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會寧人說會寧

2020-12-17 星火作文

會寧縣城分割成比較規範的幾大塊。每條街道中間都是四車道的馬路,街道兩旁都是高低不等的大樓,靠近馬路的是3米寬的人行道,人行道與大樓大約有10米來寬。

在人行道的兩旁各有一排槐樹,早已經枝繁葉茂,樹冠相連。夏天,遮擋強烈陽光,灑下一片綠蔭;冬天,大雪覆蓋樹頭,連同周圍的馬路、樓房,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平常的會寧街道,人行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馬路上,一輛接一輛的公交車,連續不斷,從早上6點一直通到晚上10點。不要說縣城,就是市級城市,這麼頻繁這麼長時間的公交車也是少有的,這就是會寧縣的特色,公交車早晚要接送上學的孩子。

在會寧縣城的兩橫街道靠西面的街道西側,矗立著雄偉莊嚴的會師紀念塔,會師紀念塔三塔合抱,第11層封頂,三塔合為一塔,象徵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這是1986年,會寧為紀念紅軍長徵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50周年而修建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的塔名。白底紅字,鑲嵌在塔的中央,分外耀眼。在會寧縣城三綜街道的中間綜道南側,有一座高大氣派的建築,那是會寧縣電影院,在當時絕對是全省縣級電影院中的佼佼者,據說,建成之初,引得方圓幾十裡的人都來參觀,曾一度被認為是縣級建築史上的奇蹟。雖然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看起來略顯得有點土氣,但仍不減當年風採。

每年的6月19日,是會寧縣城所在的桃花山廟會日,這是會寧縣城最熱鬧的時候。廟會的前一周就有好多人在做準備。這一周,整個縣城的街道都擠得水洩不通,真可謂人山人海。每個飯館,每個賓館,都住滿了參加廟會的人,極大地促進了會寧縣城的經濟發展。

