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對一個人太好,吃飯七分飽,愛一個人七分就好

2020-12-13 晚安墨然

文/墨然

都說這世間萬物都應有度,感情也是如此。日中則仄 ,月滿則虧,人生要留有餘地。一段感情,如果一味付出的話,可能就是兩種結果。對方愛你的話,你的付出可能就是值得。

但如此對方習慣了你這種付出,你的所有付出就變得理所當然,自然在以後的生活中,你所有的付出就是應當的,那麼你的內心就會感覺到不平衡,會覺得委屈。

任何時候,要想維護好一段關係,就應該把握度,經營一段感情更是如此,別對一個人太好,認真你就輸了。

01、你可以愛一個人,但是不要付出全部

人性總是難以捉摸的,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美好。你以為你的付出,可以換來對方的回應,殊不知可能對方就會把你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並不會真心對待你。

愛一個人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

就像兩個人在一起,如果一方一味付出,另一方只懂得享受,自然感情就失去平衡了,這樣的感情是不會長久的。

什麼都需要對方去做,去付出,時間久了是個人都會累,畢竟兩個人在一起是要過一輩子的,需要的是相互扶持,在愛一個人的同時,要學會愛自己。

可能年少的我們,更加有自己的原則,不善於妥協,但經歷了時間的蛻變,我們在成長,就更應該懂得人性的變化。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明白你的付出,懂得你的心意,會換位思考,心疼你。所以,無底線的付出,不會換來對方的感動,而是一味的得寸進尺,甚至是不以為然。

對於一段感情來說,無論男女都應該有自己對待感情的態度,無底線的付出並不能很好地去維護一段感情。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是前提是要學會愛自己,善待自己,再去用餘力愛別人,這樣的感情才能長久。

02、好的感情,是相互付出,彼此成全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應該是等值交換,彼此相互尊重,共同付出,一起變好,不用刻意去遷就,也不用一味去討好,保持那個度,這樣的感情才會越來越好。

若是一味付出,或者委屈自己去討好一個人,這段感情就已經失衡了。

感情是一輩子的事情,靠一陣子的討好,並沒有什麼用,畢竟是兩個人一起生活,需要的是彼此維護。

在一部分男人眼裡,可能覺得女人天生就應該做什麼,不尊重女性,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輕視,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的話,永遠不會幸福。

他只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絲毫認識不到自己的行為舉止。

維護一段感情,靠的是付出,但並不代表誰就是那個付出的人,感情是要保持平衡,勢均力敵才會長久。

一味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或者一味的看不起對方,這樣的感情都是不健康的。不僅得不到對方的認可,還會讓自己失去原本的快樂。

一段長久的關係,從來不需要刻意取捨,強行融合,而是可以在對方面前做最真實的自己,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情,兩個人相互付出,彼此遷就,尊重對方,快樂的生活。

總結:

對一段感情來說,對一個人太好,太過認真,真的很容易輸。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心意,這樣一味地掏心掏肺,結果可能給自己帶來傷害,也會給對方帶來困擾。

當你把一段關係看得太重時,你就已經失去自我了,自然就不會感受到幸福。任何時候,都應該先有自己的,千萬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吃飯七分飽,愛一個人七分好,最後三分留給愛自己。#情感#

