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目前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事公益活動這三類。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後,這幾類人將會何去何從呢?承擔行政職能的這類將重新調整,部分人將有機會轉為行政公務員崗;從事公益活動的這類,將會重點加強「公益」作用;那麼從事經營活動的這類呢?
2020事業單位轉企:這五類人失去編制!第二類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按照時間表,在2020年前將會全部轉為企業!其中部分經營情況較好的崗位已經在2018年就完成了轉企改革,而剩下的也會要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
轉為企業之後,這也就代表著將會取消事業單位編制,固定用人合同也將轉變為普通的勞動合同。那麼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一共有哪幾類人將會被取消事業編呢?
一、轉企事業單位原在崗人員
第一類當然就是涉及到會被轉為企業的事業單位原在崗人員了,這類人所在單位被轉為企業自然而言事業編也將不復存在。
二、高校教師
我國教師群體應該算是事業單位群體中很特殊的一類存在了,人數龐大到不少地區將教師編制與其他事業編制劃分為2類。也正是由於這個數字過於龐大,因此之前發布了「取消高校教師事業單位編制,但保留其事業單位屬性」的文件。
三、公立醫院人員
與高校教師一起的,還有公立醫院的職工,根據文件,將會對其事業編制數目進行裁撤,逐步收回其編制,這類崗位今後也會採用「聘任」的方式進行人員招募。
四、工勤崗人員
事業單位中還有一類崗位被稱之為工勤技能崗,不過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和機構的精簡,這部分人員所涉及的工作已經被外包出去,今後這類崗位將逐步取消「事業編」的設置,新進工勤崗人員將不再擁有事業編,不過原有人員所擁有的事業編將不會被取消。
一類人被直接辭退但可領補償金?失去事業編,只是少了「編制」並不代表失去工作,儘管大家心中有些許「低落」,但是比起另外一類人將要幸運很多!在事業單位轉企改革中,有這麼一類人將會被直接辭退!
2020年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改革要全部轉為企業,那麼轉為企業之後為了適應發展需要勢必會有一部分人將會被淘汰,也就是我們說的被辭退!至於這個被辭退的標準是怎樣的,不同的單位肯定會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小編想要跟大家說的是,萬一這個事情不幸落到了自己身上,也不要傷心,單位將會根據其在職工資、工齡的不同賠付相應的補償金。
至於補償標準也會分2種情況:
一、被辭退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工、參公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補償標準
工作1-5年(不含)的,發給本人當年基本工資(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之和)總額的60%;
工作5-10年(不含)的,發給本人當年基本工資總額的65%;
工作10年(含)及以上的,發給本人當年基本工資總額的75%。
二、人事代理、勞務派遣人員
這類人員將會按照《勞動法》相關規定進行補償,也就是每滿一年發一個月工資,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就按照12個月算。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對於有些人來說其實是增加了更多的機會,也是好好鍛鍊自己的時機,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還沒看夠?請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