每逢上學和放學,是會寧縣城街道上最熱鬧的時候。學生和接送學生的家長,在各個學校門口排成了長隊,一時間,學校門口的馬路上車輛堵塞,等學生過去後,才可以通行。

會寧的街道是寬闊的街道,會寧的街道是傳奇的街道,會寧的街道是令人神往的街道。

相關焦點

  • 【人•會寧】我認識的孫志誠老師(作者:會寧張德強)
    鄉謬孫老師不但是甘肅會寧鄉土作家,甘肅作家協會理事,原會寧文化館館長,而且在會寧文化屆是名人,據我所知,他還是甘肅作協會員,1944年生,甘肅會寧人。自從和孫老師認識後,在交往中,他對我有著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那年我高中畢業後回農村去教書,當時的農村還沒有通電,更沒有電視。我在村小學教書一段時間後發現農村農民缺少精神食糧,看書讀報很困難。在學校的孩子很少有課外讀物看。於是我就去找了當時在會寧文化局的牛慶國局長。(牛慶國,中國作協會員,甘肅會寧人。甘肅日報社主任編輯。1988年開始發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會寧籍大學教授:最想對家鄉學子說的話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國鈞《搶佔制高點,無會不成學——和甘肅會寧籍人士共勉》一文中《最想對家鄉學生說的話》,鼓舞勉勵之深情,指導建議之要義,很值得會寧學生和家長一讀,摘錄如下,希望對正在備戰高考的會寧學子有所啟迪和幫助。
  • 會寧發現霖山古泉!即將造福一方百姓……
    會師門提起會寧,不管是關注會寧的人,還是我們會寧人自己都會對這個地方有幾個深刻印象:會寧是紅色革命老區,三軍勝利會師共和國從這裡走來;會寧是西北教育名縣,知名全國的高考狀元縣;會寧是趙忠祥解說的紀實片《脊梁》中所說的乾旱少雨的缺水縣。
  • 會寧縣誌記錄:會寧人物
    竇獻琛(1929—2001) 回族,新添堡回族鄉回河村人,中共黨員。會寧簡師畢業,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會寧縣公安局股長、代理副局長、副局長、局長,中共會寧縣委副書記,甘肅省引洮工程會寧工區黨委書記,引洮工程局機械大隊黨委書記。1961年9月復任會寧縣委副書記。
  • 走向全國的會寧教師,光榮榜
    1951年從事教育工作,終生致力於家鄉教育事業,積極籌建劉岔、金灣、臺子、漢岔等學校,並長期擔任學校校長。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會寧教育系統農村教師。1954年被評為會寧縣優秀教師,1957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教師。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十分重視學校的體育工作,1977年9月光榮出席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為第一個出席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的農村學校校長。
  • 大墩梁:如此在我的故鄉會寧挺立
    大墩梁:如此在我的故鄉會寧挺立紫荊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為了保證紅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順利會師,羅南輝副軍長率部在華家嶺一帶擔任後衛狙擊任務。當部隊行至會寧中川大墩梁時,與國民黨毛炳文部發生激烈戰鬥,887名將士喋血陣地,羅南輝也壯烈犧牲。
  • 甘肅會寧:紅軍長徵的匯合點
    沿著312國道車行至六盤山腳下就到了會寧縣城,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從而結束了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會師為什麼會選擇在會寧呢?據說背後還有一段故事。1936年中共中央在陝北討論三軍會合地點,毛主席說,紅軍三大主力會合地點一定要慎重考慮,要選擇一個好地方。當時周恩來說,會寧是隴東重鎮和交通樞紐,建議在會寧會師。
  • 會寧故事傳四方
    由會寧縣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主辦,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承辦的「講述會寧故事、感受多元文化」展覽自開展以來,展覽活動已在紅軍長徵勝利景園、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會寧縣武警中隊、會寧縣消防大隊、漢岔鎮王馬山村、會師鎮鐘鼓樓社區、廣場社區等地舉行,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每到一處,大家聆聽講解員對會寧故事的精彩解說,感受會寧多元文化的魅力。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寫在開頭2020年,會寧有兩個女孩考上清華,一個是三年前以全縣中考第三名的成績進入會寧一中的王佳筱,一個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佳維。比起一直名列前茅,中考全縣第三高考依然全縣第三名的王佳筱,來自於農村貧寒家庭的劉佳維,從中考全縣44名的成績到高考全縣第5名,能夠趕超,她是怎樣做到的?圓夢清華,她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 會寧胡麻油:「植物油之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芳香馥鬱 餘味綿長一滴滴晶瑩剔透的珍珠裹挾著最迷人的氣息撩動著人們的味蕾這是一種神奇的種子富含亞麻酸和木酚素可以補腦抗癌健康新時代 油我更精彩隴中腹地 一方神奇土地北緯35°24′至36°26′東經104°29′至105°31′標註會寧獨特的坐標地處兩大高原交界地帶氣溫適宜 日照充足獨到的生長環境孕育了會寧胡麻油優良品質使之成為油中精品和液體黃金胡麻花開藍盈盈花香飄逸滿山窪
  • 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會寧女孩,最想說的話
