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萬人次共赴春天約會,線上「市民文化節」開啟不落幕模式

2021-01-08 騰訊網

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昨天以一場盛大的雲上文化服務日拉開大幕。打開「文化上海雲」,人們穿梭時空感受紅色文化,搭載新技術列車領略海派文化,在不同維度裡體味江南文化。來看文匯報的報導

剛過去的一天,這是我們的生活筆記,更準確地說,是千萬人次相似的一天——

於上海交響樂團的樂聲中開啟時間;被「一號館員」的講解帶入歷史現場;隨16個區的鏡頭瞧瞧市民眼中的文脈;到長三角「共舞臺」領略滬蘇浙皖的人文風情;許多人在「我的健康我做主」的闖關裡解析健康生活理念;還有人為白領舞蹈大賽中自己的身姿豎起大拇指;做一份「儂好!小康」創意設計大賽的參賽攻略;再步入雲市集的通道賞花、閱讀、買文創、約美食……

昨天(28日),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以一場盛大的雲上文化服務日拉開大幕。打開「文化上海雲」,人們穿梭時空感受紅色文化,搭載新技術列車領略海派文化,在不同維度裡體味江南文化。域精彩、雲賽場、雲劇場、雲展廳、雲講堂、大美育、長三角、雲市集,八大頻道讓平凡的一天充實又美好。而隨著十項全民大賽陸續啟動,貫穿一整年的市民文化節還將為全體市民搭臺,曬出每個人的小康生活紀念冊。

疫情一度打亂了生活,但自2013年以來每年相約在3月的市民文化節沒有失約。當擁有12萬粉絲的博主帶網友雲逛展後感慨「藝術是我們的精神力量」,當雲上的瀏覽量在晚間10點抵達1009萬人次時,特殊時期的特殊盛會顯現了市民文化節長久的意義——潤物無聲,卻能喚醒每個人對幸福的感知力。

老百姓是真正的主角,每次創新都在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王洪曾是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人,退休後成了忠實的參與者,常帶著孫輩去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閱讀、賞戲、聽音樂會、體驗非遺技藝。昨天(28日)的文化服務日,他們一家人刷出了全新好感,「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足不出戶,參與的活動、見識的內容反而更全了,一家老小都找得到自己的興趣點」。一番話,大約是昨天千萬人次的共鳴。

今年是市民文化節第一次「雲啟動」。人們不僅得以雨天宅家,享受美育資源、文旅產品、千餘精選影像的推送,參與大咖導賞、市級賽事的互動,還能在12小時在線大放送後,通過存檔的雲間好戲、雲上好課、雲中大展,繼續徜徉藝海。上海市文旅局公共服務處處長說,活動「上雲」,是順應當下疫情防控形勢、讓百姓參與的新方式,是近年來上海的數位化公共文化服務整體提檔升級的集中呈現,更是市民文化節從2013年就寫下的不變宗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方支持、群眾受益。「老百姓是真正的主角,大家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動態的,市民文化節的每次創新便也是因時而變的。」

這點用心,在每年遞進的內容、形式或辦節主題裡可見一斑。2020年,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銘記傷痛的同時,人們更渴望感知生活的確幸。由此,今年市民文化節的主題讓人心頭一暖,「我的小康我幸福」。2019年是市民文化節進入的第七個年頭,申城百姓的需求已從藝術普及漸漸過渡到藝術素養的提升,於是「美育」來得正當時。2016年,「文化上海雲」上線,整合了滬上各級各類文化場館的資源與信息,對症的是公共文化服務知曉率低、參與率低、設施利用率低的軟肋……

市民文化節因市民而求新求變,誠意有迴響,越來越多百姓匯聚到這個大平臺上。截至去年,市民文化節平均每年舉辦的活動在4.8萬至6萬項之間,惠及人群2400萬人次到3000萬人次,其中市民大賽的直接參與者接近200萬人次。「文化上海雲」的數據更直觀,從剛上線時不到200萬的註冊用戶,增加到如今600餘萬,平臺上集納的文化場館也從幾百個上漲到今天4000多個文旅場所。持續的供給讓市民能與文化四季相伴,「365天不落幕」的市民文化節,實實在在。

