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日期間,走親訪友、家庭聚會難免,剛出生不久的小寶貝無疑將成為飯桌上的焦點,而不少親戚也往往以餵食、逗樂等方式取悅,年輕的父母應接不暇,有時往往礙於面子放任這些親戚所為,無形中埋下了隱患。
近日,一位西安的媽媽在網上發帖,聲淚俱下地描述了一幕悲劇:她一位閨密的小寶寶,在家庭聚會時被一位親戚餵食了一粒開心果,嗆入氣管後因窒息不治身亡。
西安網友微博曝
閨密兩歲半兒子
過年被親戚餵開心果身亡
「過年期間難免帶娃參加各種飯局聚會,難免會有親戚朋友把各種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咱娃嘴裡塞。我的經驗是,提前打招呼,大聲告訴他們不要給孩子吃東西,當然這還是無法避免一些親戚繼續下黑手,咱要做的就是時刻盯住咱娃,看到他們下手當場制止,當媽的這時候不出馬怎能行?閨密娃吃了開心果已經送醫院了。」
2月1日中午,家住西安,微博名為「愛懂特no」的一位年輕媽媽發布了以上微博,引起了關注。當日,她的一位閨密帶著兩歲半的孩子參加家庭聚會,被一位親戚餵食了一粒開心果後嗆入了氣管,家人趕緊將孩子送醫。
據了解,孩子於當天下午在醫院緊急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但回天乏術,於當天下午3點18分被宣布不治。
前天,當記者試圖聯繫該博主時,對方謝絕了採訪。「希望大家不要試圖打擾我的朋友,發微博的初衷是希望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的寶寶並引以為戒,願童寶安息,願我的朋友節哀。」至截稿時,該博主的微博已累計被轉載4萬餘次。
對寶寶來說
十種「危險食物」易噎住
果凍排第一位
親戚的餵食行為本無惡意,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才追悔莫及,究其根源,往往在於他們缺乏醫療常識。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統計,氣管異物多發生於5歲以內兒童,約佔80%~90%,尤其以1~3歲小孩多見。
據醫生介紹,不要給嬰兒餵食花生米、蠶豆、黃豆、瓜子及類似堅果類食物,果凍、軟硬糖等也不行。「嬰幼兒後牙尚未長出,咀嚼功能差,經常吞咽整塊食物,且喉頭保護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嗆入氣管,這些食物都是導致嬰兒窒息的根源。」
對於到底哪些食物可能給寶寶帶來安全隱患,昨天,@人民日報微博也以「這些『危險食物』容易噎住寶寶」為題,發帖提醒:①果凍;②麻花、糖果;③魷魚絲、牛肉乾;④花生醬;⑤堅果類;⑥龍眼、葡萄、櫻桃等小巧帶核水果;⑦芹菜、豆芽等不易嚼爛的多纖維蔬菜;⑧無法嚼爛的大肉塊;⑨長面;⑩多刺的魚。
其中,果凍、泡泡糖也較為常見並極為危險,尤其是果凍,又軟又不易取出,一旦誤吸就會將氣道堵得「死死的」,孩子很容易窒息。
瓜子、花生、開心果……這個春節 30個寶寶到南京看急診
這還只是南京市兒童醫院一家的數據
在春節闔家團圓的喜慶氛圍當中,「小寶寶被開心果奪命」這條微博這兩天被廣泛轉發,讓很多家長膽戰心驚。昨日,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了解到,從年二十九到昨天,醫生共為30名患兒進行氣管異物取出的手術,這些患兒均來自於南京周邊地區,所幸目前均轉危為安。
過年做了30臺氣道取異物的手術
記者昨日從南京市兒童醫院獲悉,氣管異物一直是兒童意外傷害當中最為常見的。在該院2013年的統計數據中,僅住院患者之中,氣管異物有891例,消化道異物有192例。
而過年期間,從年二十九到昨天,該院耳鼻喉科一共為30名患兒進行了氣道異物取出的急診手術。
耳鼻喉科張建亞醫生說,收治患兒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年二十九和年三十,大多是1到3歲的嬰幼兒,取出的東西都是堅果,有瓜子、花生,也有微博上奪命的「開心果」。這些患兒都是在異物吸入1-2天後,從外地轉到南京的。
3歲以下孩子別吃堅果,家長要盯緊
春節期間,很多家庭都準備了不少乾貨,如瓜子、花生米等,有些家長喜歡用這些東西引逗孩子,或者孩子趁家長不注意時可能會偷吃,殊不知這些堅果並不適合小小孩食用。
孩子的牙齒發育不完全,往往不能做到有效咀嚼,再加上孩子容易哭鬧,或者邊玩邊吃,瓜子、花生等都可能在此時嗆入氣管,嚴重的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南京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群表示,3周歲以下的孩子儘量不要食用瓜子、花生蠶豆、開心果一類的堅果,另外果凍、軟硬糖也都不行。
另外,在走親訪友時,很多親戚也會餵食逗孩子玩,年輕的父母有時礙於面子放任這些親戚所為,無形中埋下了隱患。所以特別提醒,有親戚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如果不適合小小孩吃,家長要說「不」。在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不要逗孩子笑,以免引起嗆咳發生意外。
異物嗆入還會咳嗽發熱,要及時就醫
