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青少年音樂會 圓理工院校的藝術夢

2020-12-20 搜狐網
2014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樂會之一——2014年北京大學生新年音樂會現場。董慧良 攝

北京工業大學生在音樂會上演奏。董慧良 攝


  12月3日至17日,國家大劇院推出了2014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樂會,來自北京6所高校及中學的學生登上舞臺,共圓藝術夢。其中為觀眾奉上精彩演出的高校是以理工類學科見長的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

  近年來,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推動高校的藝術教育發展,理工類高校是如何進行藝術薰陶的,他們推行的一系列舉措是否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引領校園文化

  北京大學生藝術團成立於1992年,最先由7所高校負責承辦,目前已有20所院校加盟,每所院校只限承辦兩個藝術團,每三年進行一次資格評定。北京工業大學是北京大學生藝術團成員之一,它有合唱團和舞蹈團。除此之外,學校自己還組建了交響樂團、話劇團等藝術社團,每個團都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其中合唱團發展較成熟,有的指導教師已有30多年的教齡。

  為了加大藝術教育的力度,該校還從各個方面對這些藝術團進行了扶持,不僅提供單獨的排練場所,還給予成立較晚的藝術團不少優惠政策。如交響樂團最初只有幾名藝術特長生,目前,在學校的支持下,可以演出的人數達到了40名,演出次數也有所增加,不僅每年要舉辦兩場專場演出,而且還參加了校際比賽。

  幾年來,北京工業大學擁有了幾個較為成熟的藝術團,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北京工業大學團委書記王文杰感慨地說:「還記得合唱團在最初的專場演出時,可以容納900人的音樂廳只坐了不到一半的觀眾,大家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挫傷。現在情形大不一樣了,每次演出不僅座無虛席,買票都需要排隊,大家觀賞演出的熱情大大提升了。」

  然而,藝術團的成立並非為了少數藝術特長生的技藝展示,而是得到更大範圍的普及。王文杰認為,雖然特長生的專業水平比較高,對其他學生可以起到引領的作用,但是成立藝術團的目的是為了向所有學生普及,所以就需要學校思考如何轉型的問題,比如交響樂團可以通過改變作品的呈現形式、曲目的選擇等降低演出難度,逐漸將更多非特長生吸納進來。

  讓藝術駐校、以藝術為友

  為了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開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了一系列探索。2006年5月,北航以「公益性、專業化、高品位」為宗旨建立北航藝術館,7年多來連續舉辦高水平藝術展覽150餘次;2011年5月,學校成立了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期望通過關注與回應國家文化發展和文化育人需求,建立起惠及更多師生及社會公眾的文化藝術教育傳播體系;2012年5月,北航音樂廳正式落成啟用,一年半來已引進和推介了60餘臺共80餘場海內外高水平的音樂、舞臺藝術精品演出。就讀於北航的一位姓劉的同學說:「不少演出的質量很高,非常火爆,常常得排隊領票。」

  2013年10月,北航啟動了駐校藝術家計劃,這是北航校級重大教改課題「大學文化視閾中校園人文藝術氛圍生成機制及傳播途徑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首次駐校藝術家計劃受邀的是著名畫家石晉先生,36位學生在他的指導下學習中國山水畫賞析與創作。為了提高教學成效,學校為每位受邀的藝術家配備了輔導教學的導師組。經過16個學時的傳統教學模式,36位「零基礎」的同學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筆墨之中呈現的意趣令人驚喜。參加課程的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殷然然說:「從這一刻起,一扇通往藝術世界的門就那樣在我面前打開,我滿心歡喜,滿心期待地踏進了這扇門,去探索我眼中的神秘殿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部長、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蔡勁松認為,大學藝術教育作為通識教育、博雅教育的重要內涵,應當改變規模「散、小」、層次「低、差」、方法「無序、不專」的現狀,發揮大學文化建設及傳播對美育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為學生提供一種公共氛圍與體驗,形成濃鬱的藝術人文傳播場。北航的這種探索才剛剛起步,關鍵是要結合實際,在頂層設計、機制創新和推進落實方面,開闢一條可以持續運轉、讓更多學生受益的藝術教育新路徑。

  科技與藝術共融

  北京科技大學團委副書記王鸝介紹,學校的藝術教育理念是:科技與藝術共融,堅持「高雅藝術、原創藝術、群眾藝術」三元並舉。為了體現科技與藝術共融的理念,學校上半年舉辦藝術節,下半年舉辦科技節。三元並舉中的高雅藝術是指將精品演出引進校園;原創藝術是指高水平的創作和文藝比賽;群眾藝術則是強調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文藝活動中去。這主要通過校團委開展的主題團日活動與「藝術進課堂」活動來體現,學生依託團日活動可以集體參加到文藝活動中。「藝術進課堂」活動是將藝術課作為一門課程為學生傳授。但上課形式不拘一格。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討論會,最後選擇一種藝術形式呈現一臺全員參與的演出就可以結課。「這兩個活動不僅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藝術才華的機會,也可以讓他們體驗創作的激情,感受藝術氛圍,對學校來說,可以從中發現文藝人才。」她說。