智慧生活與文化創造力的含量不斷提升,城市文脈的生命力根系綿延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注意到,2020市民文化節的十項全民大賽帶著濃鬱的「時代感」。以昨天(28日)率先啟動的五項賽事為例,「美好生活」長三角公共文化空間創新大賽、「我的健康我做主」健康達人闖關賽、「儂好!小康」創意設計大賽、「市民劇場」中外家庭戲劇大賽、「市民遊記」大賽,「智慧生活與文化創造力的含量明顯提升」。

都說高手在民間,具有相當水準的文化、創意、短視頻賽事能在普通市民層面大範圍推開,潛臺詞何嘗不是對市民文化素養的肯定。

有心人看到了市民文化節這些年來的變化。2015年是青少年戲曲大賽的初亮相,獲獎的孩子登臺展示,主辦方為他們補充舞臺「周邊」,好彌補表演上的稚嫩。可去年,少年人能獨挑大梁了,功力的進步顯而易見。昨天「域精彩」的直播同樣看得見背後的積累,每個區45分鐘展示,無論是文脈的梳理、舞臺的呈現、視頻的剪輯,堪稱準專業團隊。

「市民文化節其實是個系統工程。」

於個人,市民文化節給予市民的,始終是最高禮遇。合唱大賽進過梅奔;舞蹈大賽進駐了國際舞蹈中心;上交新音樂廳交付時老百姓的演奏團提前登場;中華藝術宮裡開展的包括市民文化節的美術作品。每場市民大賽的百強選手都能出書留檔,滬上全部的國有文藝院團都為市民送服務,文聯的藝術家、大咖為素人充當舞臺配角,文藝輕騎兵們在兩年間走進高鐵維修車間、垃圾分類處理所、快遞小哥的休息驛站,藝術點亮個人生活的故事,發生在城市每一個角落。

於城市,隨著千萬市民、百萬社會力量的參與,市民文化節也有了反哺的底蘊。比如在辦節期間,「一區一品」的區域文化特色和各區的非遺家底日漸清晰,於是各區有了可不斷打磨的群眾文化品牌。舞蹈之於長寧,合唱之於閔行,手工藝之於寶山,老建築之於徐匯,教化之於嘉定,鮮明的區域特色在四季流轉的市民文化節舉辦過程中沉澱、發揚光大。

又一年春天,市民文化節如約而至,療愈了受傷的心,喚醒了幸福的感知力,更有可能埋下藝術的種子,而城市文脈的生命力就這樣根系綿延。

來源:文匯報(作者:王彥)

