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與此前的SARS病毒(SARS-CoV)都屬於冠狀病毒。但基因組測序表明,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此前已知的病毒並不是相同的,所以被識別為新病毒。
那麼,新冠病毒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先來了解一下SARS病毒的根源。
我國病毒學家石正麗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雜誌上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1],SARS病毒的根源很可能是雲南一個偏遠洞穴內的一群菊頭蝠。根據基因組測序,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組分都可以在那群蝙蝠的身上找到。
不過,SARS爆發點遠在1000公裡之外,這意味著那群蝙蝠可能不是直接元兇。雖然那群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可能沒有直接感染人類,但它們感染了果子狸。由於那些冠狀病毒是遺傳不穩定的單鏈RNA病毒,它們在果子狸上可能進行了諸如基因重組等遺傳變異,從而轉變成了能夠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
根據石正麗團隊在生物預印本(bioRxiv)上於發表的一項研究[2],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達到79.5%,與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相似性達到87.1%。此外,新冠病毒在全基因組上與蝙蝠冠狀病毒TG13的相似性達到96%。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並不是SARS病毒,這是一種新病毒。只是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是近親,具有一定的序列一致性。
新冠病毒的可能根源
初步分析表明,就像SARS病毒一樣,新冠病毒的根源也有可能是蝙蝠。但新冠病毒有可能也不只是直接由蝙蝠傳染給人類,而是經過了中間宿主。
在今年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的共同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與從穿山甲身上分離出來的毒株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9%,這意味著穿山甲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層層迷霧逐漸撥開,新冠病毒的根源可能也是蝙蝠,而蝙蝠可能並不是直接元兇。冠狀病毒可能通過蝙蝠傳染給了諸如穿山甲等中間宿主,這些病毒在中間宿主身上發生了遺傳變異,從而演變成能夠感染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
不管怎樣,新冠病毒的根源與野生動物脫不了干係。事實上,將近8成的傳染病都與野生動物有關。因此,人類應當避免接觸野生動物,這不僅能夠保護野生動物,而且也能保護我們人類自身。不然的話,人類將難逃大自然的懲罰。
參考文獻
[1] Ben Hu, Lei-Ping Zeng, Zheng-Li Shi, et al., Discovery of a rich gene pool of bat SARS-related coronaviruse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SARS coronavirus, 2017, PLoS Pathogens, 13, e1006698.
[2] Peng Zhou, Xing-Lou Yang, Zheng-Li Shi,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1.22.9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