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雁 傳 媒 報 2016年第88期總第726期
第一時間 完美空間 海量資訊 全景會寧《光明日報》的會寧一中情結
貟守勤(2016年3月28日)
一、「宏志班」惠及會寧一中
2002年3月20日,《光明日報》以《心繫困學子培養造就人才》為題,刊登了「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的消息,其中提到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從2002年起,在包括甘肅在內地2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實施,各確定兩所省級示範校,會寧一中是甘肅僅有的兩所示範校之一。
二、採訪會寧一中教師
2007年7月7日,記者李玉蘭在《光明日報》以《八月的鄉村不再為學費愁——甘肅會寧舉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諮詢會》為題,報導了會寧一中學宏志班班主任李成老師的採訪詞,李老師說:「這種面對面的諮詢方式最好了,同學和家長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回答。雖然不能回答所有同學的問題,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同學們知道了國家有貧困生資助政策,具體的操作過程和認定標準他就會主動找學校去了解,錄取通知書也會有相關的材料。」
三、「母校禮讚」開欄第一篇
2007年9月3日,《光明日報》第1版專欄「母校禮讚」開欄,首篇就刊登了會寧一中的文章——會寧一中贊,全文如下:
桃峰巍巍,祖厲湯湯。
東山腳下,學府堂堂。
回首往昔,母校初創。
篳路藍縷,先輩拓荒。
欣逢盛世,民安國昌。
興教育賢,又譜新章。
學子輻輳,若痴若狂。
人文日進,金榜大穰。
門迎朝曦,槐飄馨香。
松青柏翠,庭院新妝。
楹墨炳煥,高樓昂揚。
室含神韻,寓居潔敞。
書刊鄴架,館富珍藏。
表儀盈櫃,微機聯網。
晨吟暮讀,學苑絕唱。
夜聽天籟,疏窗燈光。
煙柳嫋嫋,書聲琅琅。
吮吸乳汁,蓄聚力量。
湛露滄滄,歌喉嘹亮。
唱落晨星,慨當以慷。
寒葉蹀蹀,賽場騰驤。
錘鍊體魄,豪情萬丈。
烈日炎炎,服膺暢想。
筆走龍蛇,乘風遠航。
唯我師長,肩負眾望。
砥礪英才,人梯甘當。
澡身浴德,表率是尚。
春蠶燭心,青絲鬢霜。
求真務實,發奮自強。
搜雅淹博,納海容江。
杏壇耕耘,其樂無疆。
惠我實多,愛心綿長。
激情是肥,悉心滋養。
執著為藥,去病療傷。
務規敦行,管孕希望。
勸學勵勤,嚴乃瓊漿。
三年呵護,嫩葉茁壯。
數載澆灌,秀木成行。
寸草春暉,深恩難償。
反哺永志,富家富邦。
母校莊嚴,熔鑄理想。
母校偉岸,樹棟擎梁。
春華秋實,滿眼琳琅。
桃李不言,遐邇慕仰。
願我師長,平順安康。
薪火傳承,大道共抗。
祝我母校,層樓更上。
憧憬未來,再創輝煌。
四、「宏志班」的故事
2007年9月11日,記者陳宗立 通訊員羅斌在《光明日報》第2版以《宏圖報黨恩志遠為國強——甘肅會寧一中「宏志班」紀實》為題,報導了會寧一中及其「宏志班」的故事。
五、「圓夢班」的故事
今天(2016年3月28日),通訊員劉曉倩 記者宋喜群又在《光明日報》第6版以《江蘇中遠基金會助會寧學子圓夢》為題,報導了江蘇中遠助學幫老基金會主要發起人徐中遠帶領來自北大、清華、人大等學校的六名志願者來到會寧一中對「圓夢班」孩子進行輔導的消息。
按語:
2013年10月9日,江蘇中遠助學幫老基金會向會寧一中捐贈120萬元,設立新華聚財「圓夢班」,資助6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
此次款項將分三年支付,其中60萬元用於資助「圓夢班」60名學生,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000元,主要用於解決學生在高中就讀期間的學習、生活基本費用,另外60萬元則用於獎勵「圓夢班」科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