編輯:顧依依

相關焦點

  • 1009萬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約,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雲上全年天天見
    1009萬人次,昨天共赴上海市民文化節「雲啟動」的春之約,共同打開文化上海雲,進入「享藝不停——12小時大放送」、「雲遊雲購——文旅消費熱起來」、「漫賞春天——場館景區現場玩」三大板塊,域精彩、雲賽場、雲劇場、雲展廳、雲講堂、大美育、長三角、雲市集八大頻道……雲遊藝海,漫賞春光的一天,平凡而美好。
  • 約會在春天裡 紹興鏡湖第三屆風箏文化節圓滿落幕
    2019-04-17 15:13 | 越城發布4月14日,紹興鏡湖第三屆風箏文化節在鏡湖溼地公園圓滿落幕。風箏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優秀的民間傳統體育健身項目,此次風箏節吸引了來自紹興各地的放風箏高手,大家齊聚一堂,各顯神通。
  • 線上超6億人次關注 四川三大文旅盛會落幕
    9月28日,歷時4天的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和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在樂山峨眉山市順利落幕,本次盛會共吸引了來自線上線下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家投資商(含籤約)、364家買賣家、1400家展商、超過2500名嘉賓參會參展,共籤約總金額
  • 首屆三峽鄉村旅遊文化節落幕 30佳景區景點20條精品線路出爐
    華龍網1月23日15時10分訊(記者 舒婷 實習生 鄒涵 通訊員 劉道春)今(23)日上午,首屆三峽鄉村旅遊文化節在重慶市萬州區圓滿落幕,在5天的時間裡,吸引20多萬人次逛展,現場銷售和籤訂合作協議資金達2億多元。同時,三峽鄉村旅遊「30佳景區景點」、「20條旅遊精品線路」也新鮮出爐,廣大市民和遊客又有新玩法了。
  • 271.49萬人次!這就是廈門!
    創意推出全新體驗項目雖然是旅遊熱門目的地的「常客」黃金周期間廈門還全新推出不少旅遊體驗項目★節前投入運營的鷺島雙層觀光旅遊巴士串起島內最熱門的22個打卡景點,為市民遊客一站式飽覽高顏值廈門提供新看點和新選擇,假期前7天,雙層觀光旅遊巴士共發車590班次,接待遊客1.21萬人次;★10
  • 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亮相 在上海之巔道聲「儂好...
    由上海市民文化節指導委員會指導,寶山區政府主辦的「儂好!小康」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日前在上海中心大廈亮相。「儂好!小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今年3月啟動,歷經8個月徵集評選,共徵集到1600餘件海報、插畫、明信片作品。
  • 這個在上海首創「線上運動會」的區,是怎樣讓市民都來賽的?--上觀
    截至目前,12項線上賽事吸引了上海、北京、合肥、太原等全國16個省市的69685人次參與;總視頻量42452條,10555人次參與投票,走出了創新賽事模式的新路子。「運動達人獎」獲得者沈丹在居家運動時玩出創意。
  • 春天的約會⑥|尹峰:為咖啡插上翅膀 線上線下不停飛
    芙蓉區融媒體中心特推出《春天的約會》欄目,帶您感受活力芙蓉商業的強勁脈動和城市溫情,邀您約「惠」芙蓉的春天。在疫情期間,咖啡之翼的線下門店暫時蟄伏。但,這杯咖啡並沒有折翼。「優秀的企業不會踩剎車,而是踩油門。」對於咖啡之翼創始人兼董事長尹峰而言,疫情的來臨,企業主動求變自救,勝於被動掙扎。
  • 2019「小長假、大春遊」模式開啟
    從清明節假日開始,經「五一」假日至「5.19」中國旅遊日,由小長假和周末組成的春天旅遊季全面開啟,綜合在線旅行商(OTA)與文旅、交通部門大數據,2019年「小長假春遊季」都有哪些特徵呢?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預訂清明節周邊遊產品的人次佔預訂總人次的比例約為28%。由於周邊遊決策周期短,隨著清明小長假的日益臨近,周邊遊預訂出遊人次佔比有望繼續提升。首都機場預計清明小長假期間將運送旅客75.4萬人次,日均25.1萬人次,保障航班4531架次,日均1510架次。
  • 2019重慶夜市文化節收官在即 五大特色夜市街區榮耀領航
    據統計,本屆夜市文化節自8月全面啟動以來,圍繞「夜重慶潮生活」為主題,接連開展了磁器口奇市嘉年華、萬州·重慶啤酒節、渝北藝術歡享夜市集、南濱路國際啤酒節等47場主題夜市活動,參與區縣27個,吸引市民達670多萬人次,成為今夏全民參與的爆款活動
  • 鬥門美食文化節完美收官!5天吸引客流30多萬人次
    1月5日,為期5天的鬥門美食文化節進入最後一天,現場人流依然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的人群顯示出本屆美食文化節的強大魅力,令參與本次美食文化節招商工作的廣州市宇毅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楚陸高興得合不攏嘴。他介紹,據初步統計,本屆美食文化節共吸引觀眾約30萬人次,現場交易總額超過300萬元。
