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會寧一中情,45年再聚首,80多歲老校長盛情光臨

2021-03-05 會寧一中槐花飄香
聲明: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西雁傳媒」

  

       八月一日上午九點,會寧一中72屆(原五七紅專學校首屆)高中畢業45周年聯誼會在會師樓賓館六樓舉行。這是一中笫10屆高中畢業生,處特殊年代,非常時期。當年的革委會主任何肇基,副主任趙晉,現任一中校長張貴榮同時參會,八十多歲老教師,六十多歲眾學生,歡聚一堂,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前無先例,後難再呈現。

       原五七紅專校長,副校長,會寧一中現任現任校長,當年任課教師在主席臺就坐,聯誼會組委會成員在老師後面站立

       由吳世中書寫的希望的搖籃,由馮俊明所繪牡丹圖,贈送母校

        同學們向老師獻花,贈書法作品

組委會萬玉芳會長致詞

周兆錄主持

會寧一中現任校長張貴榮講話

        何肇基老師,董用武老師先後分別講話

趙晉老師講話

陳珍老師講話

        王倫介紹當年老師及任課情況

      張思祥,李明,張智讓等同學先後發言

徐世海發言

      1971年,我們帶著美好的夢想進入五七紅專學校(會寧一中)學習,一起吃炒麵,啃窩窩頭,喝玉米面糊糊,吃五分錢一份的洋芋菜,一起睡大教室,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會寧一中留下了我們美好的回憶。短短兩年,我們完成了高中學業,和老師們結下了永生難忘的情誼。

   

       出校後大家各奔東西,有推薦升學的,有當兵從戎者,有進入工礦企業者,有立足村社鄉鎮者,有聘為民請教師進入教育戰線者……經過多年拼搏,大都卓有成效,功成身退,45年後重聚,感念師恩,感念同學情,共憶流金歲月,分享人生經歷。

        欣聞張校長介紹:會寧一中今年考入北大二人,清華3人,2十7名校29名,大家共祝母校做大做強,爭取最大輝煌!

