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葉子》這首歌,是許多賴班族的生活寫照。
網友微荃發帖說:「辦公室的倆同事,下班了,都不走,一聲不吭,每人拼了兩張椅子,躺下就睡……」
帖子一發出,立即引來眾人圍觀。跟帖的人有的大為不解,追問猜測原因。有的則表示,自己下班後也會在辦公室磨蹭,賴著不走。在眾多跟帖中,好幾樓都出現了「賴班族」這個乍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
「賴班族」是神馬?顧名思義,就是下班以後「賴」在辦公室不走的人群。他們即使已經完成當天的工作,也不願意離開。原因有很多,或是因為省水省電省網費,或是為了錯開下班高峰期。更多的是不願意太早回家或根本不知道下班後該幹嘛的人。
無論是什麼原因,「賴班族」已確確實實地出現在了我們生活的城市,折射出的是城市生活巨大的壓力和強烈的孤獨感。
測試>>>
你是賴班族嗎?
你是賴班族嗎?做下這個測試向內心深處尋找答案吧(後面的數字的意思是,你選擇了那一項,你就直接跳轉到第幾題,以此類推)。
1.以下哪個選項最能概括你行動方面的不足?
做事稍顯拖拉———4(表示跳轉到第4題)
不敢嘗試新挑戰———3(表示跳到第3題)
與人合作很困難———2
細節處理不夠好———5
2.憑直覺認為自己最像以下哪種動物?
螞蟻———3
海鷗———3
樹袋熊———4
眼鏡蛇———4
3.你的頂頭上司是個什麼樣的人?
令人尊敬———5
聰明睿智———4
精打細算———5
博學多才———6
4.自己已經有1年以上時間沒有跳過槽了?
確實是這樣———6
不久之前剛跳槽———5
目前有跳槽打算———7
5.工作繁忙,手頭總有做不完的事?
還好,偶爾可偷懶———7
忙到沒白天沒黑夜———6
工作超級閒,沒勁———6
6.職場上交到真朋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早就意識到了這點———8
瞎掰,我就交到真朋友———7
說不好———9
7.周末大多數時候你都在幹什麼?
睡覺———8
上網———8
聚會———9
加班———9
以上均無———10
8.如何看待「花的錢總比賺的多」這件事?
說明賺錢能力有問題———11
沒辦法,物價高唄———9
太能花錢了,得控制———10
9.你經常在外面用餐,自己不擅長烹飪?
我會做飯,可常懶得做———11
餐館做得好,當然在外面吃———10
多數時候我都在家自己烹飪———A
在家吃,但會叫外賣———G
10.拿到本內容沉悶的小說你可能怎麼看?
只看開頭和結尾———C
大致翻翻,然後擱置———D
忍著悶堅持看完———E
11.聽到別人誇你時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傢伙罵我呢———B
我真有這麼好嗎———F
嗯,要努力做得更好———H
答案及分析見下一頁
■答案
A.深知每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跟賴班族搭不上關係。
B.寂寞源於深層次的自卑,的確夠格成為資深城市賴班族。
C.賴班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屬於表面意義上的賴班族。
D.城市賴班族基本與你不沾邊。
E.生活壓力大的時候你就會成為賴班族,如果心情好或者得到某些小獎勵,又會馬上放下賴班族名號,積極主動享受生活。
F.時常會有危機感,屬於比較被動的城市賴班族。
G.賴班因為缺少愛,你太需要找個人緊握雙手共度此生。
H.有點工作狂傾向,屬於典型賴班族。實習記者 鄒曉雨 段韻
菜鳥級:「賴班」時間≤1小時
「一下班就開溜,明明是新人都不知道多學習!」
在鍵盤上敲完最後一個字,睿睿長長地伸了個大懶腰,一眼瞟見辦公室的大鐘:6點了。
下班時間到。可是睿睿第一反應不是收拾東西走人,而是偷偷摸摸地向經理辦公室張望。經理室的門緊閉著,睿睿想,經理走了,可以閃人了。
「新兵蛋子」睿睿來公司已經1個多月了。剛來的時候,由於每天都要參加培訓,睿睿的工作量並不多。每天下午,當時針指向6點,睿睿已經站在了電梯口。
