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過年曆經搶票和春運壓力,好不容易才回到老家,以為「折騰」就到此為止了,準備去享受幾代同堂團團圓圓的和諧生活。但沒想到這團圓聚餐的尾聲,是洗碗池裡堆著滿滿當當的碗碟需要洗。更慘的是老家的水池沒有接通熱水,硬生生地衝著冷水手洗大半個鐘頭的碗……所以過完年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給家裡安排上了洗碗機!
不得不說洗碗機是真的好用,在洗碗機為我們家辛勤勞動了差不多一年之後,也讓我養成了有事沒事都不洗碗的習慣。但是~在家有洗碗機,過年回到老家又要自己洗碗?想到這,我決定從年終獎金裡拿一部分出來給老家也添一臺洗碗機!
雖然說家第一臺洗碗機讓我解放了雙手,不過在近一年的實際使用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讓我不得不吐槽的點。當年受刺激的我,完全就是跟風入「網紅「洗碗機,雖然也是解放了雙手,不用再經常洗碗,但是買的是小容量的,所以基本上一到聚餐又得自己洗,而且在烘乾方面做得不好(冷凝烘乾)。
基於這兩點,給老家買的是14套大容量,帶熱風烘乾的洗碗機。
(daogrs x9 14套獨嵌兩用洗碗機)
買大有啥好?
買第一臺洗碗機的時候,總是在糾結買什麼牌子。現在才領悟到,像洗碗機這種剛需家電,其實「認牌子」的想法真得改。個人認為,選對容量才是第一步。
至於何為「合適」,不是說一家五口,就去買一部8套洗碗機,這種叫剛剛好,而不是合適。「合適」需要考慮到你想洗碗機幫忙洗什麼?平常家裡面需要洗的碗多嗎?在家吃飯的頻率和是否有邀請親朋聚餐的習慣?
(給大家看看我家在用的那臺洗碗機,放下碗碟之後都沒地方放鍋具了)
1、 大容量洗碗機更能裝
本來買洗碗機就是衝著徹底擺脫手洗去的,如果是容量小的洗碗機,像炒鍋、平底鍋之類體積大的東西洗碗機放不下,還要你自己去洗……往往鍋和盤之類,在烹飪的時候又很容易粘鍋沾底,清洗起來很費力氣,那買的洗碗機是不是就顯得有點雞肋呢?
(14套洗碗機的下碗籃)
容量越大的洗碗機自然是越能裝,除了能裝下碗碟筷子,多出來的位置還可以放下鍋瓢盆。放得下東西的越多,需要我們另外手洗的東西就越少。家庭成員多,把碗碟通通放進去之後,還有位置可以放得下難清洗的鍋,這就是越來越多人在大小容量PK戰中pick大容量洗碗機的原因。
2、大容量洗碗機能單挑「大場面」
一到家裡有聚餐或者吃火鍋啥的,鍋碗瓢盆需要洗的東西很多,小容量的洗碗機卡位擺半天都還是有很多放不下,要麼妥協手洗,要麼就蹲守在旁邊等2、3小時,洗完拿出來再放第二批進去洗。這麼想來,大容量的洗碗機就可以單挑「大場面」,聚餐、過年這種人眾口多的飯局,需要洗的碗碟再多也可以一波洗完,不需要我們沾水手洗,更不用分開洗這麼坑。
3、大容量洗碗機能耗跟小容量洗碗機相差無幾
這裡跟大家來做到數學題,以8套洗碗機和14套洗碗機為例,按照一家五口老小一天有兩頓是在家吃飯的話,8套洗碗機需要吃完早餐或中飯就洗一次,等到吃晚飯的時候拿出來用完再洗一次,一共要洗兩次,大概需要240mins。但如果是14套的洗碗機,早中飯在家吃飯可以先來個預衝洗,等到晚上吃完飯再放進去一起來個全套烘洗,算上預衝洗的15mins,滿打滿算也只需要洗135mins。
相信很多用過洗碗機或者看過洗碗機能耗測試數據的朋友,到這裡都能把數算清楚了:即使14套洗碗機洗一次比8套洗碗機洗一次,耗材和耗能是要多一些,但想要完成家庭一天的清洗需求,8套洗兩次跟14套洗一次,結合來看其實大小容量的能耗差別相差無幾。
4、大容量洗碗機使用感更好
這麼說吧, 8套洗碗機的量14套洗碗機能夠放下, 14套洗碗機的量,8套洗碗機卻放不下。因為容量差別硬生生地擺在眼前,碗籃鋼絲和設計也會有所不同,哪怕是一樣多的餐具,14套幾乎是隨便擺擺就放好了,但是想要放到8套洗碗機裡,可能就要各種卡位、擺整齊……反正過程很坎坷,本來怕洗碗累著,最後變成擺碗累著了!
