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換季時發生腹瀉如何進行自我處理?

2020-12-18 騰訊網

換季腹瀉

換季天氣忽冷忽熱

熱冷交替的強刺激

導致胃腸功能受損

從而引起腹瀉

擼串、喝啤酒、吃冰淇淋……

在飽口福的同時

拉肚子是最常見的疾病

如何防止腹瀉呢?

症狀表現

腹瀉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其判斷標準是,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克,或次數大於每天3次。

腹瀉按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腹瀉(兩周以內)和慢性腹瀉(持續時間可達兩個月以上)。

急性腹瀉起病急,發病快,一天排便次數達3次以上,甚至一些重症患者一小時內就可排便10餘次。通常,急性腹瀉患者排出的黏液膿血便以黏液為主,排便後還有裡急後重之感(即一直想排便的感覺),除了腹瀉,還可能伴有嘔吐、發燒、畏寒、腹部陣痛、渾身乏力等。

慢性腹瀉通常起病緩慢,很少見急性發作的患者,腹瀉的次數與頻率通常不易察覺。很多慢性腹瀉患者排便後觀察糞便時看不到膿血,但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因為大便中帶有5毫升以下的血時,肉眼很難觀測到。另外,慢性腹瀉病程可達2個月以上,通常患者的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或者發作期症狀逐漸加重。

病因病機

誘發腹瀉的原因包括細菌或病毒的感染、精神壓力大、勞累、飲食失調等。

首先,變質的食物中寄生了各種細菌、病毒、真菌、原蟲及蠕動類寄生蟲,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引起腹瀉。

其次,很多人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胃動力不足等,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反酸、燒心、噯氣等症狀。這類患者的糞便呈淡黃色或灰色,油膩糊狀,氣味惡臭。

第三,工作、學習過度緊張、精神受刺激過強,也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發生腹瀉。一些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的藥物也可導致腹瀉。另外,一些腸系疾病如闌尾炎、憩室炎可使結腸蠕動亢進而腹瀉。

危害誤區

輕微的腹瀉,通過飲食和運動調理能夠自愈,所以很多人對腹瀉並不重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引發各類併發症。

首先,腹瀉會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和酸鹼平衡紊亂。比如缺鉀時可出現全身軟弱無力、反射減弱,或有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現象,也可能出現呼吸肌麻痺及腸麻痺等症狀。

其次,腹瀉會引起營養不良。長期腹瀉的患者,通常會感到頭暈眼花、神疲乏力或不自主顫抖,甚至心慌氣短,冷汗淋漓,這些都是能量供給障礙引起的。腹瀉還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使人體對傳染及感染的抵抗力減弱,組織再生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腹瀉作為最常見的疾病,很多患者喜歡在家根據經驗進行治療,比如吃止瀉藥、盲目使用抗生素,或者為了減少腹瀉次數而選擇不吃不喝等,但這些做法並不完全正確。

首先,患者在出現腹瀉時,立刻吃止瀉藥是不對的。腹瀉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出現腹瀉立刻吃止瀉藥,會讓體內的「有毒物質」滯留,加重對腸道環境的損害,威脅有益菌,可能導致再次出現更嚴重的腹瀉甚至誘發腸道疾病。

其次,一些患者為了減少腹瀉次數,而選擇不吃不喝也是不正確的。短時間禁食或許能減少上廁所的次數,讓人感覺腹瀉有好轉的跡象。但腹瀉會導致人體脫水,一邊水管開著不停放水,另一邊卻不給補水,很快水管裡的水就會被放空。正確的做法是補充大量水分,最好是補液鹽,含糖、含鹽、含鉀。

很多人認為補水就是飲用大量的熱水,其實也是錯誤的,大量的飲用熱水還可能導致腹瀉更加嚴重。腹瀉時,需要大量補充鹽分,藥店裡的電解質液或者在稀飯、米湯、溫水中加入少量食鹽都可以。