    圓夢清華,她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劉佳維,女,19歲,會寧楊集鎮東陽村人,父親忙時在家務農,閒時外出打工,母親在家操勞,維持著一家九口人的生活。2020年劉佳維會寧一中畢業,以高考成績663分,全省理科第148名,全縣理科第五名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環境和化學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她是會寧楊集鎮第一位女清華大學生,也是恢復高考43年來,會寧一中考入清華大學的51名學子之一。
  • 會寧:「狀元縣」的別樣「畫卷」
    李定國說。就這樣,中川鎮中心小學將送教變成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通過送教,帶給殘疾孩子的不僅僅是看似簡單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給家庭送去了關愛和溫暖。近年來,會寧縣教育局組織「千名教師進萬家」入戶大走訪活動。
  • 會寧三四五中高考喜報
    會寧三中高考喜報會寧三中地處農村,大多同學家庭靠天吃飯,經濟困難,尤其今年疫情影響下高考備考的特殊時期,學校組織利用微信群、釘釘群,開展網上授課;對部分沒有無線網絡的同學,想方設法,通過郵寄資料等開展學習。班主任、科任教師不忘使命,在精心輔導的同時,注意安撫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和學生家長的焦慮情緒,老師悉心指導,學生安心備考。
  • 甘肅會寧為什麼被稱為高考「狀元」縣?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那麼你知道甘肅會寧為什麼被稱為高考「狀元」縣?這裡曾經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方。毛澤東主席曾說:「好地名啊!紅軍會師,中國安寧。''高考制度恢復後,會寧教育持續發展,成為有名的狀元縣,西北教育明顯縣。會寧學生的學習精神成就了會寧教育。2.家長苦供。貧困的生活和艱苦的環境,使得所有的會寧人都產生了窮則思變的原始渴望,因為家長們窮怕了,苦怕了,不願孩子們重走自己的路,他們把這種希冀完全寄托在了子女求學的路上。於是儘管收入再低,但他們還是默默承受著大學收費較高 的壓力。讓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各地。
  • 馬克選:把會寧民歌唱進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從陸陸續續摘抄到系統性地整理,我花了十多年時間。2014年《會寧民歌》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古韻新聲祖厲情』會寧民歌專場錄製演出在甘肅省文理學院舉行,至此會寧民歌登上了舞臺。」談起會寧民歌,馬克選滔滔不絕。
  • 馬克選:把會寧民歌唱進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會寧民歌的搜集和整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其過程也是十分艱難的。從陸陸續續摘抄到系統性地整理,我花了十多年時間。2014年《會寧民歌》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古韻新聲祖厲情』會寧民歌專場錄製演出在甘肅省文理學院舉行,至此會寧民歌登上了舞臺。」談起會寧民歌,馬克選滔滔不絕。會寧民歌是會寧人民在生產生活中運用會寧方言,通過口傳心授,並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不斷加工完善而逐漸形成的民間音樂,是會寧人民充滿才情與智慧的藝術創造,是兼具民俗、文學和音樂價值的民間藝術瑰寶。
  • 大美會寧:油菜花香大墩梁
    4月29日,以「大美會寧、花好大墩」為主題的第三屆甘肅·會寧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在會寧縣中川鎮大墩村新窯組隆重開幕,社會各界1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建科宣布旅遊節開幕。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李雲飛出席並講話。
  • 會寧街道的喝茶人
    後面的這個美譽是我個人給賦得的,我不會喝茶,因而對茶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資格來談論的。常常能看到的卻是鄉下的一些農民的茶,大概還得從我最熟悉的「罐罐茶」說起吧。哦!心沏一杯,韻溢山中;悠悠物語,靈芽情濃。記得岔外有一農家的小屋子裡掛著一副「趣言能適意,茶品可清心」的迴文聯,順讀倒讀都有不同的的新意,我甚是喜歡,每次去他家中,都要觀摩一下那幅書法。
  • 媒體這樣評價會寧一中校長張貴榮
    在一次以「我最敬重的人」為主題的全校大型演講比賽中,有一位學生說:「我是一個不幸的孩子,父親在我十歲那年不幸早逝,母親改嫁,我不得不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家庭的變故、生活的困窘讓我逐漸變得自卑、叛逆,時不時還和其他學生發生較嚴重的衝突。進入一中求學的那年,是您走進了我的世界,並用博大的愛包容了我的叛逆,修補了我支離破碎的心。」
  • 會寧希望之光:直擊西北高考狀元縣會寧2018年高考
    會寧希望之光:直擊西北高考狀元縣會寧2018年高考常琦彪挑燈夜戰,伏案苦讀,書山題海,十年寒窗,西北高考狀元縣莘莘學子們6月7日走進高考考場,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2018年,會寧縣報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考生共9516人,其中:普通高中學生8410人,職業高中學生1106人。參加全國統考的考生為7752人,其中:文史類1505人,理工類6247人,藝術類218人,體育類139人,應屆考生4957人,往屆考生27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