(14套洗碗機的上碗籃)
再來,在用戶使用感上,大容量洗碗機的可完善度和設計空間,可以說天生就比小容量洗碗機要大。很多大容量的洗碗機都有半載洗功能,碗筷少但又想用洗碗機洗的時候,就能用半載洗,其實相當於發揮了小容量洗碗機的效果。
熱風烘乾和餘溫烘乾的區別
1、分別是如何工作的?
餘溫烘乾:又有說法叫冷凝烘乾,主要是利用清洗之後洗碗機內腔剩餘的溫度來將水分蒸發掉,並且利用溫差將蒸發的水洗吸附在裝有冷水管的機身兩側。覺得太專業聽不太懂?直白點就是悶幹。
熱風烘乾:熱風烘乾是通過加熱進入洗碗機的空氣,讓熱空氣加速洗碗機內水分的蒸發,再通過排氣口將溼熱空氣排出洗碗機的工作模式,是真真切切地利用高溫熱風烘乾,並且做到換氣通風。
2、烘乾對比
大家可以先來看看我家那臺冷凝烘乾的日常效果:
在最開始我也想過,是不是自己在使用上出現了操作失誤?
不過看了網上大家的分享,發現不少人都吐槽過餘溫烘乾的雞肋......至於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還在使用餘溫烘乾的洗碗機?個人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洗碗機研發技術的時間線,目前大多數洗碗機品牌都掌握了餘溫烘乾的技術,但是像熱風烘乾、晶蕾烘乾和自動開門烘乾等等們都是後來才慢慢出現的,並且在實際應用上還沒有普及。
二則是可能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都像我買第一臺洗碗機時的心態一樣,覺得大家都有的技術就越好,既然大家都是餘溫烘乾,那就買餘溫烘乾咯。
雖然熱風烘乾的實際效果我還沒有檢驗(下面的測評中會有效果展示),但是我在購買之前有做過功課,X9洗碗機在機身內腔和機艙門上一共有三個通風口,在烘乾的同時可以確保空氣流通;對比之後發現,我家那臺餘溫烘乾的洗碗機確實是沒有通風口的。
在第一臺洗碗機實際使用中出現的不快體驗,讓我對洗碗機在容量和烘乾效果這兩大維度上格外重視。所以洗碗機「到崗」之後,第一頓飯我就用直接派它上場,並且記錄下了過程,來做驗收:
好久不見的小侄女,嚷嚷著讓我給她們做咖喱吃,再做了點孩子和大人都愛吃的可樂雞翅。
先看看吃完飯之後的「戰場」:
咖喱和可樂雞翅的做法都很容易糊底,做完之後兩個平底鍋都已經嚴重粘底了。
包括各種工具也是滿滿的咖喱醬汁和蜜醬
吃飯的時候喝了飲料的玻璃杯子
吃完飯汙髒嚴重的碗碟
「全員」放到洗碗機之後
在把餐具擺進去的時候,有一些小玄機是我覺得很有趣的:
1、 頂層的架子是摺疊的
2、 中間碗籃兩側各有一個把手,可以調節高度
3、 最下層碗籃的空間可以通過調節四根鋼絲架來放大鍋大碗或者放盤子碟子
4、 機艙門擺平之後就成了下碗籃滑出的軌道,比較順暢,不過在碗籃最裡有一個限制杆,不用擔心碗籃會出軌。
5、 洗碗機內腔的頂部有一盞LED照明燈。
前面忘了介紹,這臺X9的基本模式有6種,但是還有幾種增值模式。
6種模式不算多也不算少,既然這臺洗碗機是買來在老家用,過完年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老人在使用,所以越簡單反而越合適。
「智能洗」模式是的智能表現在:自動識別餐具的多少、髒汙輕重以及水質軟硬程度等,再根據實際情況來自動調整洗滌狀態,在不知道餐具適合用什麼模式清洗合適的時候,就選這個程序。為了讓他們學會操作儘快上手,我教了他們記住「智能洗」模式,就說是有英文字母的那個。
所以第一次用這臺洗碗機,比較想看看它「智能洗」的效果如何:
洗完之後,打開機艙門看到這一幕,原本上面是各種湯料和醬汁,跟現在清洗後的潔淨程度相比,就已經讓我對它的清洗和烘乾能力,心裡基本有個底了。
再來大概看看每一層的情況:
原本沾滿醬汁的刀叉勺篩,現在的大變樣
像篩子和叉子這類小孔、縫隙很容易成為清洗死角,但都能清洗乾淨。
碗碟洗完之後,沒有汙漬殘留
至於我最擔心,甚至覺得有點為難洗碗機的平底鍋:
清洗效果已經算比較出色了。
但這還不是最驚豔到我的,因為,
玻璃材質的杯子和碗不僅洗得乾乾淨淨,而且也沒有水漬在上面,
看看這排玻璃杯的前後對比圖:
強迫症表示舒服了~
再來一組對比特寫:
