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堂小結」的考察,主要是單選形式進行考察。在部分地區會結合教學實例進行考察,這就要求各位考生備考時,把握每一種課堂小結類型的定義。這裡著重介紹課堂小結的定義以及三種課堂小結的類型。
課堂小結:是指所學知識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教師富有藝術性地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並予以升華和延展的教學行為方式。結課技能不僅應用於一節課的結束,一章知識的學習結束,也經常應用於相對獨立的教學階段的結尾。
課堂小結的類型:
1.延伸拓展式
延伸拓展式,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實踐教學目標的需要,在課堂結束階段,指導學生向教材內容相關知識和社會生活實際延伸輻射或補充教材內容,使課堂教學的終點成為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和聯繫實際生活的起點的一種結課方式。
這種結課方式一般有兩種情形:一是教師不停留在現有教材的闡述,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挖掘和補充相關的新知識,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去思考解決新問題,以此來拓展學生知識面,擴大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來結束課堂教學。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學生搞社會調查、撰寫小論文、辦展覽、出專刊等,溝通學生的生活積累,使課尾成為聯繫課內外的紐帶。這種結課一般在一個單元的課後進行。
教師運用這種方式結課,必須把握拓展性、補充性、聯繫性、提高性、應用性五大特點,一定要避免舍本求末、喧賓奪主、遠離教材亂拓展的現象發生;應使學生在聯繫學過的知識基礎上,加上自身的體會,並善於歸納運用教學內容,方能得出正確認識和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操作;同時要在不加重學生負擔前提下,把握分寸,適時適量。
2.提綱挈領式(歸納總結法)
提綱挈領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階段,通過準確簡練的語言,把本節課所授知識內容作全貌式的綱要性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濃縮知識,強化記憶,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以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結課方式。這是最常見、最基本的一種結課方式。教師運用這種結課方式必須把握六大特點:整理性、精要性、總結性、概括性、重點性、綱要性。其過程一般由教師來操作,也可由教師引導學生來做,或師生共同討論來做。
【案例一則】
講授了「政治的科學涵義」這一問題之後,教師可作如下提綱挈領的結尾:同學們,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的科學涵義,我們必須著重弄清三個「關係」(即政治與經濟、政治與階級、政治與國家政權的關係),把握一個「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個「實質」(政治是一個具有階級性的概念)、一個「核心」(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這六個字。
3.懸念式
懸念式,是指在課堂教學結尾時,教師根據教材和教學的需要,在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巧妙設疑置懸,誘發學生「知故欲求新」,但又戛然而止,促使課後積極思維,並為上好下節課牽線搭橋、創設思維情境的一種結課方式。
這種結課方式具有疑惑性、聯想性、追思性、求知性、邏輯性、橫斷性六大特點。最主要的技巧是挖掘已學知識與未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且在學生不知不覺中設懸念,這樣才能驅動學生積極思維,但又在無意之處結課,使課堂終結成為教學的高潮,並留有餘味。切忌故弄玄虛、賣噱頭、耍貧嘴。
【案例一則】
例如,在講完「我國的宗教概況」之後,教師可這樣設置懸念結課:為真理而鬥爭,絕不相信有超自然的神靈,而宗教卻要人們無條件地崇拜神靈保佑,我們對宗教應取什麼態度?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是如何規定的?其內容和實質是什麼?欲知此等問題,且等下節課分解。
以上三種課堂小結的類型在備考時,一要把握住其定義;二要結合生活中教學實例進行理解與運用。在考試時,根據題幹本身呈現的內容來判斷其小結類型。
【例題】所謂( )結課,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實踐教學目標的需要,在結課階段,指導學生向教材內容相關知識和社會生活實際延伸輻射或補充教材內容,使課堂教學的終點成為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的聯繫實際生活的起點的一種結課方式。
A.延伸拓展式 B.愉悅鑑賞式
C.歸納總結式 D.設置懸念式
【參考答案】A。解析:拓展延伸式小結是指教師在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的同時,與其它科目或以後將要學到的內容或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把知識向其他方面擴展或延伸的結課方法,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研究新知識的興趣。符合題幹中內容。愉悅鑑賞式是指在課堂結束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運用唱歌、朗誦、講故事或看錄像、幻燈片等形式,在鑑賞中寓教於樂來結束課堂教學的一種結課方式。歸納總結式是指在新課結束後要進行歸納、概括和總結的結課方式。要求做到提綱挈領,全面準確,簡明扼要。它起到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是中小學常見的結課方式。設置懸念式是指教師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達到「要知情況如何,請聽下回分解」的程度,從而引起下一個問題的講解,誘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本題選擇A。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