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一中老校長餘子勤見面側記(2011—09—16)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最後幹上這行,現在想來,歸因於我當了二十餘年學生,一直得到了老師們的特別照顧。這也許與自己長得比較矮小,有點耍小聰明有關。教師教起來,雖然費勁點,但有趣味一些,見效似乎也快一點。想起我的老師,我現在也心疼,喜歡我的班主任,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導師現在一半都不在了,活著的也七老八十,不敢出遠門了。這個教師節,我安排就近去看望一下我的老師—母校仁壽一中餘子勤老校長。
餘校長今年晉八十歲了。他當了二十多年仁壽一中正校長,退休也快二十年了,似乎應該銷聲匿跡,讓位於新生代快女超女。但在仁壽縣,說起餘校長還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似乎比接任的三任校長名聲還大。不久前眉山市大爺、仁壽縣大爺還專程看望他。
我這次給餘校長一個突然襲擊,他一見面就認出我來。師生相談,不免說起過去的仁壽一中。看來我在餘校長心目中還是那個晚上偷偷溜出教室去擠看電視的「小」學生。數起教過的語文政治物理化學生物等老師逐個凋零。餘校長也是滿含感情:高考名校的歷史名譽都掛在我名下,工作實際是靠那班老教師給我紮起的。
餘校長身高一米八多,個子高看來先天沾光,顯得有領導魄力。在學生心目中,我當年真還虛他。那時他親自帶隊早上查宿舍,催促學生出早操,跑公路,從校門口跑滿井方向來回約三公裡。現在學生怕不敢跑了,車子多了,這一路也沒有了田野氣息,味道也差,有害健康;晚上他也常巡查教室。
成都仁壽一中同學每次聚會都會聊起餘校長的軼事。餘校長講話有語言魅力,領導藝術有靈活性,處理學生心中有度。文化大革命時代,家庭出生不好的教師他敢調入仁壽一中並重用。退休後他也不閒著,為三任校長保駕護航,也許前世是天馬星下凡。2001年仁壽一中樹立校友黃汲清院士雕像,2009年仁壽一中搞245周年校慶,他都親自出馬。各地校友也買老校長面子。我問餘校長,為啥子不慶祝250周年。他說這是從清朝1765年鰲峰書院建立算起,慶祝250周年不好聽,看來餘校長還是有封建思想殘餘嘛。在我看來仁壽一中扯上清朝鰲峰書院,就象湖南大學扯上宋朝嶽麓書院慶祝千年一樣。仁壽一中歷史可以從1921年加拿大中華基督教會在仁壽一中校址南壇坳創建私立華英初級中學算起,沾點洋氣更好。
餘校長頭上白髮現在幾乎滿了,但精神矍鑠,頭腦清晰,每天堅持爬山走路鍛鍊。聊起仁壽天梯廣場,他笑道現在把鍾建初樹碑立傳處處理了(名字磨掉)。仁壽縣似乎沒有必要這樣處理,壞人也是做過點好事的,留著更有歷史文物價值,還可以吸引一些遊客來看看仁壽縣知名貪官的題籤。鍾建初當初搞天梯廣場建設,弄了個中國第一,錢是花多了,自己也撈肥了,雙規的時候鬧自殺,把自己弄成一個癱瘓,現在保外就醫。鐘的歷史感還是有的,曾組織搜集《汝岱書記在仁壽》史料。
如果說仁壽一中建設的敗筆,我想就是餘校長之後缺乏歷史感吧,把南壇坳兩個對稱山包上的老圖書館和女生院拆除,搞成現代水泥製品。現在雖然建成了高中老校區、初中新校區,不久還要建成仁壽大道上的地標工程—仁壽一中總校區(北校區)。仁壽縣確實捨得教育投入。仁壽一中大樓是新的,校區是新的,學生現在也是翻幾十倍了。沒有了歷史建築的仁壽一中,即使把鰲峰書院和黃汲清都搬出來,我總覺得還是有點鎮不住這個場子。我想餘校長心中也是汲汲於懷,不然師生相談,他哪能對那些舊時校園景物如數家珍。
祝餘校長健康長壽。
附文:仁壽一中82級同學錄(1980年秋入學)(拆散五班併入其他班)
老師:
餘子勤(校長,體育),蘭仲飛(語文),韓安沛(數學),宋長明(物理),餘克明(物理),王篤遠(化學),朱燕如(英語),徐淑銘(政治)、鍾玉文(政治),顏玉書(生物),李建新(體育),歷史?,地理?
同學:
一班
左明、周志勇、羅東、王立學、楊林、羅成、彭兵、
代建全、高忠義、羅衛兵、蔡利軍、肖建強、袁慶華、鍾衛國、
蔣勇、蘇德強、胡柏松、張超、李上仕。夏芹、劉平,吳淑蘭、
彭曉晴、張祝君、劉淑清、楊俊清。唐志遠、王克兵、楊久方、
阮永生、陳勇、彭月平、肖世德、雷剛、楊德文、
姚若貴、範淑輝、唐良玉、周茂軍、汪學明、汪德如、何平、
汪明君、羅彥升、李四清、朱高平、劉建彬、李長江、(郭光)。
二班
吳限、金明、楊光、王勇、黃建新、肖迎、姚文君、
龍羽、周密、胡茂軍、鄭長明、李永建、楊東、羅毅、
曹澤安、曹建文、王明章、韓忠華、李衛林、宋加、熊剛、
範惠靈、劉建軍、譚永超、代廣田、熊偉、李文剛、王正軍、
袁文林、伍佳儀、呂或、方芳、彭俊華、李建全、袁顯國、
曹明春、毛紅英、聶勇、劉淑英、羅國民、汪剛、毛仕偉、
何友軍、黃建文、李志軍、毛春先、林翔、高學文、陳斌、
羅敏、官惠玲、劉備書、(賀子君)。
三班
鄢勇、張俊文、李鐵松、黃曉峰、胡志強、張光輝、萬永林、
周玉華、陳艾、廖良成、張武軍、吳世勇、汪波、楊克華、
張超、何進德、郭建軍、劉俊清、陳德君、李剛、黃文軍、
譚建坤、熊宗儒、汪洪、汪生譜、王劍鋒、劉連先、毛小英、
劉文良、吳文軍、呂邑石、餘旭東、張文虎、唐祝清、葉正坤、
夏勇、魯天華、劉文軍、周衛東、李群仙、唐祖雲、程文清、
毛安靜、周玉芬、何榮華、付群英、黃秀芳、王子華、熊敏、
莊玲、辜仲華、陳伯華、杜澤勤。
四班
喻加文、樂文彬、魏東、汪木均、餘興明、陳忠義、夏明、
閔建清、胡利、李彬才、杜宏、譚紅中、韓波、倪小泉、
張昱、張青、馮小軍、楊傑、張建新、冷靜、楊天奎、
辜茂才、張軍、梅俊輝、喻伯良、塗詠梅、繆建英、魏蘭、
謝蘋、羅寒梅、李兵、廖祥、胡俊才、劉國斌、胡蛟、
程學超、熊澤文、雷文忠、舒潤、王紅燕、李蘭英、吳曉容、
王立新、曾自成、劉天勇、劉禮儀、餘建明、胡春權、熊淑英、
王冬蓮、餘紹忠、吳偉如、程建嶇、帥建林、伍長根、伍曉君、
徐海英、王敏、楊敏、郭敏、何勇。
2018/10/11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