相關焦點

  • 別對一個人太好,七分就夠了
    有些人,越是習慣你的好,就越容易忘記你的好,當享受被愛,變成一種習慣,潛意識裡就會覺得,這些愛都是自己本該擁有的。生活裡,做一個熱心、善良的人沒有錯,但一定要懂得尺度和分寸,不要讓你的真心變得廉價,更不要讓你的好成為別人傷害你的資本。
  • 為何吃飯要吃七分飽?吃到七分飽是什麼感覺?飽食有何危害?
    所謂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的時代,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但現如今,人們基本不關心溫飽問題了,更關注如何吃得好。吃好不是非得吃飽飽的,吃到七分飽才是最好的,那麼,吃到什麼程度才算呢?吃飯七分飽,對身體健康有何好處?吃得太飽會怎麼樣?
  • 吃到七分飽什麼感覺?吃飯的習慣和時間
    原標題:吃到七分飽什麼感覺?吃飯的習慣和時間   在吃飯的過程中是否也有需要注意的呢?吃到七分飽對我們的健康是最好的,而七分飽是怎樣的感覺呢?除此之外,吃飯的習慣和時間還有哪些講究呢?今天,為大家具體介紹介紹吧。
  • 七分飽到底是什麼感覺 吃飯七分飽的好處
    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如果人在飢餓的狀態上,我們的身體會促進機體的脂肪分解,從而轉化為能量來維持我們大腦等重要器官的需要,而且保持一個適度的飢餓對我們的腸胃也是有好處的。相反,如果吃的很飽的話,我們的消化系統負擔會加重,大腦的供血就會減少,人的身體不僅會容易肥胖,還可能會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很多醫學的專家都倡導飲食的時候七分飽是最佳的狀態。  但是很多人對七分飽的概念都十分模糊,那麼七分飽是什麼感覺呢?
  • 吃飯七分飽,七分飽到底是個什麼感覺呢?
    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話是有道理的,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胃就和我們的拳頭一樣大,吃飽的話胃就會鼓起來,我們把飽腹感和空腹感用10個級別來表示,七分飽就是吃飽了,感覺可吃可不吃的狀態。如果是為了健康的生活,吃到七分飽就可以了。
  • 古訓: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
    「七分飽」的概念則更加普及。老話說:吃飯七分飽,胃口好到老。吃飯只吃七分飽,既能保持身材,又能保障健康。《養生避忌》有言:「善養生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懂得養生的人,先要感到飢餓,才會開始進食,食不過飽;先要感到口渴,然後開始飲水,飲不過多。飲食定量,饑飽適中,能夠減輕腸胃的負擔。過飢或過飽,都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進食宜饑飽適中,「七分飽」是最合適的。
  • 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人不要超過……
    「放棄一個喜歡的人是什麼感覺?」「我不刪你好友,不拖你進黑名單,不取消關注,也不刪你電話。我要做的就是,不慍不火,不冷不熱,不悲不喜。我就是要你看著我的一切我所有的動態,都與你無關卻又在你身邊不吵不鬧陰魂不散。」
  •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如果把吃到嗓子眼兒算成「十分飽」,那么正常的晚餐應該吃到「七分飽」較好,那麼「幾分飽」是個什麼樣的感覺?六分飽,如果這會兒離開餐桌,會有點依依不捨,下一餐到來之前會餓得比較明顯。如果需要減肥,吃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 「飯吃七分飽」是個嘛感覺 胃裡還沒滿飢餓感消退
    無論是減肥還是養生,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飯吃七分飽」,但是七分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吃飯時如何把握好「七分飽」這一程度?市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劉豔迪提示,飯吃七分飽很有道理,七分飽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吃飯時感覺似飽非飽,但飢餓感已經消退,這時就可以放下筷子了。正常情況下,人的胃像氣球。
  • 什麼體質的人容易胖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如果把吃到嗓子眼兒算成「十分飽」,那么正常的晚餐應該吃到「七分飽」較好,那麼「幾分飽」是個什麼樣的感覺?六分飽,如果這會兒離開餐桌,會有點依依不捨,下一餐到來之前會餓得比較明顯。如果需要減肥,吃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 飯吃七分飽,對身體會有哪些好處?營養師:3個好處慢慢浮現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對於這句民間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說,這是有合理的依據的。那麼,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它具體給我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呢?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對於飽腹感的狀態體會,可能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所謂的七分飽,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值,大概就是感覺自己吃飽了,對於食物不會再有強烈的熱情,但習慣性地還會想再吃一些。
