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時期,小兒常見病該如何預防?

2020-09-18 河南商報洛陽新聞

河南商報洛陽寶姨 關彩晴

通訊員 劉曉飛

最近寶姨聽到不少寶媽說一換季娃就生病,去醫院也是人特別多,想知道為啥一換季寶寶就容易生病?秋季寶寶易患哪些常見病呢?該怎麼預防?別慌!寶姨陪大家一起來聽聽兒科醫生是怎麼說的吧~

受訪醫生

洛陽市中醫院

兒科主任 滕繪敏

一換季就生病?滕繪敏主任稱,孩子一換季就容易生病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氣溫的變化

入秋之後光照時間慢慢減少,晝夜溫差大,若白天穿著輕薄,到了晚上就容易著涼。另外隨著天氣漸漸變得涼爽,再加上空氣乾燥,家中的廚房、衛生間等部分區域很適合細菌、病毒生存和繁殖。所以換季的時候,也就進入了細菌、病毒的活躍期,孩子感染的機率會呈直線上升,成為疾病高發的時段。

2、抵抗力下降

孩子本身的抵抗力較弱,換季時抵抗力又容易下降,這給細菌、病毒提供了攻擊的好機會。尤其是在幼兒園及小學裡,增加了群體互相感染和傳遞各種流行病病毒的機會。


兒童秋季常見疾病有哪些?

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患兒先出現發熱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2、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潛伏期3~10天。多以突發高熱開始,24~48小時可達高峰,升至39~41℃,伴頭痛、咽部不適等,嬰幼兒常有嘔吐、拒食;年長兒童常見嚴重的咽痛、吞咽困難、厭食乏力等。體檢可發現咽部充血,在咽顎弓、軟顎、懸雍垂的黏膜上可見數個至數十個2~4mm大小灰白色的皰疹,周圍有紅暈,1~2日後破潰形成小潰瘍,表面覆有淡黃色或白色假膜。多見於3~10歲兒童。同一患者可多次發生由不同型病毒引起。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氣候驟變時發病率高。該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診斷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各種病毒和細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90%以上為病毒;病毒感染後可繼發細菌感染。主要症狀:鼻塞、流涕、噴嚏、乾咳、咽痛、發熱、頭痛、全身不適、乏力等。部分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

4、 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病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這種病毒在寶寶體內一般有1至3天的潛伏期。發病時,大多數寶寶會出現一些類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比如流鼻涕、發熱等,其中一些寶寶還伴有嘔吐症狀。這些症狀出現後的12小時至24小時之內,寶寶就會開始不斷腹瀉,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傳播途徑有兩個:一是由糞到口,即直接或間接接觸患兒糞便後,將病毒由食物帶入口中;二是空氣傳播,即患兒糞便中的病毒擴散到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易感人群為6個月~3歲的嬰幼兒,尤其是營養不良、貧血者。


該如何預防呢?滕繪敏主任稱,家長應給孩子做好防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孩子患上秋季常見病。

1、天氣由暖變冷,不要急於給孩子添加衣服

家長們要掌握「春捂秋凍」原則,根據當天的天氣預報、氣溫變化,有計劃地給孩子增減衣服。最好的辦法是:您與孩子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孩子就不會冷。要知道,孩子雖沒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要蓋得太多。

2、注意衛生

注意通風透氣,保持居住環境乾燥整潔,使室內溫度和溼度適宜。房間要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0分鐘;被子、衣物等要及時晾曬;平時使用的餐具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還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餐前、便後洗手、外出回家後洗手等。

3、少吃冷凍食品

這個季節要格外預防「病從口入」。雖然已經是秋天,但白天的高溫炎熱還是會讓孩子大汗淋漓。這個時候,他們最愛的就是打開冰箱,大口大口地吃雪糕和喝冷飲了,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功能受損,出現腹瀉、感冒等症狀。

4、多喝溫開水

秋季乾燥的天氣會讓孩子口舌乾燥、皮膚缺水,多喝水除了能滋潤喉嚨、補充流失的水分,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保溫杯,並提醒他喝水就喝保溫杯裡的溫水。

5、保證充足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是比較容易讓人感到疲乏的季節,這時候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健康十分重要。孩子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早一點睡覺,中午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午睡來緩解睏乏。

6、進行適當運動

想要少生病,從根本上還是需要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因此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非常重要。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他們多爬行走動;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可以帶他去遊泳、慢跑、跳繩或者打籃球等。

