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了好一陣的華為電視,終於實錘了!根據國家質量認證中心相關頁面顯示,型號為OSCA-550的華為液晶電視產品已於5月29日獲得認證,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廠為合肥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四季度,華為特別為電視設備申請的商標專利「AI Window」曝光。2018年11月份,榮耀手機總裁趙明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期間,也透露了榮耀品牌「正在做電視領域布局」。3月14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2019 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否認會涉足傳統家電行業,但他同時表示,華為會推出具有電視功能的智能終端,讓用戶回到客廳。
此前業內分析認為,華為入局電視行業,並不是想要加入傳統家電的白熱化競爭,而是要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把握5G時代的戰略性機遇。此前市場分析,華為的大屏幕產品將搭載雙攝像頭,支持AI交互,另外還支持遊戲和社交。而最新的分析認為,華為還有可能在大屏幕智能設備採用自研晶片和系統。正應了餘承東那句話,今後華為自研系統將打通手機,筆記本,電視這些設備,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
看看海思的官網就可以發現,相較於傳統的電視企業而言,華為的自研技術有多完備。從晶片到作業系統,從硬體到軟體,可以說是完全超越了傳統陣營的對手。要知道,2019年1-4月中國彩電線下市場智能電視滲透率已達95.2%,智能電視在國內市場已經普及,但這些智能電視96.9%搭載的卻是安卓和基於安卓定製開發的電視作業系統。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徘徊在5000萬臺左右,由於價格戰等因素,零售額不增反降。全球來看,傳統電視硬體的增長也相對有限,OLED增長趨勢倒還是不錯。但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更大的機會在於軟體,在於數據和流量。讓電視跳出傳統信號的束縛,迎接新的交互模式,讓消費者留在客廳,短期內靠AR遊戲等應用,長期靠的是5G之後帶來的場景應用,以及IoT產品之間的交互和控制。
華為此前透露「電視」產品的目標是一年銷售1000萬臺,這意味著一上來,華為就要做國內電視行業第一名。具體如何,要看真實數據。但假如華為真做到了,意味著什麼?這可能是麒麟和鴻蒙的試金石,可能是我們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也可能是國內電視產業鏈涅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