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簡紅亮決定停止漂泊,回家鄉發展。
事情的起因說來簡單:那年春節他回家時,看到母親遠遠地站在村口迎接他,臉上帶著無盡的盼望和欣喜。
一直以來,母親總是教導他,「好男兒志在四方,媽媽支持你出去闖蕩」,簡紅亮對此也深信不疑。他知道母親不是那種會因思念和擔心,而把孩子束縛在身邊的女人。
可看到母親在村口的一瞬間,簡紅亮突然理解了母親的偉大:為了讓自己不受羈絆,飛得更高,她深深隱藏了思念。
人的改變,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簡紅亮毅然放棄了外面年薪幾十萬的工作,回到老家梅林古鎮。
一切從頭開始,簡紅亮沒給自己留後路,他把戶口也遷了回來,徹底從城裡人變成了農民。
山清水秀的梅林,有著從事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簡紅亮雄心萬丈,打算靠著企業管理的經驗,創辦一個家庭農場,走出一條現代休閒農業的新路子。
誰知道三年過去,完全不懂農業的簡紅亮,在家鄉的土地上摔了個大跟頭。2013年的春節,賠光積蓄的他獨自徘徊在深夜的田埂上。這個在外闖蕩時再苦再累都沒有垮下的男人,第一次站在家鄉的田野上茫然無措。
是選擇放棄,還是繼續堅持?最終,母親帶給他的拼勁兒使他找到答案。不是離開故土才叫敢闖敢拼,能夠紮根鑽研遇到的難題,也叫拼搏。
簡紅亮放下手中的鋤頭,第二次從頭再來。他風塵僕僕地趕到省城,回到久別的課堂,從零開始學習現代農業知識。
在三年的時間裡,他邊學習,邊嘗試,到了2016年,簡紅亮終於收穫了成功的快樂。
如今,簡紅亮陪伴在母親身邊,依靠農場拿著不錯的收入,也不必再飽受思鄉之苦。
其實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選擇:到底是該回家,還是要外出闖蕩?
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唯一有答案的是,不論在哪兒,拼搏都很重要。離家不必愧疚,追逐理想也是一種對家族的責任;歸鄉不圖安逸,千萬不要在最該努力的年齡選擇舒適。
「愛拼才會贏」的道理,適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編輯 | 樊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