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歷時近一個月的「感知·分享·發展——2020一帶一路新商科青年創新雲挑戰」近日圓滿落下帷幕。據悉,本次挑戰賽項目由上海商業會計學校發起,立足當前教育發展趨勢及宏觀國家發展戰略,聯同新加坡、泰國、芬蘭、丹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土耳其、菲律賓、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院校,以及長三角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職業院校,與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共商、共建、共享職教成果與先進經驗,促進職業教育要素的跨國流動。挑戰賽的成功舉辦,也意味著上海商業會計學校《職教經驗海外輸出三年規劃》順利邁向第二階段。
記者了解到,上海商業會計學校《職業教育先進經驗對外輸出三年規劃》項目是市教委職教處批准的三年期競爭項目。挑戰賽作為項目的實施內容得到了市教委、國內外院校、行業企業等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市教委職教處處長王磊表示,希望通過這場融合式的線上國際活動,刷新全球對於上海職業教育的認知。
合作搭橋梁,「雲」上遇新機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的商科人才步伐從未停止,以「危機中遇新機」為主題的「2020一帶一路新商科青年創新雲挑戰」應運而生。秉持開放、合作、交流共享的理念,挑戰賽將線下模式轉至線上,讓參賽學生挖掘和探討疫情後新商業模式的變革、新生活方式帶來的新需求,發現危機中的「新」商機,最終以商業計劃書的形式呈現創意想法。「戰帖」一經發出,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據了解,今年共有100名來自各國的學生組成15支隊伍參賽,參與人數相比去年增長了一倍。
在這15支隊伍中,有一支隊伍以最重要的防疫用品口罩作為切入口,通過思考、探討與合作,形成了作品「竹子口罩」,最終斬獲兩項大獎——雲挑戰賽二等獎和團隊合作獎。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應用英語專業的馬歆曄就是該隊成員之一,對於同時獲得兩個獎項,她感到十分榮幸。但她也表示,在參賽的過程中,並非沒有遇到難題。馬歆曄坦言,起初大家的想法太多,在經過一次次線上溝通後,才慢慢理清思路,完成作品。「可以說,我們的榮耀離不開出色的團隊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馬歆曄第一次與國外同學合作,從最初的交流困難,到最後的合作無間,是彼此的認真和友善搭建起了溝通與合作的橋梁。
通過「國際合作」碰撞出靈感火花的過程,讓國際商務專業的丁叮也印象深刻。他們小組的組員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大家都努力克服時差和語言上的困難,在一次次頭腦風暴後,最終確定了「幫助小型企業在旅遊方面實現復甦」的方向,開發出一款名為「Travelution」的APP。提及團隊作品,丁叮自豪地介紹:「大家都想為遭遇疫情後陷入困難的企業做些什麼。我們通過交流,發現隊伍中有旅遊相關專業的同學,他們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疫情後旅遊行業的現實情況,這使得我們更有針對性地為經歷疫情的企業尋求解決方案。」專家組也認為該項目方案設計全面周到,從創意到落地,乃至可持續性都相對完整。最終,「Travelution」方案也不負眾望地榮獲了雲挑戰賽一等獎。
挑戰賽閉幕式上,看到獲獎學生們一件件出色的作品,知名博主金星即興出題,讓學生們在線「直播賣紙」,屏幕另一頭的學生紛紛「應戰」。在選手們陳述完各自的「即興方案」後,金星被大家的創造力所打動。一張普通的紙,到了學生手中就被做成了千紙鶴、花籃等手工製品進行售賣;有些學生則在紙張上作畫,將其變成藝術品。「同學們真的非常有創意,在短時間內充分發揮想像力,用一張簡單的白紙演變成具有各國特色的商品。」金星感慨地說。而當這些靈動創意以短視頻的方式在閉幕式現場展示出來時,各國學生也向世界傳播了獨具特色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挑戰賽還設置了企業「雲參訪」環節,由上海商業會計學校的師生組成直播小隊,前往全球知名企業深蘭科技,深度了解人工智慧的發展。直播小隊的學生代表靳開顏對「熊貓巴士」印象深刻,這一涵蓋自動駕駛、手脈識別等多項技術的巴士,讓她看到了科技對未來職業的影響。深蘭科技董事副總裁劉園桂表示,希望未來能與職業教育深度合作,培養更多懂科技應用的複合型人才,推動行業發展。
打造智慧商科課程,築牢商科人才培養支架
據上海商業會計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挑戰賽這個平臺充分展現了學生的敏銳洞察、社會擔當以及出色的理解和適應能力,這也得益於學校近年來搭建起的智慧商科課程體系,為商科類人才的培養築起了有力支撐。
據悉,該課程基於學校近60年的積累,在內容上由財經、商貿、信息技術三個專業群精心打磨,在技術上與企業合作創新研發,依託遠程教育平臺,雲端提供送教上門,學習者在平臺上就能了解城市發展和行業前沿的新動態。
這套課程已於去年在「一帶一路」新商科青年創業營第一階段的活動上發布,與此同時,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正與時俱進地不斷對已有智慧商科課程資源進行梳理、整合與更新。針對四大模塊,智慧商科課程將配套分期分批建設100門微課資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科院校提供課程設計框架、課程實踐方案、教學資源應用等配套教學支持。目前,《通貨膨脹真的猛如虎?》《瘋狂的比特幣》等21門微課已經研發完成,登陸平臺。
對於這套上海商業會計學校用心打造的微課,國外教師讚不絕口。他們表示,這些微課生動有趣且著眼於實踐,可以讓學生非常迅速地學以致用。此外,像《小米營銷模式》《行動支付會取代現金支付嗎》這樣的課程內容,既符合當下世界變化的熱點問題,也兼具社會價值和科普價值,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並促進學生真的把知識點記在腦海裡。
正如老師們所言,外國學生對微課的體驗也相當好。一位來自印尼的學生表示,這樣的微課特別有趣,不僅能從中學到新的商科知識,而且能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發展的真實情況。一位土耳其的學生表示「很享受」這樣的課程:「有些概念和知識都是第一次了解,我非常感興趣,希望有機會可以來中國,真實地看一看課程裡提到過的內容。」
雲端輸出先進經驗,讓上海職教與世界對話
記者了解到,2019年,上海商業會計學校制定了《感知滬上職教故事,共築未來商科絲路——上海商業會計學校先進職教經驗海外輸出項目實施方案》三年規劃。今年,學校著力深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職業院校合作共識,建立長期交流合作平臺與機制,通過「雲研判」「雲互動」「雲交流」「雲體驗」等方式完善課程,向當地職業院校輸出智慧商科課程等優質資源及先進經驗。
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校長陳文珊表示,學校正不斷完善智慧商科課程體系。隨著人才培育個性化時代的到來,以及突發公共事件所帶來的在線教學需求井噴式增長的現況,智慧商科微課程系列將突破時空和距離的限制,通過個性化定製平臺推送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致力於商科人才培育的院校及師生,向他們輸出優質職教資源和經驗,促進專業技術交流。
隨著項目的深入和推進,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接下來將在市教委的領導下,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構建職業教育合作平臺,搭建長期交流生態合作機制,讓上海職教「走出去」與世界對話。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