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文中11種行為,一不小心將負刑事責任!

2021-01-19 陝西法制網

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其中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來看梳理→

1、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

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

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2、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

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處三年以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修改姦淫幼女罪,對姦淫不滿10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修改猥褻兒童罪,進一步明確對猥褻兒童從重懲處的具體情形,包括猥褻兒童多人或者多次的;造成兒童傷害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猥褻手段惡劣等。

3、加強疫情防控刑事法律保障

修改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明確新冠肺炎等依法確定的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本罪調整範圍。

增加規定了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非法出售、運輸疫區被汙染物品等犯罪行為。

4、加大力度打擊製售劣藥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對製售劣藥犯罪規定與生產、銷售假藥罪同等處罰。規定: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5、嚴懲金融亂象

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法定最高刑由十年有期徒刑提高到十五年,調整集資詐騙罪的刑罰結構,加大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懲處力度。

明確對非法討債行為進行嚴厲懲處,將採取暴力、「軟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加大對證券犯罪的懲治力度。

6、增加高空拋物、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犯罪

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對行駛中的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幹擾公共運輸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7、增加「冒名頂替」犯罪

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國家工作人員有前兩款行為,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8、增加侮辱、誹謗英烈行為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與英雄烈士保護法相銜接,將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的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規定「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0、增加非法基因編輯等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與生物安全法銜接,增加規定了三類犯罪行為:非法從事人體基因編輯、克隆胚胎的犯罪;嚴重危害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的犯罪;非法處置外來入侵物種的犯罪等。

11、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

適當提高刑法所規定的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複製品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六個犯罪的刑罰,進一步加大懲治力度。

增加規定了「商業間諜」犯罪。

來源:法務之家

相關焦點

  • ...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未成年人負刑事責任年齡,還新增了這些罪名
    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  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2月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  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如何看待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降低刑事責任年齡
    作者:葉庚清 陳思衡 近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其中,關於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規定的變化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討論,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今日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官解讀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陳進科介紹,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該條規定,對於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公民負刑事責任的罪名僅限定為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這兩種罪名,且在行為手段、行為結果方面,僅限於「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
  • 從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看刑事責任年齡的降低問題
    熱點關注 | 從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看刑事責任年齡的降低問題作者:王以成 上海問道有誠律師事務所作者簡介:復旦大學法學博士有醫學測算,國人的發育年齡較20年前至少提前了2-3年,而我國現行刑法所確立的刑事責任年齡制度沿用了1979年刑法的規定,將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下限確定為14周歲,即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對任何犯罪均不需承擔刑事責任。很多學者提出這一規定與現今未成年人的身體心智發展水平不相符,有必要修改刑法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以應對犯罪低齡化的實際困境。需要思考的是,當今青少年群體的心智是否真的比以往成熟?
  • 以刑事實務解讀刑法修正案(十一)
    二、特定犯罪刑事責任年齡下調新修正案對刑法總則修正一條,以回應類似大連十三歲男孩殺害十歲女孩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之一。1. 現規定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刑法規定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等八大種類犯罪行為,刑事責任年齡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
  • 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對洗錢罪等作出修改補充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新亮點
    聚焦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關於下調最低刑責年齡的規定甫一披露,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社交媒體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源自現實中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隱痛。如去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殺害,並拋屍灌木叢。
  • 【關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調整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加大對性侵...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寧寧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將負刑事責任;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的,適用更重刑罰;負有監護、收養、看護
  • 刑法修正案草案:十二周歲未成年人刑事責任新增一項規定
    (原標題:刑法修正案草案:十二周歲未成年人刑事責任新增一項規定)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12月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
  • 刑法修正案草案:十二周歲未成年人刑事責任新增一項規定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12月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怎麼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有哪些新亮點?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進入二審體現嚴格程序6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修正案草案共修改補充刑法30條,加大對安全生產犯罪的預防懲治,完善懲治食品藥品犯罪和破壞金融秩序犯罪規定,加強企業產權刑法保護,強化公共衛生刑事法治保障,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對汙染環境罪的懲處力度。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這具有怎樣的意義?
    近日,行政修正案(十一)的草案將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新聞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被瘋狂轉載。近些年,隨著未成年人犯罪的現象頻頻發生,社會大眾對於未成年人這一群體也變得更加關注了。而本次刑法修正案草案擬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順應民意、順應時代的,對於目前存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 關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擬下調刑事責任年齡至12周歲
    封面新聞 記者田之路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至12歲、針對特殊職責人員性侵女性上調「性同意年齡」、冒名頂替大學入刑等備受關注。該修正案正式公布實施後,這或將成為「醉駕入刑」之後,社會熱點關注話題再度推動《刑法》的一次修正。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個別下調為十二歲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今天(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童鞋們,《刑法修正案(十一)》有哪些新考點?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這是對我們現行《刑法》的立法補充和修改,讓我們一起來劃劃重點,看有哪些地方有改動和增加的呢
  • 清風在線: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有哪些新亮點?
    聚焦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關於下調最低刑責年齡的規定甫一披露,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社交媒體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源自現實中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隱痛。如去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殺害,並拋屍灌木叢。
  • 觀察丨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新亮點
    聚焦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關於下調最低刑責年齡的規定甫一披露,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社交媒體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如去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實施3年收容教養。今年8月,該案民事賠償判決生效後,蔡某某父母一直未履行。最新消息顯示,蔡某某父母因未履行法院判決被司法拘留15日,名下一處房產被查封,現已進入司法拍賣程序。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丨年齡下調:符合法治發展趨勢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劉憲權:《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解讀與反思
    《修(十一)》是繼《刑法修正案(九)》後對我國刑法的新一輪大規模修正,共包含48個條文,涉及刑法修改的有47個條文,其中31個條文是對原刑法條文中犯罪構成要件或法定刑的修改,有15個條文增設新罪名。本文將對本次修正案的重點補充修訂內容進行梳理闡釋,總結其所體現的我國刑事立法趨向,以期全局性地對該修正案的整體修法思路以及部分情緒性修正條款進行審思。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孫瑩 侯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其中,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以及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格外引人關注。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個別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原標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  本報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姜佩杉)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此次草案二審稿對社會各界高度關切的熱點、難點作出積極回應,擬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對涉未成年人性侵犯罪行為適用更重刑罰、將冒名頂替上學等行為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