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1)

2020-09-09 燕趙新報


王世傑老師故事

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

在眾多傑出人物辭世的2020年,一位塞北師範老校長的去世或許很難引起大眾的關注。但如果認識到柴溝堡師範在河北乃至全國師範學校中教書育人的特別之處,以及這種特別之處與老校長王世傑的關係時,我們就會對王校長充滿敬意。

2020年8月28日早晨,78級柴師同學群裡時光(時桂山)發帖:王世傑老師昨天走了,恩師一路走好!這個消息令我感到突然,立即向老師們核實,得到肯定後,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王世傑老師的文章,從何寫起?直到現在才動筆,那就講我知道的幾個故事……


全能的總務處長

他提出學生要全面發展

1978年秋天,我們考入張家口地區柴溝堡師範學校,步入塞外小城東南部校園,在幽深的校園裡,經常會看到一個高高個子的中青年,他黑中透紅的臉,身材矯健,行走快捷如燕,陽光健康,在體音美班教室那邊看到他在給美術班上課,繪畫惟妙惟肖,在一進大門西邊的總務處他拉二胡、琴聲悠揚,在小操場單雙槓上,他動作身輕如燕,令人眼花繚亂……他是誰?是教師為何在總務處上班?是學校後勤職工,為什麼又在體音美組上課?他的身份挺特殊,對新入學的我們一直是一個謎?

直到有一天課外活動,我到小操場練習雙槓,坐在雙槓上發抖,無法動作。這個老師從總務處出來,看到我的囧相,將我扶下雙槓,親自上槓演習,講解動作要領,然後扶我上槓,說不要怕,抓住槓,支撐、翻跟頭、起立、擺腿、翻越跳下。老師手把手教,經過幾次練習,我基本掌握雙槓動作,能夠自如翻騰雙槓……

老師說:好了,你已經掌握了。我這才問老師:你是?

我叫王世傑,在總務處工作,是學校體音美組的,兼任美術班主任,有事可以找我。你們演出的小聯唱《友誼地久天長》《哎吆媽媽》很好啊!你叫秀靈,來自桑乾河右岸,與美術班王耀成是老鄉。老師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與王世傑老師接觸,他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從此以後,只要在操場上鍛鍊,王世傑老師在場,遇到問題立即找王老師,他總是熱情幫忙,那時我感到:柴溝堡師範就是厲害,一個後勤老師,都體育、音樂、美術、書法樣樣精通,令我對這所學校充滿神往。

王老師及柴師領導教師團隊一致認為:「辦學一定要把辦學思想搞端正,重點師範學校就重在全面質量上」;「以教學為中心,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是學校工作的一條根本規律」;「對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不能動搖,不能含糊」。

我認為,王世傑老師是真正把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去的,這也是他留給師範學校的寶貴遺產。


撥亂反正 給「反動學生」平反


王世傑於1983年始任師範學校校長。他接手的師範學校,和全中國大多數學校一樣,剛剛經歷了十年的動蕩,百廢待舉。如何儘快恢復教學秩序是他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其中的關鍵則是對那些在「文革」中被「審查」、被「處理」的人員進行平反,解放生產力。


1980年夏天,師範即將畢業,在校園遇到了王世傑老師,他說,今年的分配方針是三個面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一線、面向邊疆。你的意向如何?回到縣鄉鍛鍊兩年,準備繼續升學。王老師鼓勵我的方向:乘年齡小,學習好,考大學有希望。7月28日,我們乘著東去的列車,揮手向師範老師告別。

1983年暑假,我借調到文教局人事科工作,在舜都公社中學的老同事、民辦代課教師張春雨找來,諮詢柴師校長情況?他要去學校申請平反。我說,王世傑老師剛出任校長,這個老師很熱情大方,會大力幫忙的。

這位張春雨校友,因文革運動中說了真話,打成反動學生,被開除學籍下放回家。

1983年冬天,王世傑校長剛上任不久,有一天,從外地來了一個農民著裝的中年人,王世傑問他有什麼事?他說他是來申冤的。王校長放下手中的筆,聽他「申冤」。

他說自己叫張春雨,他原是柴溝堡師範的學生,1968年畢業分配前夕,讓他們發言,給社會提意見,他提出:工人階級雖然是領導階級,但他們沒有文化,為什麼讓工宣隊來管理學校?外行來領導內行,只能將學校搞亂。應該取消工人、貧下中農大老粗管理學校。