  除了在演出活動與競技活動中培養學生之外,北京科技大學還開設了藝術講堂,來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而且他們還與中國音樂學院合作,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來薰陶在校學生的藝術修養。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 陳慧娟)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0107/n393074396.shtml report 3211 2014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樂會之一——2014年北京大學生新年音樂會現場。董慧良攝北京工業大學生在音樂會上演奏。董慧良攝12月3日至17日,國家大劇院推

");}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圓了誰的夢?
    夢幻般的建築--國家大劇院年內就要建成了。這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佔地11.89萬平方米,由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5463個座位,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建設工期4年。
  • 國家大劇院「京港臺青少年音樂會」落幕
    昨晚,一場由三地青少年做主角的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激情上演,也標誌著持續近一周的「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普及音樂會:2013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圓滿落幕。  當晚,5支來自兩岸的優秀青少年藝術團在指揮劉江濱、景建樹、呂曉一、劉崢、馬寧、陳曦的執棒下,帶來了《關東序曲》、《長安社火》、《義大利隨想曲》、《圖畫展覽會》、《AVE VERUM》、《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中外名曲。
  • 「暑期藝術之旅」啟程 大劇院還孩子們金色童年
    大師課現場,汪胤達還受邀上臺,和打擊樂大師李飈一同「飆」起了打擊樂,並獲贈珍貴的大師籤名唱片,「今天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藝術家,圓了我的藝術夢,這讓我的北京之行充滿意義」 汪胤達如是說。 汪胤達參加的,正是國家大劇院打造的「暑期藝術之旅」活動。這個暑假,大劇院為孩子們精心策劃了一整套精彩紛呈的藝術活動及特色演出,涵蓋藝術普及活動、兒童劇場演出、殿堂藝術遊三大精彩板塊。
  •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 5月19日下午,「清華附中素描——JING:獻給百年母校的歌」專場民族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此外,音樂會的主題曲《清華附中素描——JING》是由《靜》、《敬》、《淨》和《競》四首分曲組成,分別讚頌了清華附中校園的典雅之美、教師們的敬業進取、學生們的努力刻苦和全體附中人的拼搏精神。
  • 國家大劇院送上春節藝術套餐
    本報訊(記者 韓軒)春節即將來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送來「新年藝術套餐」。2月6日至10日,即大年初二至初六,將有音樂會、舞蹈、京劇、兒童劇四大門類五臺演出在大劇院上演,伴市民們在藝術中迎來新年。大年初二至初六,愛爾蘭國家舞蹈團踢踏舞劇《舞之韻》將連續4天上演,以熱烈的舞姿恭賀新春。踢踏舞是愛爾蘭的文化名片,這部《舞之韻》則是與《大河之舞》《舞之王》齊名的踢踏舞劇,被譽為「歷時兩個小時的藝術奇蹟」,講述了兩支凱爾特部落從敵對到聯手重建家園的故事。
  • 大劇院舉辦京港臺青少年音樂會 共譜三地友誼樂章
    [導讀]據悉,這五個藝術團將帶來4場專場音樂會及1場閉幕音樂會。而在8月6日,這4所藝術團加上北京七彩夢想合唱團將攜手共演閉幕音樂會,共譜三地友誼樂章。7月31日,「2013國家大劇院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新聞發布會。
  • 國家大劇院2020臺湖演藝藝術周開幕 李飈執棒首場演出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楊嵐)從9月2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臺湖演藝藝術周拉開帷幕。在為期19天的活動中,10家專業藝術院團將帶來的15場精彩演出,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輪番登臺,涵蓋交響樂、室內樂、戲劇、雜技、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 大劇院首推「家庭音樂會」 《鵝媽媽》寓教於樂
    3月1日,一進入國家大劇院,小觀眾們便被各種卡通夥伴所吸引,銅門處有「大劇院藝術寶貝」等小玩具,音樂廳入口不僅有卡通形象的功夫熊貓張開雙臂迎接孩子們的到來,而且還為小觀眾們準備了融入音樂故事和音樂知識的卡通節目單,這一切,都是精心為當日舉行的「家庭音樂會」所做的準備。
  • 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把音樂會送進千家萬戶
    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邢賀揚)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系列首場音樂會「遲來的春天」4月11日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多個網絡平臺同步播出。在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導賞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們奏響兩部貝多芬早期室內樂作品,為廣大樂迷和網友奉獻了一場清雅明媚、精緻細膩的「雲上」音樂會。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系列演出「冬日之約」首場線上演出之中國廣播民樂樂團音樂會如期舉辦。這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三大系列之後的完美收官。截至11月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推出的三大系列、共計34場線上演出累計在線點擊量10.27億次。
