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教授的評價機制

2020-08-0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從1985年赴美國留學到2010年全職回國,我在美國4所州立大學學習工作了25年多,包括維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喬治亞大學、佛羅裡達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

回國10年間,我從普通教授到學院負責人,逐漸對國內大學的評價機制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認識。一個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學歷,儲備足夠的知識與技能,謀得一職,獲得經費,發表論文,提升職稱——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科學家和大學教授都要經過相似過程。我想結合自己在美國學習工作的經歷,介紹一下美國大學在教授招聘、評估和升遷方面的情況。

美國大學的教授類別

美國州立大學及大多數大學的教授分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Professor或Full Professor)。還有名目繁多的頭銜,如:著名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董事會教授(Regents Professor)、大學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校長教授(President Professor)、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冠名教授(某某Professor,有名人專款贊助)、企業或個人贊助設立的講席教授(Endowed Professor)等,一般授予學校裡有名的教授。

教授、研究人員及技術推廣人員又分為終身制(Tenure track)與非終身制(Non-tenure track)。終身制教授的崗位是政府(公立大學)或大學(私立大學)的經費預算崗位,稱為hard money崗位,一般從副教授開始,只要不違法(包括學術方面)就不會被解僱;非終身制的一般是研究人員,稱為soft money崗位,是非政府(公立大學)或大學(私立大學)的經費預算崗位,一旦經費短缺,就會因崗位削減而丟掉工作。

美國大學的崗位設置與招聘

美國大學,特別是州立大學的崗位設置及教授數量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和固定的編制。如需要增加編制,需要反覆論證,申報後需由學院、學校審批。農場主、企業家、農民協會等對州立大學的很多崗位設置及增減有很重要的話語權,有的還是招聘小組成員,直接參與招聘工作。如果某單位獲批一個崗位,首先要成立招聘委員會或招聘小組,其次要起草崗位說明(招聘廣告),詳細說明崗位的具體要求、工作責任與義務、評估標準等,然後招聘廣告將通過專業學會在各種場合廣而告之。

在美國大學,要獲得一個教授崗位,特別是終身制教授崗位,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在眾多申請人中,遴選委員會挑選出一部分優秀人選(top 10或更少),先進行電話面試(對母語不是英語的申請者,這一關極其重要)。面試通過後,還需要提供3-5封推薦信,推薦人必須要有誠信。根據推薦信,遴選委員會邀請3-4個最優秀的申請人來學校面試,一切費用由學校支付。這輪面試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一般持續2-3天,面試人員要西裝革履,談吐優雅,思路清晰,要給人留下非我莫屬的印象。面試過程也很複雜,包括與教授(將來的同事)吃早餐、午餐和晚餐;與學生代表或全系研究生吃飯聊天;作一個學術報告並回答各種刁鑽的問題;給學生上一堂課,解答學生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並讓他們感到滿意;接受系主任及學院院長的接見,探討今後的發展思路及所需條件;會見人事部門工作人員,聽他們介紹各種福利待遇與升遷路徑,以及請假、假期、保險、招聘實驗室人員(研究生、博士後、技術人員和助手)等方面的政策和手續等;會見科研部門工作人員,了解如何申報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等相關政策;會見教務部門工作人員,了解開設課程的相關要求及程序;會見財務部門工作人員,了解經費使用、出差、報銷等規定事項。

整個招聘過程嚴謹、認真、透明,既測試申請人的學術水平、講課水平,也考察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能力,甚至包括性格、談吐和反應靈敏度等各方面素質。

大學教授的崗位通常較少,一旦有招聘廣告公布,會有很多人申請,有時一個崗位有幾百個申請人。我當年申請的大學崗位就有70多人申請。如果申請人是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後,論文數量與質量最為重要。對於有多年工作經驗的申請人,除了論文數量與質量外,還要看其曾獲得的經費與項目數量、培養研究生的數量與質量、在學術界的影響等,如是否擔任期刊編輯及編委、國內國際組織負責人、各種學術會議的召集者,以及是否獲得各種學術組織獎等等。

受聘教授的工資待遇因人而異,根據系裡的預算,需求的急迫性,受聘人的學術水平、資歷及原先工資水平、談判技巧等多種因素綜合確定。

美國教授的職業發展與晉升

在美國,從助理教授升到教授也不容易。美國大學對教授,特別是對年輕助理教授的發展非常關心,會提供各種便利。

晉升職稱。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以及通過終身制聘任程序,通常要在2-3年後獲得終身制崗位。新入職的助理教授在工作2-3年後會有一個中期評估,系職稱及終身制評審小組會預審該助理教授的教學、科研、經費、研究生培養等進展,以及其是否有望按時獲得晉升,並對其各項工作進展提出評估、建議與指導。

學校設有各級職稱與終身制評審機構,成員一般以正教授為主,副教授的評審委員會成員由該機構行政負責人任命,成員中也會有副教授。我所在學校的做法是申請人、系主任或評審委員會各推薦5名評審專家,申請人可對評審委員會推薦的名單提出異議,並說明理由。推薦的評審專家所在學校必須與本校水平相當或更好。評審專家與被評審人不能有直接利益關係,如不能是家人、導師、學生、原同事、項目合作者、論文合作作者等,以免影響評審公正。系主任會從這10名推薦的評審專家中挑選5-6人作為小同行評審專家。學校對評審專家的推薦信按其工作職責提出評價,最後都會提一個問題:如果申請人在貴單位,你是否會同意其提職?

