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無聲無息地就不再聯繫,慢慢的從熟悉到陌生,又在陌生中逐漸的淡忘;
有些情,不知不覺地缺失了溫暖,一點一滴從暖的參雜了寒,又在寒切之中苦熬著傷;
有些話,無意之中就變得模糊不清,以為會淡忘,反而記的更深刻,只是對自己殘忍了些;
有些痛,在毫無察覺中無聲無息的停滯,以為只是一刻,卻不知是遺留到了後來的歲月長流。
不管是這些人,這些情,還是那些話和那些痛,都變成了回憶,傷了過去,痛了現在,好像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漸行漸遠,但其實對內心的折磨在愈演愈烈。
在這場以時間推移為表象的人生際遇裡,有得有失,悲歡離合,有苦有甜,酸甜苦辣,幾乎遇見了一個人經歷的所有,甚至最後,經歷了所有之後,又帶走了所有,毫無保留。
即是魏無羨滄桑的一生,幼時遇見江澄一家,給了他關懷,從小的庇護,有親情、兄弟情、師兄弟情等各種情感的歸屬,可在他經歷了溫氏陰謀,溫氏旁系事件延伸,還有最後窮奇道、不夜天的是是非非後,他擁有的所有,一點一點的被拿了回去,剩下的成為了他難以面對的悽涼。於是他選擇墜懸崖以解脫,慰生人的恨,撫亡人的痛。
而這其中,關於他和江澄之間故事的演繹,現實的選擇,距離的拉遠和情感的變化,成為了他一生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生情節的轉換。
他們一開始在一條路上相扶相助,演繹著與彼此有關係的角色,而後來隨著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群來來往往,世事無常演繹著物是人非的難堪,他們基於自己的選擇,演繹著與對方毫不相干的劇情。他和他,在世人的眼中,一正一邪,從前的情誼因叛逃再沒了關係。
他們,在華麗開場悽慘落幕,曲終人散的時候,滿臉感傷和失落,其身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成為現在的一一承受。
就像最後觀音廟的他們,江澄明知道會失去,還執著著想去挽留,明知道會心痛,還是在內心之中執著的不放手,明知道回憶難受,卻還在惦念回憶裡魏無羨許給他的已經掉落的夢。
因為他從前的選擇,現在他要承受這最後結局的呈現,時間見證了他從過去到現在一分一秒的變化,到以後也將見證著他對這段感情的留戀。
這從見到魏無羨那一刻為時間起點,到觀音廟離別那一刻為暫時的終點,一直傲嬌脾性略大的江澄,在最後那一刻,給了他與魏無羨告別最好的尊重和體面。
在他經歷了這些是是非非,點點滴滴,體會著悲歡離合,經歷過難以抉擇後,在時間的洗禮下,懂得了放手。
一直以來,不管是和魏無羨一同行走的回憶,還是一個人走了好久的風景,有些事不再提及,因為碰觸那段時光,傷害的是兩個人的現在。
而如今,魏無羨在藍忘機的守護下,放得下過去,重拾了夢想,何必叩往事的門,生相怨相問。
如今這種處境,彷徨得無所適從或許更多的是孤獨的江澄,既然對方對往事轉了身,浮生相忘,那便讓這一朝一夕的緣生緣滅定格在這最後畫面。
此時已是繁華落盡、清清寂寂,早已不似當時少年恣意,此情此景,比起遠望過去,更得做好選擇,面對當下,就像我們現在不得不面對的各種選擇。因為這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的情景演繹,成就了後來更成熟穩重的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選擇的生活下去,這是你的權利,又是你必須面對的現實。根據本心,基於現實,才能對得起當下,不負所經歷的一分一秒的時光。
雖然選擇裡的確會不舍而無奈,甚至有時是別無選擇和無可奈何的,但其實這也是生活裡常見的選擇,因為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但凡心裡有期許的,為了這期許,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
然選擇也是有態度的,有的不理會,選擇擱置,有的直面而對,堅持還擊,有的選擇了逃避。
而像魏無羨,就是以勇面對,以無畏前進,堅持著本心道義,不受他人誹謗猜疑的困擾,堅持心裡認為正確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做真實的自己,全力以赴庇護溫氏旁系。
反映到我們自己身上,應該要在自己的一生之中,做好自己的選擇,哪怕後來後悔,其點點滴滴承受在了自己身上,也別忘了人生選擇的真正奧義——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