  • 人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飯吃七分飽,衣穿三分寒,茶倒七分滿 明代醫書《萬密齋》記載著:「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意思是說,如果想要小孩子的身體健康,吃飯只吃七分飽就好,留下三分飢餓感,讓孩子不會因為食物阻滯不消化而增加身體負擔;穿衣服只穿七分暖,留下三分寒意,讓孩子不會因為穿得太暖而出汗,然後導致熱感風寒。 飯吃七分飽,衣穿三分寒,並不止是對孩子有用,對大人,甚至對動物來說也是一樣的。
  • 肝病患者,除了吃飯七分飽,飲食上還有何講究?吃什麼能養肝?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要負責人體代謝、排毒和解毒,還要參與造血和消化,食物都需要通過肝臟來檢驗,也需要肝臟來合成蛋白質、凝血因子,如果吃錯食物,或者飲食習慣不太良好,就會給肝臟帶來損傷,引發相關問題。現在患有肝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多半是飲食吃得不對,已經患有肝病的人,就不能再繼續任性了,飲食上就要有講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肝臟才能少受累。很重要的一點,若想肝臟少受罪,就要記得每頓飯吃到七分飽,不能吃的太飽。至於為什麼?下面就來告訴你答案。
  • 吃飯只吃七分飽,做人只做七分好。祖宗的這句老話藏著什麼玄機
    其實就是一個「爭」字,好了還想好,總想方方面面好過身邊人,一條繩索就在脖子上越纏越緊。不光是古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情懷沒有了,我們老輩有所謙虛的教誨也不再被提起,賺錢和競爭成為最核心的價值觀。做人要做七分好,吃飯要吃七分飽,做什麼事不要過分追求極致,大差不差,主流對頭就好了。這是我們老輩人常提起的生活法則。
  • 男人就像一塊牛排,七分給了家庭,那麼請你給他留三分
    男人就像一塊牛排,七分給了家庭,那么女人請你給他留三分。夫妻之間好比七分熟的牛排,需要互動的空間,不要讓人感覺和你過日子,快要窒息一樣,一點互動空間都沒有。我LG是一位廚師,三天兩頭就得出去吃飯的喝酒,每個月發工資時,還得去唱歌。其實這些我都理解,因為當初你知道他是一位廚師,你就必須知道他以後的生活,既然你選擇跟了他,那麼就應該適應他的這種生活。結婚以後,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出去的頻繁,但有些時候還是很有必要。我家兩個寶貝,公婆沒有住在一起,所以都是我一個人在帶。
  • 飯吃「七分飽」可以延年益壽!怎樣算是七分飽?一招教你學會判斷
    這是一則很「應情應景的問題」;關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更多的人存在「暴飲暴食」的問題,每餐必撐,餐餐全飽,然而長期以往如此吃飯很容易給身體帶去較多的麻煩。感覺到「撐」並不是好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每餐七分飽,您的明天肯定比現在要美好。如何培養自己「七分飽」的習慣!
  •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吃七分飽有何好處?吃到什麼程度才算?
    「今天吃得真是飽,都快走不動了」、「哇太好吃了,吃得好飽很滿足」,這樣的話語相信很多人在吃完一頓美食之後就會說出來。以前的時代,能吃飽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吃穿基本不愁了,卻常常聽人說,吃飯不能吃太飽,只吃到7分就可以了。為什麼呢?吃太飽會怎麼樣?吃到有什麼感覺了才算是7分飽呢?
  • 想要健康做到七分飽五步走
    腎病吃得太撐,很多傷害泌尿系統的非蛋白氮從腎臟經過,加重腎臟的負擔,引發腎病。胃病食物吃太多,進到胃裡,傷害腸胃細胞,增加胃酸的分泌,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脹、便秘的現象。甚至會損害胃黏膜的,進而誘發胃潰瘍等胃病。
  • 「吃飯只吃八分飽」,原來是這個意思,你真的懂了嗎?
    那麼老祖宗傳下來的「吃飯只吃八分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可而止」,才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吃飯只吃八分飽,倒茶七分即為滿。為人處世,把握好分寸,留一點餘地給別人。既給了別人空間,也給了自己自由。茶只倒七分滿,是對別人的尊重,留下三分人情,讓人體會到你的用心,雙方其樂融融。生活中也是一樣,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便是懂得適可而止。
  • 農村俗語「餵狗七分飽」,下一句更經典,道盡人生百態,趁早看懂
    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什麼,農村的老人們一聽就能接出來下一句——「對人八分好」,這是為啥?我們一起來看看。很多農民家裡都養了狗,狗是衷心的動物,農民養在家裡也安心。狗還能幫自己看家看田,大家也很喜歡狗狗,因此養狗的人家越來越多了。一般人家裡吃飯的時候,都會給狗狗餵食剩飯或者其他的骨頭類食物。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狗狗在家裡都吃不飽,只能去別人家討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