收到所有推薦信後,評審委員會將推薦信發給每個委員,然後開會討論,投票是否同意申請人的申請,並將結果呈送系主任。至此,評審委員會的使命便完成了。系主任再根據呈報結果決定是否上報學院。只要上報到學院這一級,基本上就沒有太大問題了,但院長仍有權決定是否同意。如果同意提升,所有材料會報到學校,由教務長行使決定權。這時基本上進入形式審查階段,如無問題便由董事會進行最終聘任。

從助理教授提升至終身制副教授有兩次機會,第一次申報如未通過,來年可再申報一次,再通不過就必須離開了。整個職稱評審過程持續大約8-9個月。從副教授到正教授的申請和評審過程大致如此,但即便評不上正教授,也不用擔心被炒魷魚,這就是終身制的優勢。我的一位同事在副教授崗位上19年才晉升為教授,也有幾位同事到退休還是副教授。

年終考核。教授須在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計劃和年終總結。年度工作計劃包括教學及指導本科生、科研、經費及項目申請、研究生招生及培養、參加國內外各種會議及演講、社會服務等。年終總結即按照上年度工作計劃,一一對應,說明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說明原因及補救辦法。系主任要單獨與每位教授面對面地、一條一條地核對工作計劃完成情況,並當面給出成績(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級)。考核結束後,系主任與教授雙方一起籤字確認。

提薪。美國大學教授的工資待遇因人而異,取決於職稱、資歷、工作成績等因素。同一職稱的工資差別也會比較大,差距可高達2-3倍。提薪幅度由系主任決定,個別情況由系主任與院長協商決定。

如無特殊經濟問題,美國大學會年年提薪,幅度也因人而異,主要依據就是年終考評成績。不同級別的領導對提薪幅度有特定的權利範圍,系主任在10%以內,院長的權利要更大。提薪與學校沒有直接關係,但學校和學院都設有申訴機構,教授如對提薪結果有異議,可以進行申訴。

在美國大學,教授只拿固定工資,有行政兼職的教授會有一定補貼。授課、發表論文、科研、獲得專利、培養學生、獲得獎勵都是份內工作,沒有獎金和額外補貼。

發表論文及其重要性。美國絕大多數大學教授發表論文一般不關注SCI雜誌,也不關注影響因子,而是發表的文章是否得到同行認可、借鑑與引用,是否對同行有所幫助,是否有更多讀者。我在美國學習和工作13年後才在回國訪問期間知道了什麼是SCI。我工作過的學校每年發表若干《科學》《自然》《細胞》等頂尖雜誌的文章,很少在學校任何場合和媒體上看到相關宣傳報導,也很少聽到大家議論和關注此事。系裡的網站會刊登教師們發表的論文,但不會強調影響因子是多少。

在美國大學,教授發表論文非常重要。「Publish or Perish」(不發論文就出局)眾所周知。美國大學非常期待你在本領域/學科的期刊發表論文,這也標誌著小同行對你學術水平的認可。學校不希望你發表非本研究領域期刊的論文,即便是影響因子很高的期刊,否則會被認為不務正業。有的學校會關注論文的引用情況,例如以H -係數(H-index)作為發表論文水平的標誌之一。

那麼,學校對發表論文的數量和標準是什麼呢?一般說來,論文數量是系裡所有教授發表論文的平均數就可以,適當多一些更好,但不宜太多,否則容易引起領導和同事的不同想法,甚至會對論文質量產生質疑。我工作過大學的昆蟲學系在美國很有名,一個教授平均每年發表2-3篇論文,超過這個平均數就很優秀了。當年我的團隊每年發表5-10篇文章,屢屢獲得優評。

我在美國學習和工作期間,發表學術論文要經系主任批准,實際上相當於備案,一般都會得到批准。論文完成後,根據系裡要求需找3位同行評閱,修改後和投稿前都要填寫申請表,內容包括:作者、排序及貢獻、題目、摘要、擬投期刊、項目資助(資金來源)、審稿人姓名及單位等。系主任批准籤字後,會提供一個論文編號。