直到上個星期,一個同事神神秘秘地把睿睿拉到一邊,「你不曉得,你天天走得那麼早,經理不安逸你!」睿睿聽了,頓時覺得腦袋「嗡嗡」作響。果然,周一開部門例會的時候,經理在布置完一周工作後特別補充:「有些新同事,一下班溜得比哪個都快。作為新人,更需要多花時間來學習,不要一天都想著耍!」睿睿感覺到一道凌厲的眼神從經理方向「殺」過來,趕緊抓起筆,埋頭作記錄狀。
從此以後,即使早早地完成了工作,睿睿總是乖乖地呆在辦公室,等到經理和「老人」們都走了之後,才慢吞吞地離開。
入門級:「賴班」時間1~2小時
「下班路上堵得慌,咱不去湊熱鬧」
VS「省水省電省空間,我想安靜地看會兒書」
幾個月前,樊哲還不能理解辦公室裡不在少數的「賴班族」,因為他基本上每天都是辦公室裡下班最早的人。
一到下午6點,樊哲就火速抓起背包,奔赴各種飯局和朋友聚會。即使沒有飯局和聚會,住在單位附近的他步行10分鐘就能到家,在家裡上網、玩遊戲也不亦樂乎。
前不久,樊哲搬進了三環附近的新家。第一天下班回家,他開著車在路上堵了2個小時,餓得頭昏眼花。第二天下班後,望著窗外堵成停車場一樣的主幹道,他才體會到了辦公室裡一些「賴班族」的無奈。
「何必在下班高峰期去扎堆呢。與其開車堵個1、2個小時,還不如輕輕鬆鬆地在辦公室裡玩,等到車少一些再走。」抱著這樣的想法,樊哲加入了「賴班族」的隊伍。
之後每天下班後,如果當日的工作已經做完,樊哲會提前開始第二天的工作。實在沒事情做,就打打「殭屍」,逛逛網店,看一部電影,直到窗外的大街上車不再堵成一團為止。
在城市另一端,鄭川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手指在鍵盤上跳舞。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鄭川常常要在晚上9點過後才能完成手頭的工作。收工以後,他也不會著急離開,而是續上一杯茶,隨手從桌上抽出一本書或雜誌,悠閒地看著。
辦公室裡燈火輝煌,周圍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伏。鄭川一直安靜地把頭埋在書裡。隔壁辦公室的同事從旁邊經過,猛地一拍他的肩膀:「還不回家嗦。」鄭川笑著說:「這不是給家裡省水省電麼。」「少來,就不怕老婆在家等得著急呀。」
鄭川的眼前突然浮現出妻子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模樣。去年結婚後,鄭川的妻子成了全職太太,一心一意為鄭川解決後顧之憂。每晚下班後,鄭川習慣上上網、玩玩遊戲,然而每天回家看著妻子很歡樂地上網、看電視,鄭川實在不願意跟妻子搶電腦。一室一廳的小居空間窄小,沒有多餘的地方放書桌,對於喜歡看書的鄭川來說實在有些不習慣。因此,每晚做完手頭的事,他總會多呆上一兩個小時,安靜地看會兒書,或者是玩會兒電腦遊戲。
鄭川合上書,背上肩包,笑著對同事說:「無論多晚,老婆總會等我的。」
骨灰級:賴班時間≥2小時
「跟老婆沒話說,回家沒意思」 VS「家在外地,無處可去」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衛的「賴班」就不似鄭川那麼輕鬆。
平均每天賴班賴到晚上11點的大衛,和太太結婚已經3年。
別人都說婚姻有「七年之癢」,大衛覺得似乎用不了那麼長時間。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夫妻倆的感情漸漸淡了。以前下班回家後,大衛和妻子常常會相互擺擺各自白天遇到的各種不順。後來大衛漸漸發現,妻子只喜歡抱怨自己的苦惱,卻從不聆聽他的鬱悶,他就變得沉默了。妻子好像也發現了他的改變,懷疑他愛上了別人,兩人大吵了一架後,大衛索性把「熱戰」升級為「冷戰」,天天賴在辦公室,直到深夜才回家。
後來兩人雖然講和了,但每天下班後大衛還是寧願待在辦公室,上網、玩遊戲,幹什麼都好,就是不願回家。「回家沒意思,兩個人都不太說話。」有一次在朋友的勸說下,大衛決定打破這種僵局,下班以後很早就回到了家中。妻子有些驚訝,默默地準備晚飯,兩人在沉默中吃飯,在沉默中看書、看電視,最後在沉默中睡覺。
「感覺兩個人就像睡在拼在一起的床上。睡在她身邊,跟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沒什麼區別。」因此有時候,大衛在辦公室待得不想回家了,索性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倒頭就睡。
