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目前來說是改變人生的重要關卡,特別是對於家境清寒的子弟來說是改變人生軌道重要的途徑,寒窗苦讀十餘年為的就是在高考時奮力一搏。
如今我國兩所頂級學府清華和北大是所有學子夢寐以求夢想。清華與北大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強大的教師資源,自然而然成為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
能考入清華北大的學子,可謂是人中龍鳳。進入清華北大的基本標準便是需要成績優異,清華北大也求賢若渴,每年高考季結束後,優異的學子都是清華北大搶奪的重點對象。
但有一個人卻成了例外,這個人就是王德民。他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之門外,只因為他身份特殊,我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身份讓清華北大如此避之不及。
天之嬌子、天資聰明
王德民是個中瑞混血兒,放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包容度高的社會上來看,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但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還屬於不斷探索的時期,國民們普遍的思想還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很難接受混血兒這個概念。
畢竟中國人都是黑頭髮黃皮膚,可突然出現一個五官深邃的中國人大家都有些難以接受。
王德民的父親是一名醫生,經常外出至國外學習和研究國外的醫學文化。在一次文化交流中認識了王德民的母親一名瑞典姑娘。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並決定定居中國,夫妻感情的不斷升溫便有了王德民這個愛的結晶。
王德民的父母親非常的恩愛,家境優渥,家庭氛圍和諧,加上父母都是知識份子所以王德民受到的知識薰陶是非常多的,無論是從現在還是從前這樣的家庭使很多人豔羨。但王德民的童年並不愉悅,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孤獨在陪伴著他。
父親的工作非常忙碌,平日生活中都是母親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學習教導。所以從小他並不懂中文,語言是溝通的重要工具,當時英語還未在中小學生中普及。
他說的話別的小朋友聽不懂,別的小朋友說的他也不明白。他幾乎很少出門,都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學習,或是扒著窗戶看著窗外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在肆意的歡笑玩鬧,可以說是非常的孤獨,身邊沒有玩伴,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兒童畫冊和書籍。
正常成人對於孤獨的忍耐度是很低的,但王德民卻能忍受這樣的孤獨,可見他的堅韌超於一般人。
好在王德民天資聰慧,對事物的接受能力高。在他四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中文,開始打開他新世紀的大門。
語言這個最大的障礙跨過後,他通過與他人交流獲取很多知識,也不斷的在開發他的興趣,。中國文化將他深深的吸引,他對知識的渴望遠遠超於同齡人。正是他的這種聰穎好學,他成功的考入當地一所非常有名的中學—匯文中學。
進入中學後,他更加努力的學習。他聽聞清華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學府,他便立志定要考到最好的學府中去,學習更先進更好的知識。
那時因為他中瑞混血的身份,經常會引來他人側目。他也絲毫不理這種異樣的目光,在他認為他僅僅只是在外表上和他人不同而已。
高中三年裡,他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學習。雖然他比一般的小朋友理解能力要強,腦子轉的要快但是他從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是越發的努力,因為他知道他的目標很高,他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與最高學府失之交臂
1995年王德民參加高考,高考成績也不出所料,數學100分、物理98分、化學96分他的成績科科近乎滿分。
他高興壞了,他終於能到最高學府中去學習更多的文化。當時他填寫志願書第一第二志願分別是清華大學的水利系和北京大學的物理系,是清華北大最優秀最熱門的專業。
他的老師都告訴他這個分數上清華北大任何一個專業都沒有問題,雖然考了一個非常優異的成績,但在清華和北大的錄取名單上卻沒有他的名字。
連他的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如清華北大這樣求賢若渴的學府,對於如此人才應該是搶著錄取才是,為何會將他拒之門外呢?
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因為清華北大對王德民的混血兒身份非常介意。或許是當時八國聯軍打入中國時,在國人的心中都扎了一根釘子。面對王德民混血兒的身份,他們還是會本能的迴避。畢竟那段歷史來的太過於沉重,讓人難以忘懷。
王德民得知此消息後,整個人受到巨大打擊陷入茫然。他也許沒有想過將他的身份會是將他無法達成目標的原因,他陷入低迷。
但是這樣的頹廢並未持續很久,他很快走出困境。他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有學到「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就算未能進入中國最高學府,但是他只要不斷的提升自己,他還是能在這個世界在這個國家發光發熱。他開始改變自己人生規劃,重新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雖然沒有被清華北大錄取,但北京石油大學這所名校也向他伸出橄欖枝,他便成為了北京石油大學中的一員。
像王德民這樣聰慧過人又勤勉的學子,無論在哪所學校他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他轉變人生的規劃,開始研究石油。
石油在人類的發展進程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都處於稀缺的狀態,所以王德民在石油的研究上下足了功夫。
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的王德民,自動請纓來到大慶油田工作,深入第一現場了解石油的情況。當時的大慶油田才剛剛開發,還處於邊生產邊鑽研的狀態。
而王德民憑藉在學校的知識,不斷的鑽研。且對要為大慶油田出一份力的決心,正是這樣的信念,使得王德民毫無畏懼,兢兢業業,獨立推導出了地層測壓計算公式「松遼法」。
除此之外,他還研究出來專門的配心配產配注的工藝技術,為中國石油事業的成功貢獻了巨大幫助,更為中國創造了巨大財富,全面改變中國當時貧油的現狀。成了當時不可多得的石油人才。
為石油貢獻的一生
王德民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石油業做貢獻,中國能發展到現在的程度,王德民有著一定的功勞,他改變了中國石油貧乏的處境。
他在研究石油的同時仍不忘繼續提升自己的知識儲量,為日後的石油技術鋪墊堅實的基礎。他的對石油事業的貢獻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獲得了世界石油工程師學會為其頒發的「傑出會員獎」和「提高採收率開拓獎」等獎項,同時被國家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光榮稱號。
小結:
或許當年未能進入清華北大,是王德民心中永遠的遺憾。但他卻沒有因為一次人生的打擊停下他學習的腳步,他也許沒有想過自己會與石油打一輩子交道,他秉著幹一行愛一行的信念,在中國石油業貢獻他的知識與青春。
王德民院士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廣大學子學習,生活對他有過不公,但他從未向生活低頭。而是變換思路,改變人生規劃,在另外一個領域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