相關焦點

  • 【視頻】會寧一中師生45年再聚首,80多歲老校長盛情光臨
    這是一中笫10屆高中畢業生,處特殊年代,非常時期。當年的革委會主任何肇基,副主任趙晉,現任一中校長張貴榮同時參會,八十多歲老教師,六十多歲眾學生,歡聚一堂,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前無先例,後難再呈現。       原五七紅專校長,副校長,會寧一中現任現任校長,當年任課教師在主席臺就坐,聯誼會組委會成員在老師後面站立
  • 45年後再聚首鬢髮斑白情依舊
    45年前,他們正值青春熱血。45年後的9月10日,張掖高臺縣插隊知青再聚首,容顏雖改情依舊,共同追憶「那趟遠去的青春列車」。    歲月如梭相見不敢相認    昨日上午10時,一家生態園內,一些華發老人陸陸續續到場。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已六十多歲,臉上的皺紋烙印著歲月的痕跡。很多同學幾十年未曾謀面,看著似曾相識的面孔,老同學都不敢相認。「老同學,我是張蜀英!不記得了?」
  • 媒體這樣評價會寧一中校長張貴榮
    13893077118投稿QQ645076597 會寧一中「娃娃頭」如何率隊讓二本上線率突破70%來源:白銀日報從縣優秀教師、縣園丁到市骨幹教師、市園丁,再到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所有這些對一位普通教師來說,都是難得的榮譽,但對於「奉獻銅城·建功立業」百名優秀知識分子、會寧一中校長張貴榮而言,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 會寧一中89屆3班同學再聚首!
    80年代的會寧一中男生宿舍,冬天靠火爐取暖,磚柱上架幾張木板就是床,大通鋪,二、三十人住一間大房子,夏天悶熱,冬天冰冷,就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中,同學們臉上還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甘肅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出爐,會寧一中,二中再創佳績!
    650分以上13人,會寧一中8人;600分以上全縣86人,會寧一中47人。預計會寧一中將有5人以上被清北錄取。棟梁逐辰星,鯤鵬翔穹海。記者在會寧一中採訪時了解到,該校在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不利形勢下,全體師生勇毅篤行,共克時難,銜枚銳取,今年高考,再創佳績,顯示出三個方面的亮點。
  • 轉發一位會寧老校長的心事
    投稿QQ645076597   從2019年10月10日開始,至25日,我用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4萬字的《甘肅革命精神譜系研究·會寧教育精神》撰稿工作,擱筆之時,將幾段文字摘錄出來,擬與有志者共勉。誤入黌門,我走過了40年曆程!除了入職後第一個月是教師,此後便一直居於領導崗位,小到村學校長,大到中學校長!路走過來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卻留下了我的魂魄!回想起與我的同事不懈奮鬥的日日夜夜,回想起我的那些可愛可敬的同事,特別他們日日夜夜為學生們操勞的身影,總是令我夜不能寐,浮想聯翩,總是覺著和他們在一起,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其實我已經離開摯愛的崗位七年了!
  • 今天,會寧一中再次登上《光明日報》
    海量資訊 全景會寧《光明日報》的會寧一中情結貟守勤(2016年3月28日)一、「宏志班」惠及會寧一中2002年3月20日,《光明日報》以《心繫困學子培養造就人才》為題,刊登了「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的消息,其中提到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從2002年起,在包括甘肅在內地
  • 歲月如歌,青春不散友誼情深依舊濃,長安一中20年畢業再聚首!
    歲月如歌,青春不散友誼情深依舊濃,長安一中20年畢業再聚首!
  • 追憶天堂裡的一中老校長
    你難以想像,他就是那個當年奔走呼號,為教師連提兩級工資的老校長。他就是那個嚴以律己的老校長:連在辦公室喝的開水,他也堅持每月交一元錢。1998年11月因病去世,走得靜悄悄的,就像鄉村老人離開塵世。張校長,壽光南河鄉人。1984年—1988年任校長。我與他沒有工作上的交集。他在一中當校長,我在師範當老師。待我調到一中,他已經調往煙臺一中了。
  • 走向全國的會寧教師,光榮榜
    後陝甘總督譚鍾麟又聘請為其子譚延闓(民國時期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延直教書;大溝張家峴貢生張嗣功一生淡泊,不慕名利,興辦私塾,寒窯授徒,會寧、靜寧、隆德、海原四縣成名士子多出其門,老君蘇堡進士蘇耀泉、蘇源泉兄弟皆為其教。今其學窯仍在,已為會寧學子追思、仰慕先賢之地。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寫在開頭2020年,會寧有兩個女孩考上清華,一個是三年前以全縣中考第三名的成績進入會寧一中的王佳筱,一個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佳維。比起一直名列前茅,中考全縣第三高考依然全縣第三名的王佳筱,來自於農村貧寒家庭的劉佳維,從中考全縣44名的成績到高考全縣第5名,能夠趕超,她是怎樣做到的?