研究成果之專利與技術轉讓。美國大學都設有專門負責專利與技術轉讓的部門,有專業人員或律師處理相關工作,教授本人不能單獨申報專利及技術轉讓,而要先將研究成果報送到這些部門,由其先行評估,再召集申報人和相關專家一起討論評估。如果有價值,學校會形成書面材料,尋找感興趣的企業進行技術轉讓,如暫時找不到,學校會申報專利,以保護研究成果,便於發表論文。教授的研究成果屬於學校,技術轉讓後,發明人會獲得較大比例的分紅,各學校的分紅比例會有差異。

學術榮譽、頭銜與自身利益。我曾工作的德克薩斯農工大學昆蟲學系有兩個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斯·D·薩默斯教授和佩裡·L·阿德基森教授。阿德基森教授曾經是大學校長,獲得過農業領域的「諾貝爾獎」——沃爾夫農業獎 ,但在他們實驗室的網站、系裡的網站,以及自己的名片上,都找不到「院士」的頭銜。大多數學生也不知道他們是院士,他們甚至連免費停車位都沒有。

研究生招生與培養。美國大學對培養研究生非常重視,特別是博士研究生,他們是學校科研的主力軍。所以,學校在評估教授的時候,博士畢業生的數量是重要指標之一——這也是科研項目與經費多、成果多的重要標誌。

在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不要求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論文,只要求學生通過論文答辯即可授予學位。美國大學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是提交給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生的畢業年限也沒有硬性規定,主要由導師根據研究結果而定。有的學校規定最長7-8年必須畢業,否則需要重新參加資格考試。儘管學校對發表論文沒有硬性要求,但碩士研究生還是會發表1-2篇論文,博士研究生一般發表2篇或更多論文,便於日後繼續深造或找到好的工作。

開設課程、教學及學生評教。美國的州立大學,特別是農學院的各個系均以培養研究生為主,沒有或只有少量本科生。學期末學生要填寫固定表格,對教授的授課水平作出評價。教授一般不會刻意為了評教分數而取悅學生,學生也會如實評價。而且,教授的授課水平在招聘時已經過嚴格評審和把關,除個別情況,教授之間的評教分數差別也不大,對職稱晉升沒有太大影響。

美國大學對教授的期待

一般情況下,美國州立/公立大學的教授職責包括教學、科研、技術推廣、服務學校和社會等,根據個人職責做好該做的事。在高水平大學當教授,想要保住職位,得到快速晉升機會,擁有良好的待遇和實驗室資源,就必須獲得較多的科研項目和充足的經費,招收足夠多的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發表足夠多的高水平論文,獲得足夠多的重大成果,還需要積極加入國內外學術組織和擔任學術期刊編輯與編委,推廣研究成果,擴大國際影響,做好公益和社會服務。

美國大學對教授有很多期待。如期待教授有大項目。以科研為主的教授,申請科研項目和獲得大量經費極為重要。美國大學對項目經費收取的管理費非常高,一般為40%-50%或更高,是學校的重要經費來源。學校利用這些經費為職員發工資、漲工資,招聘人員,購買圖書資料及大型儀器設備。院系也會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因此,項目多、經費多的教授一般會得到學校重視,晉升速度快,待遇會更高,實驗室資源也會更豐富; 期待教授有國際聲譽。國際聲譽高意味著發表的高水平文章多,學術方面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同時能招到更多研究生和博士後,這樣的教授一般會得到院系的善待;期待教授獲得國際大獎,特別是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等,會為學校帶來較高的聲譽。

擔任大學教授,從事教學、科研與服務,有很多重要標準,高學歷重要,項目和經費重要,論文重要,成果重要,大獎也重要。美國大學不能說沒有「唯」,只是「唯」的程度與方式不同而已。美國各級政府不負責學術學科評估、論文發表、獎項評選等,所有這些工作都在學術領域內進行,且與資源分配和個人待遇沒有太多聯繫。大學、院系或研究機構有各自的考核標準及方式。如何對科學家和教授的學術水平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裡靜靜地思考、頻繁地交流,做自己感興趣的、創新的、有價值的、不急功近利的研究,不是件容易的事。(作者劉同先,系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院長,曾獲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碩士學位和喬治亞大學博士學位,2014年當選美國昆蟲學會會士)

來源|神州學人(2020年第8期)

