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名言,人善我,我亦善人

2020-12-19 美人冢梓瑩

寬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1. 最高貴的復仇方式是寬容。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溫暖的壁爐,溫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點燃了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隻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雨果

2. 學會寬容,世界會變的更加廣闊;忘卻計較,人生才會永遠快樂。 古希臘一位哲人

3. 生活像一片汪洋,寬容是扁舟,泛舟於汪洋之上,才知海的寬闊。

4. 生活像一座山峰,寬容是小徑,循徑而上,才知山的高大和巍峨。

5. 生活像一杯咖啡,寬容是奶糖,二者的融合,才知道苦中芳香與甜美。

6. 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7. 人心不是靠武力徵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徵服。

8. 當一隻腳踏在紫羅蘭的花瓣上時,他卻將香味留在了那隻腳上,這就是寬容。一個精神病人闖進了一位醫生家裡,射殺了他三個花樣年華的女兒,他卻仍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這也是寬容。

9. 人如果選擇了計較,那麼他將在黑暗中度過餘生;而一個人選擇了寬容的話,那麼他能將陽光灑向大地。

10. 寬容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淨。

11.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12.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3. 用寬容的心境和同學相處,友誼才能穩固和長久。

14. 寬容意味著尊重、理解、信任和溝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縱容,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

15.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餘地。

16. 我認為原諒別人已經認識到的過失是一種美德。

17. 寬容就是瀟灑,寬容就是忘卻,寬容就是忍耐。

18. 寬容別人就是做了一件高尚的事

19. 寬容別人是大度,寬容自己是豁達。

20. 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雨果)

21. 若無寬恕,生命將被永無止境的仇恨和報復所控制.(阿薩吉奧利)

22. 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歐文)

23. 愈是睿智的人,愈有寬廣的胸襟. (斯達爾夫人)

24. 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結果是甜蜜的. (盧 梭)

25.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別人寬容的,但誰能說自己不需要寬容呢? (屠格涅夫)

26. 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27.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孔 子)

28.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孔 子)

29. 天稱其高,以無不覆;地稱其廣,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曹 植)

30. 識高則量大. (程 顥)

31.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薛 瑄)

32. 自家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含蓄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呂 坤)

33.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 (程 頤)

34. 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裡的隔膜,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友愛。

35.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漢]劉 向《新序·節士》

36. 氣餒者自畫,量狹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37. 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宋朝事實類苑·祖宗聖訓》

38. 惡人膽大,小人氣大,君子量大。──中國諺語

39. 不會寬容別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俄]屠格涅夫《羅亭》

40. 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中國諺語

41.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秦]李 斯《諫逐客書》

42. 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劉隗列傳》

43.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馮夢龍《增廣智囊補》

44. 能下人,故其心虛;其心虛,故所廣取;所廣取,故其人愈高。──[明]李 贄《焚書·高言說》

45.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宋]蘇 洵《心術》

46. 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明]吳承恩《西遊記》

47.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黎巴嫩]紀伯倫

48.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怒。──馬克吐溫

49. 「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

50. 最高貴的復仇是寬容。 ──雨果

51.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決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52. 開誠心,布大度。──康有為《上清帝第一書》

53.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清]金纓《格言聯壁》

54. 量大好做事,樹大好遮陰。──中國諺語

55.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56. 人非堯舜,誰能盡善。──[唐]李 白《與韓荊州書》

57. 關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國諺語

58. 與人為善就是善於寬諒。──[美]弗羅斯特《新罕布夏》

59. 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中國諺語

60. 能忍能讓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國諺語

61.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清]金 纓《格言聯壁》

62. 聖人貴寬,而世人賤眾。──[漢]陸 賈《新語·術事》

63. 東海廣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嶽雖高大,不逆垢與塵。──[三國]曹 植《當欲遊南山行》