圓夢清華,她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寫在開頭2020年,會寧有兩個女孩考上清華,一個是三年前以全縣中考第三名的成績進入會寧一中的王佳筱,一個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佳維。 劉佳維,女,19歲,會寧楊集鎮東陽村人,父親忙時在家務農,閒時外出打工,母親在家操勞,維持著一家九口人的生活。2020年劉佳維會寧一中畢業,以高考成績663分,全省理科第148名,全縣理科第五名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環境和化學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她是會寧楊集鎮第一位女清華大學生,也是恢復高考43年來,會寧一中考入清華大學的51名學子之一。
  • 仁壽一中餘子勤老校長(2020年校正)
    仁壽一中老校長餘子勤見面側記(2011—09—16)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最後幹上這行,現在想來,歸因於我當了二十餘年學生,一直得到了老師們的特別照顧
  • 會寧縣誌記錄:會寧人物
    第三節 縣(團)級職務人物  白 楨(1928—2001) 定西縣石泉鄉人,中共黨員,1950年西北師範學院歷史系肄業。1951年參加工作,1953年調會寧,歷任會寧中學、劉寨中學教師、教導主任,會寧二中、一中副校長、校長,1984年、1987年當選縣第九屆、十屆人大代表。1986年後任縣九屆、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白銀市三屆人大代表。入選《甘肅教育名人錄》。
  • 會寧教育界一大批先進候選人:快來圍觀他們的事跡 ​
    1968年畢業於甘肅師範大學化學系,1968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任會寧三中副校長、會寧二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定西一中校長、定西行署教育處處長、定西地委宣傳部部長、定西縣委書記等職,1995年去世。從教期間,李蘭圖同志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校長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愛崗敬業,治校有方,教育管理和教學成績卓著,深受學生愛戴和家長歡迎,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 讀西雁傳媒發布會寧一中高考錄取光榮榜有感
    讀西雁傳媒發布會寧一中高考錄取光榮榜有感花牛紅會寧一中的這個驕人成績恐怕全中國都絕無僅有吧?!你西雁傳媒發布貼子的時候怎麼連最重要的新聞眼都抓不住?還有你會寧一中的教導處怎麼如此糊塗?隆重推出2020屆的這個光榮榜,無非就是為你們會寧一中做一次非比尋常的宣傳嘛!在公布這些錄取數據的時候,首先要指出本屆2020屆你們會寧一中高三共畢業了多少學生,如果僅畢業了一兩千學生,經高考提前批、一本院校就錄取了890人,那麼剩下的考生經二本和其他院校的錄取,會寧一中本屆高三畢業生幾乎是接近於百分之百的高考錄取率!這才能達到宣傳效果的衝擊力呀!
  • 讀西雁傳媒發布會寧一中 高考錄取光榮榜有感
    讀西雁傳媒發布會寧一中 高考錄取光榮榜有感 花牛紅 會寧一中的這個驕人成績恐怕全中國都絕無僅有吧還有你會寧一中的教導處怎麼如此糊塗?隆重推出2020屆的這個光榮榜,無非就是為你們會寧一中做一次非比尋常的宣傳嘛!在公布這些錄取數據的時候,首先要指出本屆2020屆你們會寧一中高三共畢業了多少學生,如果僅畢業了一兩千學生,經高考提前批、一本院校就錄取了890人,那麼剩下的考生經二本和其他院校的錄取,會寧一中本屆高三畢業生幾乎是接近於百分之百的高考錄取率!這才能達到宣傳效果的衝擊力呀!
  • 【人•會寧】我認識的孫志誠老師(作者:會寧張德強)
    孫老師和我記憶中一樣,還是那樣精神,「搶下山」帽子還在頭上戴著,他穿著簡單、樸素、工整,還是那樣平易近人,那樣和藹可親,他還是穿著鄉下人才穿的全部家當,布衣布鞋,布鞋還是以前的「老版本」——方口大布鞋。
  • 會寧:「輪椅女孩」陳巧玲
    三年前,會寧電視臺以《會寧版魏翔祥 新生陳巧玲致信一中校長獲學校特別待遇》為題報導了輪椅女孩陳巧玲的求學故事。時光如梭,轉眼三年過去了,陳巧玲帶著大家的關愛,也完成了高中學業,順利畢業。高中三年時間,對於身體健全的學生來說即便辛苦,但相比陳巧玲面對的種種困難,也都算不了什麼。這樣一個靠輪椅行走的堅強女孩,是怎樣克服困難堅持讀完高中的?又是什麼信念支持她不放棄不堪的人生之路?
  • 再聚首,情依舊
    (致辭內容見附件一)我們曾經的武威鐵路分局,已經不復存在,而曾經的分局局長劉柏盛,風採依舊不減當年,他代表家屬的講話情切切意濃濃,感人至深。(講話內容見附件二)這一刻我們說好:時光不老,我們不散」。不管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曾有過怎樣的風景和坎坷,都無法抹去那段永生難忘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感謝這份情緣,讓我們共同擁有那段不尋常的記憶,感謝生活,給我們留下了那段難忘的經歷。我們在河西走廊同甘苦,共患難得來的感情,結下的情緣,是最純最真的,是我們人生寶貴的財富。雖遇滄桑青歲苦,喜逢盛世晚年甜。如今,我們都老了,我們多數已退休回到上海,盡享人生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