  • 杭州西湖區兩條「醉美」遊線邀你共赴春天
    原標題:西湖區兩條「醉美」遊線邀你共赴春天 兩日遊,看盡西湖美景 賞花、品茶還不過癮?西湖區還捧出了兩條「醉美」旅遊線路,帶你玩轉美麗西湖。 一日遊:早上,參觀東信和創園;中午,西溪天堂用餐;下午,漫步西溪花朝節;晚上,西溪天堂藝術中心看劇。
  • 作品神速變衍生品 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頒獎
    小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本次大賽歷經8個月的徵集與遴選,共收到作品1600餘件,共吸引了5.4萬餘人次參與,最終,張蕾的《綠色魔都 智能未來》以5080的票數穩居第一位,獲得「最具人氣獎」。張蕾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作為一名專業的平面設計師,她在作品中把平日購物、看展覽等各種生活場景融入到標誌性建築中,並表達出對未來生活的暢想,細節生動。
  • 「博物館日」南京開啟全新模式 線上線下融合呈現文化盛宴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大幕,活動首次嘗試採用線上線下融合傳播方式,通過5G網絡對主會場系列活動全程直播與話題推送,為公眾奉上一席豐富精彩的文化盛宴。  作為主會場城市,共計270餘項特色活動在南京陸續拉開大幕。
  • 接待遊客168萬人次,住宿率全市第一!越夜越集美,夜宴不落幕
    據統計,國慶長假7天,鰲園共接待遊客5.6萬人次。 47.08萬人次。 新城圖書館共接待市民遊客2.98萬人次,雙龍潭景區接待遊客7.24萬人次,天沐溫泉度假村接待遊客0.73萬人次,誠毅科技探索中心接待遊客6.15萬人次,集美研學蓋達組織主題國慶研學營
  • 首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開幕 15大分會場精彩紛呈
    110餘項,吸引2萬餘人現場觀看,實現了首屆煙臺市民文化節在各縣市區的華麗啟幕。此外,「文化服務日」活動也在15個分會場同步啟動,從早上9點一直持續到晚9點,共300多場文化活動。開幕式上,為「紅色文藝輕騎兵」志願團隊、天韻春天藝術團、美術教師志願團隊等全區10個公共文化服務優秀文化志願團隊授旗。68場精彩活動「文化服務日」迎春綻放,550多場活動奏響「春之聲」。
  • 廣東省國慶中秋假期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
    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廣東省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按7天可比口徑,下同),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247.3萬人次,同比增長6.6%,接待一日遊遊客3573.5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境外遊客460.4萬人次(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外國內遊客1563.0萬人次(不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內遊客2797.4萬人次。
  • 「動漫北京」8天聚15萬人次市民,現場銷售逾千萬元
    10月8日下午,為期8天的第九屆「動漫北京」系列活動落幕。位於石景山遊樂園的線下活動主場地8天來共吸引15萬人次市民入園參加活動。樂元素、十二棟等超200家商戶舉辦籤售、賽事、國風演唱會、電音節等50多場活動,並實現現場銷售收入逾1000萬元。
  • 「五一」假期首日 上海130家旅遊景區接待遊客45.6萬人次
    據統計,上海市130家主要旅遊景區(點)接待遊客45.6萬人次,同比減少64%,其中,上海野生動物園接待遊客1.38萬人次,同比減少75.4%;上海科技館接待遊客0.25萬人次,同比減少90.4%;朱家角古鎮接待遊客0.5萬人次,同比減少89.6%;上海辰山植物園接待遊客1.2萬人次,同比減少13%;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接待遊客0.6萬人次,同比減少70%。
  • 線下線上聯動,培育文明新風!直擊順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文化節
    義剪、義賣、義修、義診;垃圾分類點亮時尚公益,閱讀推廣助力全民閱讀……11月28日,「黨群共融志願服務,文明實踐活力基層」主題活動暨第二屆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文化節在佛山市順德區順峰山公園五行橋前舉行,40餘個互動攤位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