第三,過度、盲目使用抗生素也是很多患者治療腹瀉時的錯誤選擇。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如:腸道功能紊亂、食物中毒、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抗生素無法殺滅葡萄球菌等病毒及寄生蟲。

如何治療

腹瀉絕大多數是吃出來的病,要嚴把「病從口入」的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切生食的板和刀要與切熟食的分開、食物在冰箱內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進食前要將食物進行徹底清洗或加熱、外出就餐時避免食用衛生條件不好的涼菜等。

出現腹瀉後,要根據腹瀉病症進行正確的調理。

腹瀉早期宜進食清淡流食,如米湯或胡蘿蔔泥湯。將500克胡蘿蔔製成泥,再加1000毫升開水稀釋成湯,由於所含熱能較低,每1000毫升約為300千卡,含脂肪僅0.2%,又呈鹼性,含有果膠,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素的作用,在腹瀉早期喝即可補充水分還可減少大便次數;腹瀉中期,症狀好轉後宜進食半流食物,如清淡麵條,並少食甜食、牛奶。

腹瀉後期不要立刻吃粗纖維食物,如韭菜、芹菜,以免增加腸道負擔,加重腸功能紊亂。忌食生冷食物,禁吃油炸食物及生硬刺激性食物。雖然大蒜有殺菌作用,但它有很強的刺激性,吃大蒜預防腹瀉但不能治療腹瀉。

中醫認為腹瀉分為溼熱型、寒溼型、傷食型、脾虛型和脾腎陽虛型,可根據不同症狀進行食療。

寒溼性腹瀉是由於脾胃升降失常,清濁不分所致。大便清稀如水樣,伴有腹痛腸鳴、寒溼內阻、脾胃滿悶、食少厭食,兼有惡寒發熱,鼻塞身痛等。可選用生薑大棗粥進行食療:將綠茶、乾薑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衝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溼熱性腹瀉:由於腸中有積熱導致溼熱互結所致,有糞色黃褐而惡臭、肛門灼熱、煩躁口渴、舌苔黃膩等症狀。可選用烏梅湯進行食療:烏梅10隻,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

傷食型腹瀉:是由暴飲暴食導致脾胃受損,糞便臭伴有不消化之物,瀉後痛減。食療可選擇山楂山藥粥:山楂、山藥各30克、粳米100克,加適量的紅糖然後煮粥食之。

脾虛型腹瀉:是長期飲食失調,導致消化不良,便次增多遂成腹瀉。食後則瀉,大便可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伴嘔吐腹脹,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可通過胡蘿蔔湯進行食療: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飲,每日2至3次。

值得注意的是,輕度腹瀉可在家自己調理,但如果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十次並出現發燒、脫水的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特別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發熱、腹瀉、嘔吐、大量出汗後的電解質紊亂往往會誘發嚴重的惡性心血管疾病。