黃群主任告訴記者,異物吸入後孩子往往表現出突然間有刺激性、痙攣性咳嗽、低熱甚至喘息,但是如果孩子年齡小,還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容易誤診為呼吸道症狀。其次由於放假,有些家長就算發現孩子嗆食了異物,以為已經咳出來了,或者因為症狀不明顯,直至過完春節,孩子的症狀越來越重了才到醫院就診,這樣危險性是很大的。所以在臨床上,常常會發現有孩子異物吸入時間長達十天以上才被家長送往醫院。
各位爸媽:
都來學學王寶強用過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吧
昨天,拯救被噎病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也上了微博的熱門關注當中。
專家表示,氣道內如誤吸入尖銳、比較大的異物,隨時可能造成窒息時,家人可在急救車到來前試試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法」是呼吸復甦中的大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方法,也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術。
這個急救法救了上百萬人
《人在囧途》這部電影中,王寶強就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地讓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嚨裡的棗核,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海姆立克被稱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國一位多年從事外科的醫生。在臨床實踐中,他被大量的食物、異物窒息造成的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驚了。在急救急診中,醫生常常採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去取的辦法排除異物,其結果不僅無效反而使異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經過反覆研究和多次的動物實驗,終於發明了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作了關於腹部衝擊法解除氣管異物的首次報告。
1975年10月,美國醫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急救方法,並經該學會推薦,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廣為宣傳,僅4年時間至1979年,在美國就有 3000多人用該法搶救窒息獲得很大成功。數十年來,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0萬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裡根、紐約前任市長埃德、著名女演員伊莉莎白等等。
《世界名人錄》稱海姆立克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救大人和救孩子方法各不同
5次拍背法:將患兒的身體扶於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朝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部及頸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
5次壓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實施5次壓胸法。使患兒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或取坐位,並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剛中帶柔。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
如果是成人,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家長注意
花生噎住孩子
父母「亂拍」差點致命
去年12月底,由北京西開往南昌的Z67次列車上,一名三歲的男孩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軟糯的八寶粥往嘴裡送。突然,他丟掉了八寶粥和勺子,張著嘴光喘氣不說話。父母知道孩子是被噎著了,就用手不停地拍打著男孩的後背。誰知,被拍了幾下後背的男孩伸著舌頭,眼珠上翻,連嘴唇都出現青紫的顏色。恰在此時,列車長巡視時路過6號車廂,趕忙接過孩子並讓其腰部以下朝下趴在自己的膝蓋上,用掌根用力地敲擊男孩背部。只叩了幾下,男孩就吐出了一粒帶著血絲的花生米。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英文ID:xian_heal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