這件事不知道怎麼讓造反派知道了,說這個學生散布對社會不滿的言論,因此他被打成了「反動學生」,開除了他的學籍,畢業分配工作自然也就泡湯了。聽了他的申訴,王世傑校長對他的遭遇也很同情。

但按照當時落實政策的規定,這個人不屬於落實政策的對象。因為當時落實政策的重點是為「右派」改正和文革中的冤案平反,他既不是「右派」,也不是文革期間的冤案。怎麼辦呢?王校長還是決心儘自己的努力為他爭取一下。按照規定,讓他寫個平反材料報上來。

王老師給諮詢學校負責落實政策的同志,他們說,事隔十多年,當年的檔案在文革中已蕩然無存,連個處分決定和會議記錄都找不到,為他平反沒有文字依據。當年的老師也記不清這件事了,一時也找不到他當年的同學,連個知情人都沒有,學校沒法寫報告。

後來,這位農民學生又來了,王校長就問他,當年處分你時有沒有文件?他說:「有,但不知能不能找到了。」校長讓他回家仔細找找。三天後,他拿著處分他的文件來了。他回去後,翻箱倒櫃,最後在他家的房梁上的一本舊書中找到了處分他的文件。文件的四周都被老鼠咬沒了,但文件中處分他的理由和決定等主要內容還看得清楚,柴溝堡師範學校的公章印痕還在。

王校長看了很高興,對他說:你別一趟一趟地跑了,有了這份文件,平反的希望很大。學校為他寫了平反報告,報到地區落實政策辦公室,河北柴溝堡師範學校順利地為張春雨恢復了學籍,承認了學歷,由縣裡給安排了工作,直接以閒散科技人員轉為公辦教師,按中師畢業生待遇。

對學校文革中遺留的每一個案件,王世傑校長都秉持高度負責的態度。他認真接待每一個申訴,親自調看檔案材料,詳細了解情況,反覆修改審查報告,悉心辦好每一個案件,積極主動地解決好每一個應該解決的問題,滿腔熱情地為蒙受冤屈的師生奔走到底。王校長雷厲風行,不辭辛苦,不怕麻煩,經常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帶病堅持工作,他的敬業精神受到師生們一致好評。

短短一年間,學校就為多個歷史遺留師生平反昭雪,這些人及其親屬都無比感慨地說,要不是改革開放,解放思想,要不是鄧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領導的巨大魄力,要不是學校有王世傑好校長熱情幫助支持,他們的冤案是絕對難以平反的。

王世傑校長通過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師範學校煥發出新的活力,一大批知識分子走出農村,成為地方的教育骨幹,有用人才。

張春雨平凡後,成為語文教改典型,被提拔為教導主任,獲得園丁獎,成為教育戰線先進模範。一大批因為歷史冤案受牽連的師生子女,有了升學機會,獲得新生。他們感謝王世傑校長。