相關焦點

  • 紐奶樂|換季易腹瀉?原因竟然是它
    最近正值夏秋換季時節,紐奶樂奶粉感覺腹瀉這一經常困擾寶爸寶媽的問題再次卷土而來。那麼寶寶的腹瀉和換季真的有直接關係嗎?紐奶樂奶粉想說我們不妨先看看嬰幼兒腹瀉的定義:新生兒的腹瀉,主要是由飲食不當或腸道內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功能紊亂綜合症。
  • 換季時頻發「寶寶腹瀉」,家長學會科學應對,孩子也能少受罪
    但對於消化系統等尚未發育成型的寶寶來說,腹瀉是件挺嚴重的事情。尤其在換季時節,各種病菌趁機甦醒,抵抗力弱的小寶寶們自然也就成了首要的侵襲目標。稍不注意就會中招,出現嚴重的腹瀉情況。若腹瀉情況不樂觀,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脫水。
  • 一到換季寶寶就便秘腹瀉怎麼辦?
    一到換季寶寶就便秘腹瀉怎麼辦?此時寶寶就很容易受到病原體的感染,發生便秘、腹瀉、脹氣和消化不良等症狀。益生菌——調節腸道好助手要想提高寶寶的腸道免疫力,就得從平衡腸道菌群做起。及時補充益生菌便是調節寶寶腸道菌群失衡的好方法之一。不過補充益生菌也有講究。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益生菌的定義:「當攝入足夠數量時,對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 康萃樂益生菌,讓寶寶和換季腹瀉說再見
    康萃樂益生菌,讓寶寶和換季腹瀉說再見2018-07-17 11:40:3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進入炎熱的夏季後,很多媽媽都開始煩惱,一方面氣溫過高令寶寶食慾下降,溫度的轉變也讓很多寶寶都出現了換季腹瀉的情況。
  • 換季易誘發腹瀉,推薦聖元優博瑞慕呵護寶寶腸胃
    (原標題:換季易誘發腹瀉,推薦聖元優博瑞慕呵護寶寶腸胃) 秋季悄然而至
  • 豬場發生流行性腹瀉,該如何進行防治?看老豬農是如何做的!
    而且,「夏天細菌旺,冬天病毒狂」,在每年氣溫下降之時,一些躲在暗處的病毒就會出來搗亂,比如,豬流行性腹瀉,總會在不經意間幹起壞事來,從而給養豬場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那麼,今天咱們來聊一聊,豬場發生流行性腹瀉,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 夏秋換季,腹瀉高發,3類人群或有危險,3個病因要避免
    夏秋換季,腹瀉高發,3個病因要避免1. 食物不衛生夏秋換季的時候,雨水比較多,但天氣還比較熱,為細菌繁殖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吃生冷食物夏秋換季時,雖然早晚的溫度有所下降,但白天還是非常炎熱的,所以很多人還是經常喝一些奶茶、冰凍冷飲等,或水果喜歡放去冰凍後再吃,這情況下會導致腸道收縮,增加腹瀉的機率。3.
  • 換季時期,小兒常見病該如何預防?
    所以換季的時候,也就進入了細菌、病毒的活躍期,孩子感染的機率會呈直線上升,成為疾病高發的時段。2、抵抗力下降孩子本身的抵抗力較弱,換季時抵抗力又容易下降,這給細菌、病毒提供了攻擊的好機會。尤其是在幼兒園及小學裡,增加了群體互相感染和傳遞各種流行病病毒的機會。
  • 哈爾濱240名學生嘔吐腹瀉,發生食物中毒該如何處理
    9月23日,哈爾濱市呼蘭區幸福小學、建國小學等四所學校有240名學生相繼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疑似食物衛生問題導致。 9月21日廣西一高校發生了食物中毒,校方回應:涉事校內餐廳系外包,已責令整改。
  • 秋冬換季溫差大,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生病
    天氣漸涼,進入秋冬換季階段後,早晚溫差巨大。這個階段抵抗力差的孩子就容易生病。一陣涼風颳來一個噴嚏,孩子就感冒了,一不小心還容易導致全家被傳染。而在這個階段還有個特點,很多家長發現班裡一旦有生病的孩子,接著就會連綿不斷的傳染下去。親貝網小編鄰居張姐兒子最近就接連不斷的生病。之前好不容易康復,可抵抗力差,又被班裡同學傳染。
  • 新生兒腹瀉原因多,如何判斷和處理?
    寶寶降生,初為人母的喜悅讓孕媽切身的感受到了作為媽媽的意義,如何餵養、如何讓寶寶快樂成長成為以後長久的一個事情。有一件事情,新手媽媽要早知道,新生兒腹瀉的發生率較高,一開始新手媽媽不知如何判斷和處理。什麼是新生兒腹瀉?
  •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寶寶腹瀉如何護理?
    根據統計,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危險性也是很高的。如果腹瀉比較嚴重且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寶寶腹瀉,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細心觀察,科學進行護理。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相對於大人,小寶寶抵抗能力更弱,更容易發生腹瀉,具體原因有如下三點:消化能力弱。0-2歲的寶寶處於生長的高峰期,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量較多。但與寶寶身體的快速增長相比,寶寶的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卻沒有完全跟上。
