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地區發現5.5億年前海底"樹葉"

2020-12-13 網易科技

(原標題: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樹葉」)

新華社南京9月8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4種形似樹葉的遠古生物。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

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此次新發現的這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形態上看,這4種古生物大體相似,體長都在10釐米左右,長得很像樹葉葉片。


獨特的是,這些遠古「樹葉」底端長著圓形吸盤。它們靠吸盤吸附在海底,「樹葉」的「莖幹」和「葉片」部分,則直立在海水中。平時,這些海底「樹葉」隨海水搖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在搖擺的過程中吸收海水中的有機物小顆粒為生。

「在5.5億年前,這些海底『樹葉』是一大類數量特別眾多、分布十分廣泛的生物。但是直到今天,人們對它們的生物屬性仍然所知不多。它們的生存年代,比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還早。解開這些遠古海底『樹葉』的謎團,可能會為人類探索早期生命演化提供重要線索。」龐科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古生物學國際專業期刊《古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5億年前的海底有什麼神奇物種?這隻千足蟲化石,帶你窺探一二
    地球上的生命出現的歷史已經比較悠久了,不過關於具體的時間古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地去探索研究,最近發現了5億年前的某一天地球上在海底出現了一隻尖尖的小千足蟲,而這隻小千足蟲在海底棲息,並且在泥濘的海底漫步,結果卻死在了這裡,留下了一塊非凡的化石,正是這塊化石的出土,讓我們了解了當時動物在地球表面行走的最早證據
  • 5億年前,有隻三葉蟲被踩了一腳,科學家疑惑:人穿鞋去海底幹啥
    這時米斯特發現了一塊大約4釐米厚的石頭。他覺得這塊石頭裡面也可能有化石。於是他用錘子輕輕的敲石頭。這塊石頭就像是書本一樣的打開了。後來研究地質方面的科學家研究了這塊化石,結果表明這塊化石已經有5億年的歷史了。一隻被踩了一腳的三葉蟲,這塊化石真的是讓人細思極恐。為什麼呢?三葉蟲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它是生活在遠古海洋中的小動物。三葉蟲早在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就出現了。三葉蟲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生物。
  • 科學家發現1.5億年前「魚龍」:桶狀胸腔適合深潛,胃中殘留沒消化的...
    近日,科學家們在英格蘭多塞特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個晚侏羅世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神秘小型海洋爬行動物。 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斯是貝勒大學地球科學博士研究生,也是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全身盔甲堅硬無比、外形清奇
    你知道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海洋霸主」是什麼樣的嗎?據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科學家表示,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據悉,耳形範特西蟲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 5.5億年前小蟲寫下「遺書」,揭開寒武紀前生物神秘面紗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就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地區發現了一批5億年前生物留下的珍貴化石。他們不僅發現了「遺書」,還找到了安息在旁的「遺書主人」—— 夷陵蟲。留下連續腳印的Kimberella 化石及其復原圖 | 參考文獻[3]而這一次,科學家們在宜昌夷陵地區,埃迪卡拉系燈影組石板灘段地層(距今5.51億~5.39億年)中發現的是大量長條狀綿延綿延不斷的生物痕跡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新華社南京11月3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 科學家發現3.85億年前的最古老森林
    科學家發現3.85億年前的最古老森林地球因為有了生命,才與其他星球區分開來,顯得卓爾不群。我們用綠色代表生命,而這片綠色正是來自於陸生植物群落,組成這個群落的就有參天的高大喬木,也有低匐著的苔蘚植物。科學家在美洲紐約州的一個廢棄採石場中找到了答案。
  • 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在山東濰坊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記者11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Phantaspis auritus)復原圖(霍秀泉繪)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
  • 澳大利亞海底發現兩種蘑菇狀未知生物
