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輪椅女孩」陳巧玲

2020-08-12 中國甘肅網

三年前,會寧電視臺以《會寧版魏翔祥 新生陳巧玲致信一中校長獲學校特別待遇》為題報導了輪椅女孩陳巧玲的求學故事。時光如梭,轉眼三年過去了,陳巧玲帶著大家的關愛,也完成了高中學業,順利畢業。高中三年時間,對於身體健全的學生來說即便辛苦,但相比陳巧玲面對的種種困難,也都算不了什麼。這樣一個靠輪椅行走的堅強女孩,是怎樣克服困難堅持讀完高中的?又是什麼信念支持她不放棄不堪的人生之路?她今年高考考的怎樣?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記者又探訪到了陳巧玲。

噩夢突至 康復中探尋希望

她出生於會寧縣頭寨鎮,曾是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孩童,和別的孩子一樣背著書包上學,不用父母往學校送,就自覺去上學的乖乖女。她對父母而言,可謂是懂事省心。可是一場噩夢打破了所有的美好。剛上初中沒幾天,被診斷出患有脊髓血管瘤,動了手術後,被殘忍的告知:以後失去行動能力,坐在輪椅上生活。這對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幾乎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是爸爸媽媽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愛,使她重新活過來。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做了幾年康復治療,便決心來到會寧縣枝陽初級中學繼續讀書學習。當時的枝陽中學校長白建雄在看過一沓鮮紅的榮譽證書,聽了陳巧林父母的訴說之後,特別震驚,深深為這個孩子的不幸遭遇所感嘆,更為她身殘志堅的精神所折服。他當即破例讓這個來自鄉下不幸又爭氣的女孩到校就讀,並為她提供必要的幫助。三年的初中生活,老師同學盡力幫助她,陳巧玲也拼全力一邊康復(其實每天也只上半天學,半天在康復中心康復治療),一邊學習,最終仍然以688分的成績於2017年考入會寧一中。各界關愛 槐園裡追逐夢想

正如冰心在贈葛洛的一首詩中說:「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2017年的8月26日,陳巧玲在爸爸媽媽的陪護下來到學校門口,受到時任會寧一中副校長、高一年級主任楊澤華等領導的迎接。學校專門安排教師單身公寓一間,為其母女免費提供住宿。張貴榮校長、雷玉芳書記等學校領導多次去宿舍看望,體現出一所省級示範高中的辦學理念及人文關懷。

進入高中後,面臨很多難以想像的困難。首先,在初中時只上半天學,而在高中課程較多且內容較難,不得不全天上學,這對她的體力是極大的考驗。其次,高中的時間比較緊張,拄著雙拐上下樓梯的速度又很慢,最重要的是飲食問題,形成定點上廁所的習慣,學校特意安排離廁所最近的教室,班主任徐斌老師也特意照顧,把班裡最好的二三排位置調給巧玲,安排同學輪流照顧。但對她來說上趟廁所還是很費時費勁,為了不麻煩別的同學,陳巧玲儘量每天堅持少喝水,盡最大可能控制自己上廁所的次數。由於行動不便,晚飯她讓母親送到教室吃,高三期間,她在教室裡從下午到晚自習下,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班主任徐老師是最關心他的老師之一,高三期間,備考壓力特別大,每天學習任務繁重,巧玲逐漸有些吃不消,情緒低落,徐老師經常在晚飯期間和巧玲溝通談心,幫助她解除思想負擔,輕裝前進。同學幾乎人人都幫助過她,從上樓到上廁所,送飯都悉心照顧,巧玲說沒有老師同學的幫助,她根本無法堅持下去,她特別提到經常幫她的幾位同學的名字:張敏、張婷、張幻博和張文佳,她從心底裡感激他們。三年來,輪椅成了她行動時的唯一支撐。爸爸媽媽、同學朋友每天推著她在宿舍和教室之間艱難的行走。風裡來雨裡去,不知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淚。

雖備受坎坷,經歷了治療的疼痛,求學的艱辛,即使這樣,貼滿獎狀的牆依然見證著她的學習成果。

在媒體的報導下,她身殘志堅的事跡被大家知曉,她的學習與生活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和幫助,也為她撐起了希望的天空。也許上帝給你關了一扇窗的時候,真的會給你打開一扇門,她沒有完美的身體,行動不便也很無助,但是她有一顆無比強大的內心,樂觀向上的性格和一股拼搏的精氣神。她的高中生活很艱辛,然而她的學習過程很快樂,作業如同印刷版整齊讓人眼前一亮,筆記邏輯詳細清晰,桌面乾淨整潔,團結同學,與同學們相處關係融洽。在她的帶動下,12班同學學習更加刻苦,形成你追我趕,良好的學習氛圍。她是會寧一中學子的榜樣,也是會寧學子的榜樣。

