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雁 傳 媒 報 2019年第271期總第2020期
聯繫電話13893077118投稿QQ645076597 從2019年10月10日開始,至25日,我用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4萬字的《甘肅革命精神譜系研究·會寧教育精神》撰稿工作,擱筆之時,將幾段文字摘錄出來,擬與有志者共勉。誤入黌門,我走過了40年曆程!除了入職後第一個月是教師,此後便一直居於領導崗位,小到村學校長,大到中學校長!路走過來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卻留下了我的魂魄!回想起與我的同事不懈奮鬥的日日夜夜,回想起我的那些可愛可敬的同事,特別他們日日夜夜為學生們操勞的身影,總是令我夜不能寐,浮想聯翩,總是覺著和他們在一起,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其實我已經離開摯愛的崗位七年了!我雖然老了,已經不能再一次進入曾經戰鬥過的那個前沿陣地了,但我還是始終不能放下我對教育的摯愛。隔著萬水千山,每聞那塊地兒上有事,我便用筆記錄下來,並不是為了流傳後世,也不是為了寫給某些人作為笑料或者把柄,而是一種自我安慰。「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四十年的事實理不清、抹不去,即便沒有人理睬,甚至於引來非議,我都要寫,我要把一生的愛訴諸筆端,讓愛在筆端不停地流淌!不讓一丁點兒蛛絲馬跡漏掉。但願心底得安寧,不求鴻雁可傳書!會寧,地方以教育而聞名天下,百姓視教育為至尊至重,近兩千年來生生不息、綿延賡續。今日又見思源學校誕生,泮水踵濟,學廈聯芳。祖厲長河,芹藻被澤而春鬧;絲綢古道,英才進階而形立。一縣之重,首為教育;一家之重,首為進學,一人之重,首為成才。斯言至矣,當懷遠兮!2017年6月13日,會寧二中遷入新址,我寫下了:紫微北照,旭景東臨;雲銷雨霽,彩炫區明。二中新址舉行第一次升旗儀式,師生列陣,嘉賓雲集;勝友恭逢,少長鹹聚。陽光明媚,禮序莊嚴;時刻如鏤,指針若固;木鐸新矗,金聲肇起;千秋功業,萬人企仰!2017年6月26日,枝陽中學遷入新址,我寫下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賢明霧趨,俊採星馳;紅旗招展,群情鼎沸;千裡木鐸,琅琅其聲!萬仞宮牆,巍巍其雄!國旗神聖兮,冉冉而升!國歌莊嚴兮,蕩蕩而環!桂殿蘭宮兮,心如盟誓;任重道遠兮,志若鴻鵠!新的一步將從這裡鄭重邁出,新的一天將在此時榮耀開起,新的一曲將從今日錚錚唱響。放眼人潮,目光如炬兮,情牽城鄉眾望;反思心海,懷宇如盼兮,事及千秋基業!會寧教育的又一個盛典,少長鹹集,盛況空前。暑夏時節,九天適佑;庠序遷移,萬眾舉目。杏壇盛事,云云踵繼;人才之生,浡然興焉!探東關小學之源,思教書育人之道,以聯而雲之曰:枝陽書院肇啟兩百年,衍成文脈勝地,根深蒂固;東關小學傳承五十載,鑄就勵志高峰,葉茂枝繁。2018年5月13日,縣第五幼兒園落成,我寫下了:植我桃李,修我宮牆。堂斯廡斯,煥然孔彰。一塊熱土,教育鍾繼;一方聖地,庠序如虹;眾望所冀,天下歸心;「五幼」肇起,教育沛然矣!文昌小學,其肇也,光環自帶;其畢也,朗鑑自明。學校煌煌然坐落於祖厲河畔,既有「祖厲秋風」之聲,又有「漢唐盛世」之韻;山立正於後,水環繞於前,路自伸於北,橋列架於南;屋宇如棟,黌門如矗,宮牆萬仞,基業千秋,可睹可嘆可期者是也!2019年6月10日,西雁職業學校創建,我寫下了:校襲庠序,學延稷宮,祖厲河邊,金聲木鐸再起;鳳凰山下,廖廓風光無窮!從來會邑重化育,而今古州更崇文!款款來兮!漣漪漾漾:熠熠出兮!無限風光;烈烈傳兮!指日當強!2019年8月25日,紅軍小學和縣七幼創建,我寫下了:北城巍峨,未幾屹立;百姓福祉,空前盛讚!會寧,以紅色為基調,會師中學、紅軍小學,奠定了永久思想。會寧,以教育為基業,新建二中、年增一幼,刷新了百載黌門。先生焚膏繼晷,學子鑿壁借光;政府籌宏圖、建勳功,百姓滋芝蘭、樹蕙澤。木鐸金聲,扶恩師於樓下;桃芳李菲,持千秋於掌上。2019年9月2日,紅軍小學和七幼舉行第一次升旗儀式,我寫下了:適逢祖國七十周年大慶,會寧教育波流聖澤,翠護芝園;廣遵誨育,勁博學瀾;仰宗山鬥,俯匯溪川。作為以紅色命名的學校,紅軍小學力學如耕,力求如渴,力修如煉,力勤如磨,力進如新,力勝如取。作為第35個教師節禮物,邑縣師生師弓師羿,師善師賢;聚學問道,極本窮源;蕙樹百畝,蘭滋九畹。十大項目,投資數億,一方教育,如日中天!2019年9月25日,會寧二中建校五十周年慶典,我又寫下了:斯地不平凡,山川形勝,人物鼎沛:振學風、名師妙構,傳家弦、鄉民皆追。多少學子金榜題名,多少家庭子貴父榮。一枝獨秀、雙雄並舉、三元連中、五子登科……,遍及城鄉每一個角落。林則徐曰:「自涇州以來,皆無其比。」今日之二中,門起要塞之雄,擷精粹於機軸;手握鎖鑰之靈,操勝券於股掌;塾染紅色之暈,化底蘊於文庠;址擇鍾靈之區,樹芝蘭于田園。人文暢達,借祖國之九佑;璧水擢秀,立盛名於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