    目前,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海底發現兩種奇特的蘑菇狀生物,它頗似來自神秘外星球的生物。這兩種怪異的生物類似於蘑菇狀結構,包含著外層皮膚和內部腸胃,之間由類似果凍的厚密物質層間隔。科學家猜測它們是6億年前遠古滅絕物種的近親,它們是在1986年澳大利亞巴斯海峽和塔斯馬尼亞島東部海底400和1000米深處採集的生物體,目前,研究人員將這兩種Dendrogramma物種的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 山東濰坊,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被發現,將是三葉蟲的新品種?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你對古生物感興趣麼?該蟲子被歸類在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這個古老的種群在地球上生長繁衍了將近2.7億年,奧陶紀中晚期,三葉蟲隨著生態範圍的大幅擴張而達到形態分異度的巔峰,可見它們的生命力之頑強。三葉蟲一族一般都有共同的特點,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硬的外殼。是抵禦外敵的有力手段。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倒置的湖泊和瀑布
    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灣的深處發現了一個新奇的海洋生物的仙境。 最近,來自美國和墨西哥的科學家探索了這別具一格的生態系統。他們的探險主要集中在巴哈半島附近的佩斯卡德羅盆地一個此前未知的熱液噴口區,該地區的海底火山活動加熱了海水。 在這裡,研究小組在海底找到了「湧出高溫流體」和儲藏著冒著熱氣的沉積物的洞穴,洞穴裡還有橙色的油和臭雞蛋味兒硫化物。研究人員還拍攝到了倒置的湖泊和瀑布,這些湖泊和瀑布是因為高溫的流體從噴口流出並在水下洞穴的下方匯集而形成的。
  • 考古學家在 5 億年前發現了這幅壁畫那是在寒武紀誰在畫畫?
    人類僅僅用300萬年的時間,成功發展成為地球上高智慧生物,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地球霸主,根據研究發現,地球距離現在已有46億年歷史,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出現了微生物,讓很多人不了解,短短300萬年內,人類是如何走上地球霸主之位?難道在人類之前沒有出現過其他文明嗎?
  • 5個月融資超過13億美金 ,這是一份中美液體活檢5年的融資數據解讀
    其中Guardant Health在今年融資3.6億美元,其融資額僅次於Grail。儘管2017年才過去5個月,資本市場在腫瘤液體活檢市場的投入已超過13億美元。我們從動脈網資料庫中篩選了中美106家液體活檢公司,其中中國企業68家,美國企業38家。我們對這些公司的投融數據(2015年至今)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希望從數據中尋找中美差異,洞悉未來趨勢。
  • 科學家深入8152米海底,發現了一種神秘的魚!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面70%都被海洋覆蓋,地球上約有94%的生物生活在水下,作為地球的「主人」,我們人類的數量在所有生物面前堪稱微乎其微,事實上人類對廣闊海洋的了解程度少之又少,甚至還未超過5%,這猶如浩瀚的宇宙般,還有太多的秘密等待人類去探若論人類與天空和海洋的距離,自然是海洋更近,然而目前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都已遠超對海洋的探索,尤其是深海,不少人知道地球的深海到現在為止一直是人類無法完全探測的地區
  • 科學家發現海洋新物種:全透明水母 在海底最深處
    2020年12月2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NOAA團隊將這種半透明的動物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這是一種櫛水母,俗稱梳狀水母。
  • 學術頭條:世界最大「人造太陽」啟動組裝,科學家喚醒1億年前海底微...
    巴西發現豬流感新變種感染 引起大流行潛力與新冠病毒相當巴西衛生部奧斯瓦爾多·克魯茲科研協會(Fiocruz)呼吸道病毒和麻疹實驗室主任瑪利爾達·西凱拉(Marilda Siqueira)表示,巴西專家發現早前未知的豬流感病毒突變,這種突變具有大流行潛力。
  • 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6月6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報導了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的具有附肢的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簡潔地說就是: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究竟是誰在地球上踩下了這些「最早」的腳印呢?
  • 虎頭山下挖到5億年前化石?科博館:不可能(圖)
    華順發(左)認為學生張其昌(右)找到的化石應該是三葉蟲,但公立科博館認為不可能,因為三葉蟲活動的年代比臺灣島誕生早數億年。島內私人收藏的也是「進口貨」,昨天還是頭一遭聽見有人在臺灣地區挖出三葉蟲化石。 武陵高中老師陳姿吟也覺得有疑問,因為「年代真的差很多」,而且研究數據記載三葉蟲在2億年前絕跡,與臺灣島在造山運動隆起的時間差太遠,建議把三葉蟲送研究機構鑑定,了解是否為真或只是「長得像三葉蟲」,她建議如果有需要,以同位素等科學方法,判斷挖出的土層年代,如果真的是三葉蟲,就更要進一步做研究
  • 中美科學家抗擊新型肺炎的跨洋合作
           受許家印主席委派,經過與哈佛,鍾院士團隊多輪交流,恆大最終促成了中美科學家抗擊新型肺炎的跨洋合作。恆大提供5年8億人民幣,全力攻破疫情難題,造福人類!
  • 科學家發現4億年前的金屬齒輪化石,這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遺物?
    這種精巧的結構,以及有規律的排列,使得人們第一次發現這種化石時嚇了一跳,這實在太像人類生產出的金屬彈簧或者螺絲,然而根據放射物測年法顯示,這個化石形成於2億年前。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化石,這種化石看起來非常像人造的齒輪。研究表明,這種化石形成於4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