作者:劉同先

相關焦點

  • 美國大學也有「四唯」、「五唯」?美國州立大學教授評估機制淺析
    年赴美求學到2010年全職回國,我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喬治亞大學、佛羅裡達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學習和工作了25年多,經歷了申請工作、面試及從助理教授到教授的升遷過程,熟知美國州立大學的教授評價機制。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om Hei教授訪問合肥研究院
    10月9日,應吳李君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輻射研究中心Tom K. Hei教授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訪問交流,並作了題為《輻射致癌的過程與機制》的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Tom K.
  • 東京大學教授谷垣真理子訪問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
    2019年4月20日下午,日本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谷垣真理子訪問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
  •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金建平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應邀...
    西工大新聞網1月7日電(吳子祥 淮瑩 裴佳偉)應生命學院骨代謝研究室騫愛榮教授邀請,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金建平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於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間訪問生命學院。2018年12月29日上午,金建平教授在生命學院做了題為「Cellular Mechanoregul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alcific Aortic disease」的講座。本次會議由騫愛榮教授主持,美國西北大學黃其全教授出席了本次會議。生命學院相關專業的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等聆聽了本次報告。
  • 評估稱清華已成世界一流大學,美國教授卻稱應從三流提升為二流
    然而,美國大學教授李志文卻稱:  當前最重要的是,把清華、北大、浙大從三流提升為二流大學。  李志文的這一說法讓很多人不服氣,難道國內高校離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有這麼遠?  國內專家組與美國大學教授對清華等大學的評估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是評價標準不一樣?
  •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Sharma和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Licht...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Sharma和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Lichtfouse訪問新疆理化所 2017-09-26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9月25日,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學關於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報告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人才觀,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著力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引進人才,以人盡其才的理念培育人才,以精準貼心的標準服務人才,致力於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相匹配的一流師資隊伍,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 改革評價機制 強化梯隊建設 奮力書寫新時代浙江大學人才工作新篇章
    一、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繪就「浙」才新圖景浙江大學深入分析當前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工作面臨的瓶頸與挑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抓住人才工作的窗口期、挑戰期和黃金期,以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為驅動,加快人才工作體系及體制機制的高質量戰略轉型,著力打造人盡其才、追求卓越的人才隊伍,全面推進學校發展。
  • 美國大學協會(北美大學聯盟)(AAU)的組成、評價指標和淘汰機制
    美國大學協會(AAU)是一個綜合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協會。美國大學協會成員大學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計劃的覆蓋面和質量一般都優於其他大學協會成員。  AAU有嚴格的入選標準,通過一套嚴格的評估程序來確保被邀請入會的成員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和學術研究的水平。
  • 數百萬真實學生評價,美國學生最滿意的大學竟然是...
    新的學期,各大2021年最新美國大學排行榜相繼發布!最近,Niche就率先發布了2021最佳美國大學排名!這份排名涵蓋多個分類,包括大學種類,專業分類,不同州內大學,招生,校園生活,學生喜好,學術選擇等等。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
    北京中醫藥大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醫藥拔尖人才為目標,著眼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風向標」作用,著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大力實施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營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格局,推進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系統完備的人才評價體系。
  • 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程世源教授訪問濟寧醫學院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程世源教授訪問濟寧醫學院,在科研樓301報告廳作了題為《Dysregulated Signaling and Epigenetics in Human Brain Tumors》的學術報告。
  • 美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不會思考死讀書!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
    美國教授評價中國留學生,不會思考死讀書!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掀起了一輪留學熱,並在90年代中後期至21世紀初期進入高潮。就在我們感嘆大量年輕人才流失海外時,一位美國教授對中國留學生的評價,不禁讓人怒火中燒,有網友稱:老美,這是自大慣了!
  • 【學術講座】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顧湘麗教授講座通知
    報告題目:以健康促進為目標,培養有體育素養的大學生報告人:顧湘麗博士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健康促進和休閒系教授主持人:劉沅龍教授 美國西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體運動科學及健康教育系主任講座時間:2018年6月邀請人:體育部 王軻副主任承辦學院:體育部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聯繫人:康鵬軍 副書記聯繫電話:15398070622報告簡介:本講座以圍繞身體素質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包括1)基於2016個美國國家標準對身體素質的概念進行界定
  •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英語系終身教授童明:教授治校並非少數專家治校...
  • 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訪問南京土壤所
    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訪問南京土壤所 2017-06-13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農學會會士,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訪問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並作了題為New 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Ionizable Organic Compounds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s through using Carbon Nanotubes的學術報告。
  • 為什麼美國大學教授是終身制的?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設立後一直努力將保護學術自由制度化。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布聲明,提出了終身教職制度的概念。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設立終身教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證教學、研究和課餘活動的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指出,教授解聘應由同行教授審判決定,需要有書面說明,並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 2018「高層次人才引進與評價機制改革華中區域研討會」在鄭州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訊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更好地解決人才評價機制中存在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標準單一,評價社會化程度不高等突出問題,5月31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委會(以下簡稱人才專委會)主辦,鄭州大學承辦,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協辦的第二場區域人才引進與評價研討會(華中)在鄭州大學舉行。
  •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張人一教授訪問熱帶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芷言報導  8月14日,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大氣化學和大氣環境中心主任、美國氣象學會大氣化學委員會主席張人一教授訪問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 美國大學教授收入排行榜|哪個大學的教授最掙錢?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發布了最新的2016-2017年美國大學教授的薪資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