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底,英國與歐盟正式就「英國脫歐」達成協議,這意味著「2019年,是英國留在歐盟內部的最後一年」,同時也意味著新歐盟(以下簡稱歐盟27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下滑。
歐盟成立之初,其GDP超過美國
歐盟,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是歐洲各國為了實現「歐洲一體化」而組成的國家聯盟組織——1993年11月1日,《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標誌著歐盟正式誕生。當時正是歐洲各大強國躊躇滿志的時代,歐盟經濟總量一度超過美國,被稱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但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歐盟各國經濟「跌到低谷」,多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陷入停滯。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卻保持了相對旺盛的增長,使得歐盟與美國的經濟總量差距不斷縮小,直到被美國反超。
數據顯示,2015年歐盟28國的GDP合計為16.446萬億美元,同期美國的GDP上漲至18萬億美元,標誌著美國的經濟總量正式超過了歐盟28國。到了2019年,美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21.43萬億美元。
而歐盟28國的GDP只是約為18.41萬億美,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到3.02萬億美元。不僅如此,美國的經濟增速也比歐盟更高——2019年歐盟28國經濟實際增速只有1.5%,而美國卻達到了2.3%。
細分來看,歐盟的三駕馬車——德國在2019年經濟僅實際增長了0.6%,完成的名義GDP為3.85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經濟總量的18%;英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1.4%,完成的GDP為2.83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的13.2%。
法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1.3%,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707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經濟總量的12.6%。作為歐盟的三駕馬車,他們的GDP不僅與美國有著較大的差距,而且經濟增速也遠低於美國,已無力「帶動歐盟前進」了。
美國、歐盟27國的GDP、人均GDP
老的歐盟已經離去,新的歐盟還要繼續!如果不計算英國,歐盟27國在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為1.4%,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5.58萬億美元,與美國的GDP差距擴大到5.85萬億美元(或者說是1.4倍),卻與中國的GDP差距縮減到1.22萬億美元——預計1到2年就可實現超越。
人均方面:2019年歐盟27國的人均GDP接近3.2萬美元,美國的人均GDP超過了6.5萬美元,已經是歐盟27國人均的2倍了。總之,美歐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全球經濟中心已經由以前的「歐洲——北美」,向「北美——東亞」轉移。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