後來把餐具放出來的時候,拍照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老家很久都沒有這麼多人一起聚餐了,所以這次聚餐喝飲料的杯子,基本上的杯口大小不一。
對於之前有觀點說,認為買洗碗機還要配齊規格一樣的餐具,至少我覺得看完這些杯子之後都不攻自破了~
之前我家那臺洗碗機在烘乾方面,最「難搞」的對手就是玻璃材質的餐具,因為玻璃杯、玻璃碗碟只要烘乾不徹底,要麼有水珠水霧,要麼有水漬。但是這臺洗碗機的熱風烘乾+新風換氣的效果有給到我驚喜,
(玻璃杯不同清洗後的烘乾效果對比圖)
手洗和餘溫烘乾的杯子上面會有很多水珠、水漬殘留,熱風烘乾的效果要好很多。
這些玻璃材質的餐具不光是杯口大小不一,本身擺放和清洗難度大這麼簡單,而且深淺不一,在烘乾的時候其實也是很棘手的,但從烘乾的效果來看,熱風烘乾加上換氣,確實有大大提高洗碗機的烘乾能力。
除了玻璃材質可以看出烘乾能力之外,還有像碗籃、機門和內腔這些地方都是我自家在用的洗碗機平常很容易忽略的烘乾盲點。
(我家在用的洗碗機,餘溫烘乾後,還會有很多水珠)
再來看看X9的表現:
動圖效果會更明顯:
像碗底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也很容易會有烘乾不徹底的水珠,但是用紙巾去擦,並沒有溼,證明烘乾比較到位了。
最後想用我自己家在用的洗碗機來做參照,用評分的方法來評價下這臺洗碗機:
1、存儲能力:
自家8套洗碗機7分老家14套新洗碗機8.5分
14套大容量的洗碗機,底層在放下兩個大的平底鍋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放下更多的碗碟以及杯子,這點是我家8套洗碗機無法做到的,基本上8套的洗碗機一層碗籃要麼擺碗碟,要麼只能放下一個鍋。
而且老家這臺洗碗機上碗籃是可調節的,讓高度20cm+的高腳杯都可以輕鬆放在下碗籃。類似的調節設計每層碗籃都有,而且都是能夠實際提升容量,並且在擺放的時候更加順手方便,這也是大容量洗碗機自身的優勢之一。
2、清洗方面:
自家8套洗碗機8.5分老家14套新洗碗機:9分
一臺比較好的洗碗機,能把餐具都基本清洗乾淨,是基礎。像這次測試裡面洗到的東西,像粘底的鍋和杯口大小深淺不一的玻璃杯,都是清洗難度蠻高的東西,但最後都能比較全面的清洗乾淨,清洗效果大家有目共睹。當然,我家自己在用的那臺洗碗機,清洗效果也算過關,不然我也不會堅持用到現在。
智能洗的清洗模式。在智能洗之下,依然能夠自動識別到清洗的數量和難度,去判斷如何清洗,這點我事先並沒有預想到的。從結果來看,以後老人在家直接用智能洗來清洗也是穩穩噹噹不容易翻車的。但是自己家在用的那臺洗碗機,剛開始的時候我自己用也要時不時地翻翻說明書~
3、烘乾能力:
自家8套洗碗機:7分老家14套新洗碗機:9分
關於烘乾,我前面說了很多,因為本身自己家在用的洗碗機在烘乾方面真的做得很差勁,所以對X9 的烘乾效果特別關注。從洗碗機內腔、機身以及碗籃和餐具本身的烘乾情況來看,熱風烘乾+新風系統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我也更加相信洗碗機想要做到徹底的烘乾,首先要保證通風換氣,比如要有通風口。
而且給老家新買的這臺洗碗機,烘乾之後還有一個存儲功能。平時我在家把餐具放到洗碗機裡烘洗乾淨之後,雖然不是蹲在旁邊守著,但也是算著時間差不多就去打開機門(因為烘乾效果不好,怕悶在裡面會滋生細菌)。而有了存儲功能之後,也就意味著烘洗之後不用管,可以等到有空或者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存儲的原理就是通過它那幾個通風口來不斷換氣通風,在洗碗機內也能保證一個和外界空氣流通的模擬櫥櫃效果空間,客服當時告訴我的是最長可以72小時存儲。
一通測試後,我對這臺新買的洗碗機在各個方面都是比較滿意的~相信有了它作為好幫手,今年過年在老家我是基本不用怎麼沾水去洗碗了!而且操作簡單易上手,年後留給爸媽自己來操作也是非常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