人民網東京4月25日電(趙松)近年來前往海外留學的日本青少年逐漸減少,為鼓勵青少年留學,日本政府從企業團體中募集約66億日元資金用於設立獎學金。受次影響,申請留學獎學金的人數超過計劃人數的5倍,日本政府正在募集更多的資金。 據NHK報導,因留學經濟負擔大等原因,前往海外留學的日本人人數在2004年達到頂峰不斷下滑。
  • 正心國學院關於設立校外學習中心的公告
    為進一步搭建合作發展的平臺,更好地發揮文化和品牌的輻射延伸作用,整合正心國學院七年來在全國各地的師資資源,幫助各地傳統文化書院、基地等機構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正心國學院計劃自2021年起在全國各地設立校外學習中心。
  • 在日華人教師揭秘:日本小學生竟然也要上「興趣班」?
    日本生活tips39 日本生活二三事 by 鄭紅 日本工業大學留學生別科留學,後進入橫濱山手中華學校任教至今。曾任日本中文報紙東方時報東瀛漫談專欄作者、與中文導報聯合發起「我家老照片」徵文活動。 作為生活在日本的中國家長,這次跟大家分享下日本學生們的課外興趣班。
  • 「強項為本」輔導支援策略,直接教授執行技巧,提升孩子學習效能
    多元系統評估孩子學習和社交表現堅持以強項為本的輔導支援原則因此,不少學者都指出要有效地協助雙重特殊資優生,不應只針對其問題障礙,而是要以「強項為本」的原則制定支援策略 。一些學者憑多年來支援雙重特殊資優生的經驗,歸納出以「強項為本」的支援策略,包括四個元素。
  • 日本東京市民購物支援災區 熊本特產店盛況空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19日報導,近日,日本東京都內災區援助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位於東京銀座的熊本縣試銷店「銀座熊本館」自地震發生以來,希望以購物方式支援災區的顧客紛至沓來。該館在地震發生兩天後的16日重新營業以來,連續多日顧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