64. 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國諺語

65.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明]馮夢龍《醒世恆言》

66. 人本該是有良心的,就連最殘酷的心也會有寬恕他人的短暫、美好的記憶。──[捷]塞弗爾特《淚城》

67. 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中國諺語

68. 寬恕一個敵人要比寬恕一個朋友容易。──[英]布菜克《耶魯撒冷》

69.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尚書·周書·君陳》

70.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古今楹聯類篡》

71.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宋]善棋道人《絕句》

72. 仁者愛萬物。──《史記·趙世家》

相關焦點

  • 關於行善的10則名言警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關於行善的10則名言警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1.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所具備的最高德行,便是同人們一道行善。這句話講出了行善的重要性。以善意的姿態,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才是真正的君子。2.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出自《老子·第十七章》。自然法則不分親疏,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善人遵循天道,所以會得到天道的護佑。3.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出自《千字文》。
  • 人善人欺天不欺,善人者人恆善之
    人生,有一種品質能溫暖人的心,那就是善,人之初性本善。人善人欺天不欺,善人者人恆善之。善是一種美德,能淨化一個人的心靈,人貴在善良。做人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樣心裡才踏實,這樣才能心安一輩子,做個善良的人,就能坦蕩一輩子。
  • 什麼是「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歐陽修在《翰林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張公墓志銘》一文中有——張公諱錫,字貺之。其先京兆長安人也。公為人清方敏默,為善不倦,而喜自晦斂,公為人清方敏默,為善不倦,而喜自晦斂,若不欲人知。其遇人怡怡,若無所不可。及視其發施於事者,其義有可畏,其守有不可奪,其能有不可及,既已,則若未嘗有所為者。真正的善,正是張貺之這樣的「為善不倦,為善不欲人知,行無為無求之善」。
  • 人善人欺天不欺
    兩柱有一副對聯是: 人惡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 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 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 我們要少一些指責,多一份寬容,自己過得很自在,他人也會感到舒服。
  • 老子為什麼說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從而得善
    老子《道德經》中說:「善者無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意思是對於善良的人我會善待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同樣會善待他,如此一來,彼此也就都得到了真正的善良之心。寬容是一種美德,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文章《送一輪明月》就是講述了一個寬容的故事:一個老和尚獨自在一座山上修行,有一天一個晚上他蹭著月光出去散步,等他回到小屋的時候,他看見一個小偷在屋裡翻找他的東西,他一聲不響地站在門外,等到那個小偷出來的時候,他脫下身上的長袍,微笑著對小偷說,你這麼辛苦的從山下跑來看我,我也沒什麼貴重的東西送給你,這件長袍就送給你吧,小偷拿著長袍走了
  •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論語詳解19】
    最離譜的是,基本都把「善人」當成「好人」來解,「善人為邦百年」竟然可以解釋成「好人為邦也要百年時間」,簡直胡解到了極點,根本連文言文最基本的語法都沒搞清楚。朱熹雖然知道「為邦百年,言相繼而久也。」卻把「去殺」解釋為「民化於善,可以不用刑殺也。」實在是不得要領,把「善人」和「勝殘去殺」的語法並列關係給完全搞混了。
  • 人善人欺天不欺 (深刻)
    小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副對聯是: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
  • 人善人欺天不欺 (深度好文)!
    兩柱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
  • 人善人欺天不欺 (深度好文)
    小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我們要少一些指責,多一份寬容,自己過得很自在,他人也會感到舒服。幸福和樂的生活,其實就在我們當下,只是我們不懂得過。人生並不複雜,幸福也很簡單!
  • 人善人欺天不欺(深度好文)
    小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邊柱上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客觀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我們要少一些指責,多一份寬容,自己過得自在些,他人也會感到舒服。
  • 品讀《道德經》何為善人?六「善」之人貴其師,不善之人貴其資
    原 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則不可開,善結無繩約則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名人說寬容 關於寬容的名人名言
    名人說寬容 關於寬容的名人名言 2012-03-14 15:5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人善 人欺 天不欺(深度好文)
    小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啥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一章的意思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難以消除的怨恨,這怎麼可以能算是妥善呢?
  • 世人皆知人惡人怕,人善人欺,少有人知的後半段才是老祖宗的告誡
    但隨著自己的成長,往往會聽到與之相反的言論,比如「人惡被人怕,人善被人欺」、「殺人放火金腰帶、修路補橋無屍骸」等等。兩種思想開始出現矛盾。後來去了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
  • 善人者,人亦善之,可何為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以前覺得善者,就是有顆善良的心,願意幫助別人,可後來才發現善,有真善,也有假善,如何去判定,純粹是看事情對人對己的利益罷了。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小偷小摸的人,我們會稱之為「壞人」,然則他可能是走投無路,並沒有殺人放火,所以又有人認為他不是大惡之人,不能稱之為「善」,但也不壞。 而在農村,順手牽羊,說三道四者不計其數,不謂之善,也不謂之惡。 殊不知,小偷小盜慣了,他可能膽子越來越大,也可能胃口越來越不滿足,於是,入室搶劫,殺人越貨也可能只在一念之間。
  • 人善人欺天不欺,因果輪迴!(好現實)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做人,要有正氣,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在做事,天在看人,一切都是有因果。善惡終有報,善有善終,惡有報應,天道好輪迴。電視劇《小娘惹》中菊香和月娘,這對母女,演繹了這部劇的女主,她們兩個代表的是善良,而黃家那班人則是壞事做盡,惡人做到頭。
  • 《論語幫助你成功》:不違天命,知言知人,善人是富!
    我們很多時候和人接觸,都以為很了解對方,但這往往是錯覺。我之前在一個學習社群認識了一個叫徐振的小夥伴。每次見面時徐振的話都不多,問他什麼意見都說好好好,所以我就以為他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最近我在另外一個學習社群的活動中再遇到徐振時,發現他和當中的幾個人特別能聊。
  • 人善人欺,天不欺!(句句有理)
    文/飛魚記得有這樣一副對子: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想必,善良的人,天眷顧,作惡的人,天嚴懲。人在做,天在看,沒必要做得太過分,然後收不了場。邪惡的人不會認為自己做的事邪惡,所以也不會自責,倒是善良的人即使踩死一隻螞蟻,也會責怪自己不小心。所以又有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但有人說:常見人作惡沒有惡報,行善也沒有善果。 天道酬善,從惡如崩,因果輪迴,蒼天饒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