相關焦點

  • 寶寶秋季常見病「小兒過敏性鼻炎」,如何有限緩解寶媽要知道!
    相信作為家長的我們都知道育兒過程的艱辛與持久,沒當換季的時候是寶寶最容易生病的時機,冷熱交替寶寶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就難以抵抗疾病的侵入,下面咱們來說一下當值秋天寶寶比較容易得的常見病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以及怎麼樣去預防,給寶寶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 換季孩子又生病?爸爸媽媽記住這5點,趕走秋季常見病
    每逢季節更換之時也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時候那麼有哪些秋冬易發疾病需要爸媽提前預防才能使孩子平穩度過秋季下面,讓小編帶你來看看~為何換季孩子容易生病所以換季的時候,也就進入了細菌、病毒的活躍期,孩子感染的機率會呈直線上升。小心這3種秋季常見病!
  • 換季孩子又生病?爸爸媽媽記住這5點,趕走秋季常見病!
    有哪些兒童秋冬好發疾病需要爸媽們提前預防?如何才能使孩子平穩度過秋季? 孩子為何一換季就愛生病? (1)氣溫變化大 入秋之後光照時間慢慢減少,晝夜溫差大,孩子若白天穿著輕薄,到了晚上就容易著涼。 (3)細菌病毒活躍 夏秋換季時,天氣漸漸變得涼爽,再加上空氣乾燥,家中的廚房、衛生間等部分區域很適合細菌、病毒生存和繁殖。所以換季的時候,也就進入了細菌、病毒的活躍期,孩子感染的機率會呈直線上升。
  • 大咖手把手教你小兒推拿,輕鬆解決寶寶各種常見病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指運用各種手法刺激小兒穴位,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緩解不適、促進寶寶身體健康成長的目的。 小兒推拿常用於退燒、咳嗽、流鼻涕、便秘、腹瀉、夜間啼哭、夢囈以及兒童保健預防,因其方便有效、安全無痛苦等受到家長的歡迎。
  • 小兒蕁麻疹最常見 如何預防與治療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病,也是小兒常見病之一。小兒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下面中醫兒科專家告訴家長朋友如何預防與治療小兒蕁麻疹。小兒蕁麻疹多發病急,最初為煩躁,皮膚瘙癢,很快出現風團,呈淡紅色、鮮紅、蒼白或皮膚色,形態不規則,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短的十幾分鐘自行消退,長的一兩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跡;少數病例可有水腫性紅斑;有時可伴有休克的症狀。部分患者除了局部瘙癢的皮膚症狀外,可伴有輕重不同的咳嗽、發燒、流涕、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瀉、腹痛、甚至呼吸困難時,這就是急性全身性蕁麻疹,必須趕緊送醫治療。
  • 小兒冬季肺炎高發?預防小兒肺炎得從這5個方面入手!
    其中肺炎是小兒常見病,父母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的同時,有必要了解小兒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肺炎,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小兒出現肺炎。 那麼,小兒如何預防肺炎? 1、遠離傷風感冒者 很多家長誤以為只有身體出現感冒、發燒、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才需要遠離小兒,其實只要是患上傷風感冒都需要遠離,由於寶寶身體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很容易被病毒感染而患上肺炎、支氣管炎以及合併其他併發症,因此只要是傷風感冒者就要遠離小兒,對預防小兒肺炎是有幫助的。
  • 怎麼預防及判斷小兒急性喉炎?
    每年的2、3月份都是小兒急性喉炎的高發季節,這是一種兒童常見病,當家裡寶寶因為這種疾病無法進食的時候,家長們都是又著急又心疼。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急性喉炎是如何造成的,又應該如何防治。
  • 你了解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嗎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支氣管黏膜炎症,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小兒支氣管炎主要因各種病原菌感染,常見的有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由肺炎支原體或細菌,或為其混合感染。
  • 小兒積食的預防與保健
    對於消化能力不如大人的孩子們,就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久而久之,還會使機體器官高負荷運轉,並發很多其他疾病,對小兒健康有諸多不利影響。中醫有句古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小兒常保安康,就不能吃得太飽,穿得太暖。
