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時節,也是高考學生及家長最為忙碌的時候。
俗話說「考得好不如報得好。」考試是學生的事,填報志願是家長的事。多數考生在分數出來後,到原就讀學校領取到三兩本厚厚的志願填報指南書,便交到家長手中,好像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從這一刻起,家長們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多數的家長是外行的,於是接到任務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啃讀起厚書,上網查詢有關填報志願的知識,諸如「平行志願」「投檔」「滑檔」等高端名詞便出現在這些自學成才的家長口中,有的找朋友,託關係打聽哪個內行人幫忙。
雲霄流傳一句話「考前太師公,考後光輝公」。太師公,明朝漳籍進士,本地人,文壇泰鬥,被視為文曲星下凡,考神護佑高考學子金榜題名。每到考季太師公廟必是香火鼎盛。光輝老師,雲霄名校老師,長期跟蹤指導高考填報志願,很有名氣,被視為報神。
認識光輝老師,也是緣於吾兒高考填報志願。對於如何填報志願,我也如大多數家長一樣,除了自學外還不恥下問,才有了一些三腳貓的功夫,似懂非懂,我也為吾兒羅列了一張志願表。對這張表雖然認可,但畢竟用在自家人身上,還必須慎重再慎重。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名醫生,在給自己的母親看病時開出了藥方,但遲疑不敢用,便自言自語地說「若是他人母,必用白虎湯」。意思是處方正確,但存在風險不敢用。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找到光輝老師,他熱情細緻地為我「望、聞、問、切」,開出妙方。光輝老師給我的印象,親近平和,良師是我對他的評價。
「久病成醫」,經歷過了總會有經驗,這幾年來,總有些朋友詢問填報志願的事,我也儘自己所知,為他人提些參考意見。但願這些略知皮毛的偏方能強身健體,不會藥到人罷了。
填報志願就是要把考生的分數儘量利用起來,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果高分低報那是浪費了考生好不容易得來的分數,如果低分高報,那叫眼高手低,無效出擊。原則上能上985不報211,能上公立大學,不報民辦大學,能上本科,不讀專科。當然還要結合考生的性別,家庭經濟狀況,個人喜好,以及今後從業方向等因素來對症下藥。所以說填報志願也必須絞盡腦汁,是技術活。
在我接觸的一個案例中,某個考生,女,理科,考了412分,超本科切數10分,由於家庭經濟狀況差,她決定放棄本科志願填報,選擇學費較低的公立專科學校就讀,這就可惜了,也是很無奈的事。
願天下學子,放榜過後盡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