為師範發展描繪宏偉藍圖

關注 燕趙新報

相關焦點

  • 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3)
    王世傑老師故事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 在眾多傑出人物辭世的2020年,一位塞北師範老校長的去世或許很難引起大眾的關注。但如果認識到柴溝堡師範在河北乃至全國師範學校中教書育人的特別之處,以及這種特別之處與老校長王世傑的關係時,我們就會對王校長充滿敬意。 2020年8月28日早晨,78級柴師同學群裡時光(時桂山)發帖:王世傑老師昨天走了,恩師一路走好!這個消息令我感到突然,立即向老師們核實,得到肯定後,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王世傑老師的文章,從何寫起?
  • 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5)
    1999年9月,我離開省會,進入北京高校讀書,這年10月突然接到國稅局一位女主任的電話王世傑在師範學校擔任校長一職將12年,後階段的三五年,他的一個工作重心是課程整體改革實驗。通過包含課程結構、第二課堂、思想品德教育、考試制度、體育工作等方面的綜合性改革實驗,她希望能夠建立一個系統的教育體系。這樣一種現代的、先進的教育體系的確為柴溝堡師範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並且籠罩其上的精神內核更使得柴師葆有了獨特的品質。這個精神內核就是王世傑老師所總結的「為學生成才而教育」。
  • 一位老校長的精神遺產(2)
    1985年秋天,我考入高等教育學院進修,這年師範大學本科研究生考試,在教育學院進行,我到平門旅館去看望一個應試的同學,遇到了王世傑校長這是畢業5年後,第一次見到王老師,他剛任校長兩年,留我的印象是:他充滿了幹事創業的激情,這種愛崗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一天高等數學課後,曹老師說:我看了學生檔案,你畢業於柴溝堡師範,這個星期日,我和教務處李德善處長等三人,要去柴師參加一個師範未來發展研討會,你如果有時間和我們一起去,請你準備一個發言,周五下午到我宿舍咱們先交流一下。
  • 湖南師大校長蔣洪新評價老校長張楚廷:一位理想與行動兼備的人
    圖為2015年9月10日,蔣洪新(右)代表學校看望老教授張楚廷(中)我剛進大學讀書時,張楚廷教授就已是我校的校長了,那時他
  • 華師附中老校長岑學幹關於黃埔中正中學(現廣州六中)的證明材料
    黃埔中正學校,據說是1936年蔣介石在廣東視察,住黃埔長洲,看到有兒童因家貧而無力入學,突發奇想,想在黃埔軍校所在地長洲辦所學校,一則能解決兒童入學問題,二則可以繼續培養有黃埔精神的學子。從以上辦學之初到遷回黃埔軍校舊址辦學,可以看到黃埔中正中學有著濃厚的黃埔軍校的基因,學校董事會基本上是由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當時都是國民黨高官)組成,校長鄧震亞系黃埔二期畢業,當時是少將軍銜。
  • 兩位李登輝,一位是復旦大學精神領袖,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
    復旦大學老校長 李登輝先生另外一位李登輝(字騰飛)是一位教育家,1872年生於南洋爪哇島,是印尼第七代華僑,祖籍福建同安。李登輝曾就讀於新加坡英華書院(Anglo Chinese School),後在美國俄亥俄州威斯雷陽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讀預科。1899年6月獲耶魯大學文學士學位,1900年回南洋任教,1904年冬回到中國上海。1906年1月李登輝先生開始在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私立復旦大學)任教,教授外語。
  • 給新老教師(8):健身不能少
    有一天,突然想打桌球,吃晚飯,約了一位老師,來到了學校體育館,因為是晚上,肯定要開燈。打了大概兩個晚上,第三天晚上,居然被一把手校長發現了。校長走進來,我以為會誇獎我們重視身體,萬萬沒有想到,校長沒說話,與其打招呼也沒回應,校長只是看了看這麼大的體育館,只有兩個人開著那些燈在打桌球,反覆抬頭看了幾次燈,然後把燈關了。
  • 【隨筆】王淑麗:老校長
    父親說是長榨菜(腮腺炎)了,得貼膏藥。終於可以貼膏藥了,雖然那種感覺讓我十分難受,但是心中仍在隱隱的竊喜。那天下早自習後,我跟在父親的身後走進了老校長的辦公室。老校長坐在辦公桌前正在看書,左手按著書頁,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自卷的煙在吞雲吐霧。老校長伸出被煙燻得發黃的手指在我的兩腮上輕輕按了按,張開露出長長黃牙的嘴和父親在微笑著輕言慢語。最終我臉腮上沒貼上夢寐以求的膏藥。
  • 一位老校長和一段斑駁的記憶
    一幹就是8年。(新鋼中學後山舊址)(新鋼中學校園一角)40年後的今天,萬老依然真切地說:「看到這麼多學生沒老師,每天像放野鴨子,我很著急……只要願意來學校,高中畢業我都收。」(前排右五,戴黑框眼鏡的就是時年43歲的萬德輝)午睡過後望著窗外徐徐的秋風,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是少了趴在課桌上休息的課間?還是少了講臺上溫聲和氣講課的老先生?
  • 人民網評:以遺產倒逼精神贍養彰顯司法之善
    日前,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該院近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發揮審判職能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實施意見(試行)》的有關情況。其中,在贍養問題上,首次以規範性文件形式明確,對老年當事人起訴要求贍養義務人履行精神贍養義務的,全市法院應予受理。首次明確部分繼承人未盡精神贍養義務的,判決時可視情況少分或不分遺產。 未盡義務,不分遺產。