生命歷練 感恩中繼續前行

三年高中生活,有太多的艱辛,也有太多的感動和快樂。在這三年裡,每當彷徨無助時,她就會聽女排之歌《生命之河》,一直以來,是鏗鏘不屈的女排精神,鼓舞她不斷前行。每當她想放棄時,就會想起爸爸媽媽那無私的愛,默默的付出,帶給她力量,讓她繼續堅持。她也會想起這一路走來學校、師長同學、媒體和社會給予她無私的關愛和幫助,給了她奮鬥拼搏的勇氣和動力。三年來,儘管充滿了常人無法體會的艱辛,但她始終相信命運是握在自己手裡的,對於她而言,唯有不斷奮力向前,生活才有希望。今年高考她雖然沒有取得自己理想中的成績,但472分已然是她拼盡全力的最好結果。在填報志願時,她第一志願填了西北師大心理學專業,她希望能成為一名心理諮詢老師,有一天她能用自己的所學所歷幫助更多的孩子打開心門,讓他們看到明天的希望。我們祝願這個堅強的輪椅女孩能被自己心儀的大學錄取,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通訊員 王鵬圖 圖/文

相關焦點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寫在開頭2020年,會寧有兩個女孩考上清華,一個是三年前以全縣中考第三名的成績進入會寧一中的王佳筱,一個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佳維。比起一直名列前茅,中考全縣第三高考依然全縣第三名的王佳筱,來自於農村貧寒家庭的劉佳維,從中考全縣44名的成績到高考全縣第5名,能夠趕超,她是怎樣做到的?圓夢清華,她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寫在開頭2020年,會寧有兩個女孩考上清華,一個是三年前以全縣中考第三名的成績進入會寧一中的王佳筱,一個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佳維。 劉佳維,女,19歲,會寧楊集鎮東陽村人,父親忙時在家務農,閒時外出打工,母親在家操勞,維持著一家九口人的生活。2020年劉佳維會寧一中畢業,以高考成績663分,全省理科第148名,全縣理科第五名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環境和化學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她是會寧楊集鎮第一位女清華大學生,也是恢復高考43年來,會寧一中考入清華大學的51名學子之一。
  • 陳巧玲:從一無所知到緊緊關聯 為食品安全做點事
    2011年,陳巧玲考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讀MBA,「當時就是為了賺大錢。」一次邂逅令她徹底改變。2012年,清華大學101年校慶,陳巧玲與經管學院院友陳洪榕相識。陳洪榕對陳巧玲來清華的初衷嗤之以鼻:「作為清華的學生,怎麼能只想著買車買房?應該努力做一些回報社會的事情。」  陳洪榕的話令陳巧玲感到羞愧,她與陳洪榕交流有關「社會責任」的話題,最終聊到了「食品安全」。
  • 會寧女孩劉洋洋近況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會寧雲聯】投稿
  • 青大「輪椅女孩」來報到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9月12日,青島大學浮山校區泓園11號宿舍樓,來自煙臺的「輪椅女孩 16年前,不到4歲的鄒怡芳突患急性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從此就與輪椅相伴。但媽媽姜玉榮並沒有放棄讓女兒像正常孩子一樣讀書的想法,從小學到高中,姜玉榮每天早中晚背著鄒怡芳上下學,堅持了整整12年,一直把鄒怡芳背進了大學校門。在今年的高考中,鄒怡芳以577分的成績考入了青島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 我的家鄉:會寧人說會寧
    會寧縣城分割成比較規範的幾大塊。每條街道中間都是四車道的馬路,街道兩旁都是高低不等的大樓,靠近馬路的是3米寬的人行道,人行道與大樓大約有10米來寬。在人行道的兩旁各有一排槐樹,早已經枝繁葉茂,樹冠相連。
  • 離開象牙塔後,「輪椅女孩」的中關村創業夢
    這條全長220米的大街承載了無數創業者的夢想,也包括這個輪椅女孩的…… 全文2265字,閱讀約需4分鐘 攝影並文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編輯 陳婉婷 校對 盧茜 十幾年前,從陝西來北京求醫求學的「輪椅女孩」王芮感動了許多人。
  • 會寧縣誌記錄:會寧人物
    會寧簡師畢業,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會寧縣公安局股長、代理副局長、副局長、局長,中共會寧縣委副書記,甘肅省引洮工程會寧工區黨委書記,引洮工程局機械大隊黨委書記。1961年9月復任會寧縣委副書記。1965年10月調離會寧,先後任定西地區農科所所長,地區行政幹校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中共靖遠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主任。
  • 烏海輪椅女孩勵志故事感動全城!
    幾天前,我們報導了輪椅上的烏海女孩王奕舒以頑強的毅力、付出常人幾倍的艱辛,在今年高考考出602分好成績的勵志故事,
  • 會寧故事傳四方
    由會寧縣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主辦,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承辦的「講述會寧故事、感受多元文化」展覽自開展以來,展覽活動已在紅軍長徵勝利景園、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寧縣武警中隊、會寧縣消防大隊、漢岔鎮王馬山村、會師鎮鐘鼓樓社區、廣場社區等地舉行,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每到一處,大家聆聽講解員對會寧故事的精彩解說,感受會寧多元文化的魅力。
