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是朝陽區奧運村街道龍祥社區的專職社工,為支援對入境進京旅客的處置工作,李麗主動申請來到新國展朝陽轉運點這個防控的前緣。
按照規定,從首都國際機場入境的各國旅客都要先進行信息登記,然後分流隔離。作為曾在日本留學九年的碩士畢業生,李麗主動請纓來到這裡。不僅因為她精通日語,還是因為作為一名持有心理諮詢師證書的社工,她更懂得如何對這些焦灼不安的旅客進行安撫和勸解。
境外返京人員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必須要在分流點與街道、社區做無縫的交接。每一份報表李麗總是要詢問再三,嚴格審核。
心懷社區、主動作為,疫情防控開展伊始,李麗就在社區的返京人員登記工作中率先採取了行動軌跡信息多點記錄的方式,為後期的分析排查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現今,這一方法已經成為社區防疫的標準操作規範。
像李麗這樣,同樣有一套的還有和諧雅園社區黨委書記宋瑋,她建立的「1+2+1」的工作模式,成功激活了黨群活動中心、功能性聯盟、社會心理服務站的作用,把社區建設搞得有聲有色。居民提起她,都是豎起大拇指。
其實,初到社區時,宋瑋並不像今天這樣自信和幹練。因為自己大學學的不是社工專業,面對千頭萬緒的社區事務,她也常常手足無措,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為了迅速提升自己,那兩年,她幾乎把工作之外的時間全部用在了學習上。沒有休過一個節假日,而她的努力也最終獲得回報。她不僅成功考取了社工專業的研究生,還在工作中收穫了同事和居民們的肯定。
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無論是宋瑋還是李麗,都在追求著更全能、更專業。因為社區工作對她們而言,不止是一個職業,更是她們深愛的事業。
來源丨朝陽社會建設和民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