  • 黃陵縣公開招聘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幼兒園園長的公告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幼兒園)管理人員隊伍,按照《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縣校(園)長隊伍建設需要,現就在全縣範圍公開招聘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幼兒園園長公告如下: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管幹部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突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用人標準,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目標任務
  • 高中文化生活(一)
    考點1、文化的概念:1)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分為意識形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非意識形態(自然科技、語言文字等)兩部分。1.下列現象中屬於文化現象的是(  )A.因黃河上遊來水減少,一些奇石露出水面B.
  • 羅衛東 | 紀念杭州大學老校長沈善洪先生
    全書目錄序言(羅衛東)方祖猷 我的良師和益友 孫仁宗 一生能做好兩三件事就不錯了——與沈善洪在千島湖交談  金 鏘 我眼裡的沈善洪校長王元驤 沈善洪校長印象在這些優秀的校長中,沈善洪教授無疑是最重要的代表。杭州大學校長沈善洪教授(1931-2013)1986年,時任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的著名哲學史家沈善洪接受任命,接下了杭州大學校長的帥印,這一年他55歲。
  • 老校長的原則讓我振聾發聵
    這時候,一位特別知名的人士,很淡定地說:其實,你們不知道內在原因,這裡面有很多政治原因。說這話時候的態度和語氣好像他對內在的情況都了解似的。這時候,他旁邊有個老人,原先是學校的校長,書記。他立刻,紅著臉,做直了,抬高了手說:你這個話說的,怎麼沒有一點點原則;明明通告裡面說了,涉及行賄受賄,你非要牽涉政治裡面。那位知名人士,原先做過這位老校長的部下,知道老校長的脾氣,向來耿直。
  • 《校長拾魚》(散文)
    《校長拾魚》(散文)/楚陽巷暑假將要過去,開學在即,為了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豫東某農村中學的正副二校長,進縣城為全體教師購買生活用品,買齊全後,即將迴轉,接到一位教師電話,這位教師得知校長進城,欲搭順風車回家,校長說:「好吧!你的電話來的正是時候,晚一點,我們就走了。那我們在XX公園門口等你吧。」那位老師說好。於是正校長調轉車頭,向某公園駛去。
  • 深切緬懷老校長 王世傑
    深切緬懷老校長他關心國家大事,堅持看報學習,以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同疾病作鬥爭,保持了一個老黨員、老幹部的革命本色和優秀知識分子的好學求真。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終生踐行黨的宗旨和奮鬥目標。我最可親可敬的王世傑老師、師範老校長,我們永遠懷念您!
  • 老驥伏櫪志常在——追憶賈國卿老校長的教育情懷
    拜讀了謝華平老師的《教育成泰鬥,辦學稱專家——追憶高安中學老校長賈國卿的非凡人生》長文,再次回顧了賈國卿老校長為辦好高安中學教育而殫精竭慮、開拓創新的艱辛人生,被這位深耕厚植高安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文化的長者無私付出而深深感動,由衷欽佩他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睿智銳進的胸襟和情懷。
  • 對話上海紐約大學創始校長俞立中(下)
    上期圍爐和OCA(On Century Avenue,上海紐約大學學生媒體)帶讀者走近了這位高等教育的探索者(詳情參見一讀EDU歷史文章《當過3所大學校長的他,在這裡當得最累 | 對話上海紐約大學創始校長俞立中(下)》),而本期,我們將展示俞立中校長的另一面——一位與學生平起平坐的溝通者
  • 廬山市第一小學(老校區)開筆典禮速遞
    9月9日上午,廬山市第一小學(老校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入學典禮一一「開蒙啟智,夢想起航」,歡迎孩子們正式成為小學的一員,開啟人生新的篇章。肅然而立的師生們凝神矚目高亢的國歌聲在操場上迴蕩大家以飽滿的精神風貌
  • 女師大的第一任女校長——《話說西單》(五十九)
    原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現在的魯迅中學圖 / 文 佔順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就是現在的魯迅中學)一直在新文化街(原來的石駙馬大街),就是西單路口的南邊。楊蔭榆是一位才女,還是民國時期這所學校的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楊蔭榆1884年出生江蘇無錫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她是《我們仨》的作者楊絳先生的姑姑,1907年楊蔭榆獲公費東渡日本留學,進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回國後,受聘於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擔任教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