  • 保定民眾耳鼻喉醫院:如何及時發現和預防小兒中耳炎
    在兒童常見病中,中耳炎發病率僅次於感冒。據統計,大約70%的中耳炎都是由鼻炎、咽炎、感冒引起。由於分泌性中耳炎會對兒童的聽力帶來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必須及早治療!  1、什麼是分泌性中耳炎?
  • 如何預防小兒皰疹性咽頰炎
    急性皰疹性咽頰炎是小兒常見疾病,一般5歲以下的人很容易患有,這個疾病一旦患有,就會需要一周才能痊癒,孩子會很難受,那麼如何預防小兒皰疹性咽頰炎? 急性皰疹性咽頰炎主要是通過呼吸及糞口傳播,它傳播快、感染性強,夏秋是高發季節。一般情況下,患兒需要一周才能恢復健康,嚴重的可能需要2周時間來治療。
  • 小兒推拿李波:夏秋換季之時,怎樣呵護寶寶,讓孩子少生病?
    小兒推拿李波:夏秋換季之時,怎樣呵護寶寶,讓孩子少生病?進入秋天,天氣變得乾燥,晝夜溫差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這種換季時節,孩子比較容易感冒發燒,咳嗽、腹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那麼,在換季的時候,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
  • 李波育兒說:換季防秋燥最重要,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李波育兒說:換季防秋燥最重要,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立秋之後,天氣慢慢開始轉涼,雖然午後還能感受到三伏天的威力,但一早一晚的天氣卻是非常涼爽。媽媽們終於開始從防蚊防曬防痱的艱苦「戰役」中緩慢退場了,但是又很快投入了「換季」帶來的新戰場。
  • 小兒肺熱怎麼辦 怎樣預防小兒肺熱
    如果寶寶出現了乾咳、反覆咳嗽,有少量的痰等情況的時候,很可能就是患上了小兒肺熱的問題。那麼,當寶寶出現肺熱的情況該怎麼辦呢?家長該如何解決?小兒肺熱的時候吃什麼好?小兒肺熱時候有哪些症狀?出現小兒肺熱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小兒肺熱的發生?
  • 健康科普堂 | 冬季到來小兒如何預防水痘?
    水痘皮疹先出現在軀幹(前胸、後背)和頭面部,逐漸蔓延到四肢,呈向心性分布;開始為紅色斑疹(扁平的),數小時變為丘疹(凸起的),再數小時發展成皰疹(凸起有水的),皰疹為單房性,皰液初為清亮,後稍渾濁,周圍有紅暈,可有嚴重瘙癢,小兒易用手抓破,皰液具有較強傳染性;1-2天後皰疹開始乾枯、結痂、紅暈消失;1周左右痂皮開始脫落,一般不留瘢痕,如繼發細菌感染可留有瘢痕,嚴重影響了小兒的健康。
  • 小兒過敏性紫癜什麼原因導致的?該如何預防?
    過敏性紫癜是小兒的常見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有腹痛,皮膚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關節腫痛和腎炎。 在學齡兒童中最為常見。 該疾病不會遺傳,也不會影響生育。在醫學上,3-5mm的皮下出血被稱為紫癜。紫癜的原因很多,如過敏,血小板減少症,家族遺傳等。過敏性紫癜可見於任何年齡,不過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見於女性。春季和秋季有很多疾病。
  • 孩子都有哪些常見病?如何做好居家調護?
    2020年9月26日,我們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的鄧麗麗醫生,為我們進行了關於《小兒常見病的特色療法及小竅門》的公益直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鄧醫生如何為各位家長支招。鄧麗麗《小兒常見病的特色療法及小竅門》
  • 寶寶換季感冒如何預防?跟我學,新手寶媽也能輕鬆搞定
    當了媽媽後,小編才知道,育兒的路上沒有禮尚往來啊~但凡小寶能把小編我付出的20%回報回來也OK啊~育兒大戰一輪是尿不溼,好了之後忙著斷奶,緊接著迎來二戰:吃奶粉,幾番折騰才選好~唉~剛剛消停幾天,換季感冒又找上門!!!誰來拯救要禿頭的小編請舉手!寶寶換季感冒如何預防?小編定要把你搞定!
  • 這些夏季小兒常見病不可忽視 專家指出,這些病夏季易得大多伴隨...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內科主任何麗雅指出,夏季常見病都伴隨發熱,家長對症分辨的同時,也要對出現嚴重症狀的孩子及時送醫就診。「夏季常見病都伴隨發熱,發熱超過3天、出現耳痛、咽痛、尿痛、頻繁咳嗽,或者2歲以下兒童體溫超過38℃應及時就診。」
  • 嬰幼兒時期為什麼容易患肺炎,該怎麼預防和治療?
    我們都知道感冒是常見病,但很多孩子一不小心由感冒轉成了肺炎。肺炎的治療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孩子恢復起來也比較緩慢。因此,做好預防措施,及早發現並及早送往醫院治療就顯得特別重要。那麼,嬰幼兒發生肺炎有哪些表現特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