  • 國家大劇院給青少年上「文明觀演課」 自2017年起已連辦三屆
    今天(6月5日)下午,一場精彩的行進管樂巡遊在國家大劇院公共空間舉行,拉開了2019「青少年文明觀演禮儀主題日」的序幕。來自北京市109中學金帆管樂團的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整齊的步伐,精彩的演奏,讓大劇院的觀眾紛紛駐足欣賞。小樂手們還帶來了《瘋狂動物城》、《勇往直前進行曲》等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曲目,贏得了大觀眾和小觀眾們的熱烈掌聲。「場前熱身」之後,一場由北京管樂交響樂團帶來的主題音樂會在大劇院音樂廳拉開帷幕。整場音樂會以講演結合的方式展開,用動人的樂曲引導觀眾學習文明觀演禮儀。
  • 行業風丨甘肅大劇院少兒藝術教育匯報音樂會歌聲管樂盡現精彩
    12月20日下午15:00,甘肅大劇院少兒合唱團、甘肅大劇院紅杉青少年管樂團匯報音樂會在甘肅大劇院小劇場進行。本次音樂會共分為上下兩個半場,合唱團和管樂團的學員們聯手奉獻了一臺高水準的精彩演出。據悉,甘肅大劇院少兒合唱團成立於2017年,是我省首支依託劇院成立的少兒合唱團。
  • 大型主題音樂會《小康之歌》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中國音協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協同全國多個省區市音協和老中青音樂家共同創作並推出的大型主題音樂會《小康之歌》,23日晚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上演,呂繼宏、張也、王宏偉等歌唱家聯袂獻上歡歌。著名歌唱家呂繼宏(左)和張也(右)。
  • 國家大劇院:賦予文化中心新的高度
    50餘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演出和活動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二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萬名中外觀眾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  十二年間,國家大劇院不斷引領高雅藝術走入尋常人家,推動中國原創成為世界經典。在不斷打磨下,國家大劇院日益走近世界文藝舞臺中央,成為享譽全球的藝術殿堂。
  • 「奇妙的和諧:國家大劇院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音樂會」奏響
    甘源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高凱)5月18日晚,作為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演出中的特別策劃,「奇妙的和諧:國家大劇院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音樂會」拉開帷幕。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周年音樂會溫情奏響 三十餘位藝術家共譜華章
    從此,這個屹立於十裡長街的水上明珠揚帆起航,開啟了充滿朝氣、勇於開拓的藝術之旅,如今已經走過了整整十個年頭。2017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周年紀念日當晚,一場特別策劃的「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周年音樂會」在音樂廳舉辦,動人的樂音化作十年來無數次精彩瞬間的縮影,臺上臺下共同在悠揚旋律中重溫時光留下的美好印記。
  • 國家大劇院元旦節目單出爐 多臺好戲「接力」跨年
    隨著2015年新年腳步的臨近,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與迎鐘聲新年音樂會也將於12月31日至1月1日再次如約而至。  「一條大河波浪寬」,這首傳唱了數十年的經典旋律將拉開國家大劇院2015新年音樂會的序幕。
  • 雅尼克與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奏響
    雅尼克與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 王小京 攝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5月17日晚,雅尼克與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為了滿足廣大樂迷的需求,讓更多觀眾看到珍貴的演出盛況,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通過不斷努力向團方爭取到分會場的直播版權,對17日音樂會的演出盛況進行高清同步直播,邀請觀眾免費觀看。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公益演出戴中暉小號重奏團的演奏吸引了往來的市民。
  • 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大幕開啟 獻五場音樂會
    我們香港青年愛樂樂團來參加這個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就是想增加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在昨天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率團前來的香港議員林啟輝這樣講。  從8月1日起,大劇院特別推出「2013國家大劇院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雲集京港臺三地的青少年藝術團帶來精彩演出。
  • 國家大劇院2019年「周末音樂會」1月6日開幕
    國家大劇院2019年「周末音樂會」1月6日開幕。青年指揮家李昊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古箏演奏家吉煒獻上了一場中外經典:古箏協奏曲《高山流水》《漁舟唱晚》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在交響樂聲中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