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不常見,2016年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的總體發病率較20年前上升了3倍,位於中等偏低水平。80年代胰腺癌在腫瘤排行榜上佔第10位,近幾年有上升趨勢。我國中心城市胰腺癌的發病率已接近歐美地區,達到了高發地區的水平。其中上海市發病率最高,男性達11.410萬、女性為10.210萬,死亡率男性為11.0110萬、女性為10.0110萬。美國的資料表明,女性發病率排全部癌症的第九位,男性未進前十名,但男女引起的死亡率佔全部癌症死亡的7%,均排第四位。從兩組數據可見其惡性程度!
隨著人口老化、生活習慣改變與醫學診斷技術進步,世界各國的胰臟癌的發生率都有緩步成長的趨勢。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確診時多已擴散至肝臟或淋巴腺等其他器官,也因此向來有發生率等於死亡率的說法。胰臟向來是消化醫學中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如有黃疸、上腹部悶痛、長期血糖失控、甚至背痛、偏頭痛等,都可能是胰臟癌的早期信號。
胰腺癌之所以惡,主要原因是胰腺癌的預後非常差,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最高分別只有25%和5%,既使早期診斷 (小於2 釐米)的五年存活率也只有約20%。而目前還沒有合適有效的方法用來早期篩選胰腺癌。
胰腺癌病因與基因有關,初期難診斷
胰臟癌是最令人頭痛的腹部癌症,診斷最棘手,尤其胰臟癌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到了末期,病患才會感到疼痛。胰臟癌發生原因,可能跟基因有關,一般腫瘤類型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油脂型外分泌功能產生消化液和酵素的胰管細胞產生的腺癌,另一類是執行內分泌功能的胰島細胞產生的神經內分泌瘤。前者的成長速度較快,約佔胰臟癌的 90% ;至於後者亦稱神經細胞瘤,約佔 1 ~ 2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就屬此類,其細胞的成長速度較慢。另外,仍有其他種類的胰臟癌。
一般是以腹部超聲波檢查診斷,但常會受到胃腸中的空氣阻礙而看不到,如果病患肥胖,就更難以診斷,即便用CT檢查,也要打顯影劑才能看得到,雖然目前已經有抽血看 CA199 癌症指數是否偏高來診斷,但還是有部分早期胰臟癌的 CA199 癌症指數不會升高,加上其沒有特殊明顯的危險指標,臨床上實在很難判定。
胰腺癌的病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危險因素如下:
1、吸菸,重度吸菸者增加2-3 倍的患癌機率。
2、高蛋白,高脂肪,少蔬果飲食。
3、酗酒,引起慢性胰腺炎,增加誘發胰腺癌危險。
4、糖尿病,II型糖尿病達10年以上病程者增加50%的風險。
5、化學毒物,長期接觸萘胺,苯胺等。也增加危險性。
早期無症狀,出現黃疸症狀,表示情況較差
胰腺癌早期缺乏症狀。發展到一定程度,腹痛是主要症狀。壓迫膽管時引起黃疸。尚可有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等。其它還有消瘦,乏力等。有腹水,觸及腫塊等已到相當程度。
胰臟腫瘤的生長位置差異,患者的症狀表現也不同,連帶影響到病灶被發現的時間早晚不同。胰臟癌病患一般需接受CT檢查,通常腫瘤長在胰臟頭部者,因為較靠近總膽囊管,容易壓迫周圍組織引起黃疸,這時醫生必須與膽道結石做鑑別診斷,一般確診患癌時間可能較慢,一旦患者出現黃疸症狀,代表情況較差。
胰腺癌的治療
診斷胰腺癌時,大約只有20%的病例有手術治療的機會 (尚局限於胰腺內),而且不易切除乾淨。其它治療方法效果均不敏感。大多數患者在60-80歲期間被診斷出胰腺癌。
若確認胰臟癌長在胰臟頭部,此時須動大刀,除了病灶及膽管必須整個切除,十二指腸及胰臟可能需拿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部位,如此才能將癌細胞清乾淨。如果發現胰臟腫瘤長在尾部或體部,通常發現的時間可提早一點,尤其長在尾部的胰臟癌,因腫瘤易往後腹腔生長,會造成後背痛及後腹腔痛,此時較易發現病灶。
總之,胰腺癌早期缺乏症狀。無有效的早期篩選方法。初診時低手術適用率。高惡性,進展快。我國的胰腺癌五年存活率在3-5%左右。真正的「癌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