22歲的女孩爍爍如今覺得,逛街、K歌都是浮雲,賴在辦公室才是正道。
去年大學畢業後,爍爍和另外9個新同事一起,進入了現在供職的公司。因為大家都剛剛大學畢業,年齡相仿,經歷也差不多,很快就打成了一片。爍爍發現,每天下班後,很多家在外地的新同事喜歡待在辦公室上網,或者在隔壁的茶水室裡打桌球,有些人甚至待到晚上11點過後才回家。問他們為什麼,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是「沒地方去」。
有一陣爍爍特別忙,連續加了一個星期的班,這些下班後愛待在辦公室裡的同事出門吃飯時,就會特意給她帶一份晚餐回來,有時還會給她買不少零食。爍爍覺得,原來加班也可以是一件很溫暖的事。後來,即使不加班,她偶爾也會賴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待到很晚才回家。
慢慢地,辦公室對於爍爍和同事來說,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辦公場所。到了晚上,這裡就成了咖啡廳、水吧甚至是KTV。每天下班後,爍爍就和同事一起先到樓下吃飯,再到附近超市採購一些愛吃的零食。在確認老闆已經離開之後,一群人就開開心心地回到辦公室,把轉椅拉來圍成一圈,邊吃零食邊擺龍門陣。如果懶得下樓,還會打電話叫外賣,奶茶、比薩都是大家愛點的食品。爍爍的抽屜裡塞滿了家鄉特產,甚至連家裡熬的雞湯、排骨湯都常常都被她帶到辦公室,有同事還把家裡的紅酒也帶來了。
「茶話會」漸漸從偶爾的一兩次,到每周固定三、四次,聊天的內容也從安排明天的工作、抱怨老闆的摳門、每天的新奇見聞,變成了「深度」的感情傾訴。誰喜歡上了哪個男生,大家都會幫她出主意,擬定「倒追計劃」;誰的異地戀出現了問題,大家也會七嘴八舌地為她支招。
於是乎,辦公室裡的茶話會像是對抗孤獨的定期儀式,帶給爍爍和同事們獨特的樂趣。
點穴
越逃避越孤獨
直面才是正道
「賴班族」聽上去帶些貶義,卻清晰地透露出了都市人的無奈:交際範圍窄,生活壓力大,孤獨。
人是相互需要的。白天,工作把我們綁在辦公室。到了夜晚,工作想給我們鬆綁,我們卻不願意離開。因為有一天,當我們走出辦公室,發現自己竟像《海上鋼琴師》裡1900走出船艙時那樣茫然失措。現代都市,這個問題正在困擾著許多人。無數年輕人缺乏朋友甚至玩伴,他們找不到可以一起聊天和娛樂的人。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更加厭惡在街上獨來獨往,而這時,辦公室就成了他們迫切想要抓住的救生圈:辦公室裡配備齊全,燈可以永遠亮著,總有稀稀拉拉的人影。至少,還能在這裡以「加班」的名義,以上進的姿態,理直氣壯地逃離孤獨的現實。偶爾還能和同事攀談兩句,聊以慰藉孤單的內心。
西南民族大學應用心理系系主任蔣柯說,都市白領雖然衣著光鮮,收入較高,但是工作壓力大,生活中人情淡漠,很容易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他們會對人際交往產生顧慮,變得依賴辦公室的群體環境,害怕回家獨處。
不過越是逃避下班,就會越孤獨。蔣柯說,如果長期以賴班減壓,會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建構,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想要擺脫賴班的毛病,白領們不妨多培養一些小興趣,比如體育運動,從而在群體活動裡擴大社交圈。對於生活和情緒這些東西,欺騙別人沒關係,但不要欺騙自己的內心。如果真的因為孤單無聊,就必須重視它,而不是找些不著邊際的藉口說服自己。否則,永遠都沒有出路。
這些群體最容易成為賴班族
1.單身男女他們下班回家後也是獨自一人,除了上網、看電視外,沒有其他方式排遣寂寞,不如索性待在辦公室。
2.與愛人分居兩地的男女他們因伴侶不在身邊,等同於單身,回家後也很無聊,於是把主要精力耗在工作和辦公室裡。
3.家庭不幸福的已婚人士因為沒有家庭溫暖感,於是就待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