  • 小兒推拿李波:夏秋換季之時,怎樣呵護寶寶,讓孩子少生病?
    小兒推拿李波:夏秋換季之時,怎樣呵護寶寶,讓孩子少生病?進入秋天,天氣變得乾燥,晝夜溫差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這種換季時節,孩子比較容易感冒發燒,咳嗽、腹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一、為何在換季時,孩子易生病?
  • 寶寶換季腹瀉拉稀可以選~
    小編夢想中的25歲,是草莓牛奶甜甜圈,雲朵中間轉圈圈,奈何早早生下娃,變成中年未到卻保溫杯泡枸杞,育兒的小煩惱只有當媽的才知道~又到夏秋換季,這讓人琢磨不透的天氣,可是把小編耍的團團轉,寶寶更是不爭氣的腹瀉拉稀不止,拉拉褲一包又一包~被人安利了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搞一波,這合生元益生菌的作用真的這麼神奇?
  • 如何進行實驗數據標準化處理?
    在數據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先將數據標準化(normalization),利用標準化後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數據標準化也就是統計數據的指數化。 為什麼要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由於不同變量常常具有不同的單位和不同的變異程度。
  • 秋季「腹瀉」來勢洶洶,如何避免寶寶「拉肚子」?兒科醫生有妙招
    轉眼間又到了秋季,換季期孩子咳嗽感冒頻繁,這本來就已經讓父母足夠頭疼,可偏偏這時孩子腹瀉又進入了高發期,稍不注意孩子就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如果父母處理不及時,會讓孩子情況越來越嚴重。孩子腹瀉時,父母都會非常著急,當然也會很心疼。但是如果他們的腹瀉症狀不是特別嚴重,那麼父母可以進行一定的觀察。因為腹瀉對寶寶而言其實是有好處的,能夠幫助寶寶排除身體內的細菌,對他們的腸道也是一種保護。
  • 孩子腹瀉僅僅是因為著涼?其實不然,這幾種原因比較關鍵
    病毒引起的腹瀉一般都急,潛伏期在一到三天左右,初期會有流鼻涕、咳嗽、鼻子不通氣這些症狀,與感冒的症狀極為相似,經常伴有發熱,發病後一到兩天左右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緊跟其後。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又叫做秋季腹瀉。換季時溫差大,夏天飲食一些冰冷物是難免的,也會導致腸道功能下降,身體免疫系統也會受損,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感染,兒童更容易出現。
  • 旅遊、出差時發生腹瀉怎麼辦
    但不少人到另外一個地區旅行,很可能會碰到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出現所謂的「水土不服」即腹瀉,雖然大多數不嚴重,但會影響出行者欣賞當地的美景、品嘗當地的美食,使得旅行的質量大打折扣,,甚至回家後還遷延不愈。這種情況其實並非什麼「水土不服」,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叫「旅行者腹瀉」,那麼對於外出旅行或出差的人應該如何避免呢?。什麼是旅行者腹瀉?
  • 當寶寶遇上秋季腹瀉,如何處理?
    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發於6個月~2歲年齡段的寶寶,因發生時間多數是10月到次年的2月。傳染途徑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潛伏期通常為2~3天,感染後很快發病。秋季腹瀉的症狀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大便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一般腹瀉5~10次/天,重者超過20次/天。腹瀉的同時還可能伴有發熱、嘔吐、呼吸道感染等症狀。少數會發展成重症病例,如肺炎、心肌損害、肝臟損害、嚴重脫水等。
  • 腸道傳染病種類很多,天熱時腹瀉,需要仔細鑑別
    特別是,近期多地發生暴雨,而洪水侵襲,會帶來衛生狀況變差,發生水源或食物汙染的機會增多,因此,更應該警惕腸道傳染病。腹瀉,是腸道傳染病的典型症狀。那麼,夏天發生腹瀉,如何判斷是否是傳染病?應該怎樣應對呢?咱們現在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