  • 【人•會寧】我認識的孫志誠老師(作者:會寧張德強)
    記得我是1987年左右認識孫志城老師的,那時孫老師已經是甘肅會寧文化館館長,甘肅鄉土作家。我當時在會寧一所高中讀書,孫老師曾多次組織甘肅省作家來會寧舉辦文學講座,我有幸旁聽,由於熱愛文學,慢慢就認識孫老師了,也通過聽文學講座認識了當時《飛天》主編李雲鵬等許多甘肅籍作家,至今還保留有他們給我的親筆籤名。
  • 離開公主樓後,「輪椅女孩」的中關村創業夢
    十幾年前,從陝西來北京求醫求學的「輪椅女孩」王芮感動了許多人。身患脊髓肌萎縮和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的王芮在輾轉多所學校完成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後,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於2009年以567分的成績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校方的幫助下,王芮和母親,以及同樣患病癱瘓的姐姐一同住進了農大公主樓。
  • 5年,這位輪椅北漂女孩來了一場有預謀的冒險
    《故事背包第1集:輪椅北漂女孩-潘美好》每天早上,她駕駛著電動輪椅來到康復醫院,為其他輪椅使用者普及科學的康復理念,同時也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工作。走在路上,美好時不時會聽到一些議論,諸如「這麼好看的姑娘怎麼就坐輪椅了呢」。但在她眼中,輪椅就是她的「小車車」,跟別人的汽車、共享單車沒什麼區別。她從不覺得自己殘缺。「輪椅不代表什麼,它只是我行走的方式之一,或者說是我生活的方式之一。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以及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 會寧最新人事任免
    (主持工作);魏成章同志任會寧四中校長;童  毅同志任會寧五中校長;牛克敏同志任會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常務副校長(主持教育新城校區工作);令海傑同志任會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教育新城校區);殷豔萍同志任會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就業指導和生產實習管理處主任(教育新城校區);李啟洲同志任思源實驗學校副校長;苟克勇同志任思源實驗學校副校長;王孝虎同志任太平中學校長
  • 青島大學同時「錄取」輪椅女孩母女倆
    9月12日下午,青島大學2020年喜迎新生現場來了一位特殊的女生「輪椅女孩」——鄒怡芳。 據了解,4歲那年,鄒怡芳突患急性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從此與輪椅相伴。5歲時,在看病途中,父親因車禍猝然離世,突如其來的橫禍猶如晴天霹靂,讓這個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對疾病的折磨、生活的磨難,媽媽姜玉榮強忍住內心的痛苦和生活的壓力,背起女兒,做她的雙腿,帶她治病,陪她求學。
  • 我為上學曾「撒謊」:輪椅女孩王芮的坎坷求學路
    是什麼樣的逼迫讓一位年過不惑的母親決定帶著兩個癱瘓女兒走出大山;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一個殘疾女孩衝破重重阻力考上重點大學,創造了奇蹟;是什麼樣的經歷使備受煎熬的心靈仍舊充滿感恩?為了尋找更好的醫療條件和學校,媽媽帶著她和同樣癱瘓的姐姐從陝西老家來到北京。18歲的王芮以567分的成績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這個從3歲起就半身癱瘓,由媽媽從陝西老家一路背到北京求醫求學的女孩,創造了奇蹟,成為了農大百年歷史上第一個坐輪椅的學生。  在農村的時候,很多時候有人覺得,這樣一個殘缺的孩子,讓她讀書有什麼用啊?
  • 媒體這樣評價會寧一中校長張貴榮
    作為會寧一中校長,他力推特色辦學,注重人文關懷,推行精細管理,創辦學生社團,嘗試體藝走班,組建校內督導,開展校園三節,首提「兩假三低」,「馬上辦」蔚然成風。近年來,會寧一中在繼承優良傳統中得到了長足發展,二本上線率接連突破65%和70%兩個關口。會寧一中校長     張貴榮各位辛勤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 輪椅女孩的逆襲,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很多秘密武器的廚房
    輪椅女孩嚴楚碧曾赴法國留學,回到香港之後,前途原本無可限量,但是因為一場交通意外,讓她從此以輪椅代步,然而身體的障礙沒有讓她放棄自立生活,朋友幫助她打造一間無障礙廚房,讓跌到谷底的她,還能享受自己的小小飲食天地。
  • 甘肅會寧:紅軍長徵的匯合點
    國家旅遊地理甘肅會寧8月8日訊(通訊員 沈安娜 )會寧,是全國叫得響噹噹的一個小縣城的名字。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作為中國革命轉折點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和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於 1936年10月在會寧勝利大會師;二是全國聞名的「狀元縣」和全國「博士之鄉」。會寧是歷史文化古城。
  • 會寧胡麻油:「植物油之王」
    芳香馥鬱 餘味綿長一滴滴晶瑩剔透的珍珠裹挾著最迷人的氣息撩動著人們的味蕾這是一種神奇的種子富含亞麻酸和木酚素可以補腦抗癌健康新時代 油我更精彩隴中腹地 一方神奇土地北緯35°24′至36°26′東經104°29′至105°31′標註會寧獨特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