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亦莊亦諧 音樂默契優美

2020-12-17 大洋網

大洋網訊 廣州的舞臺永遠不缺精彩的劇目。上周已經開演的易卜生名著《玩偶之家》本周繼續,看過的觀眾說「經典果真是經典」;另一部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則被開心麻花改成了「喜劇」,這部爆笑舞臺劇《莎士比亞別生氣》讓人從頭笑到尾;60後、70後熟悉的《閃閃的紅星》也來了,這次是海派芭蕾演繹紅色經典;純粹的現代舞《須彌芥子》,凝聚的肢體能量與氣場足以令觀眾屏住呼吸;瑞典哈根二重奏則以長笛與吉他的默契配合,為觀眾呈現優美的旋律……孩子們的快樂也不能少,《汪汪隊立大功》系列舞臺劇首次來廣州了!

瑞典哈根長笛吉他二重奏

音樂

瑞典哈根長笛吉他二重奏

激情交織古典與吉他名曲

演出時間:8月24日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

8月24日下午,瑞典哈根長笛吉他二重奏將登陸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

成立於2010年的瑞典哈根二重奏由長笛演奏家薩瑞德·希德班與古典吉他演奏家瓊瑤金·倫德斯組成,他們憑藉著高超的演奏技藝和對古典樂本能的熱愛成就了激情澎湃的演奏風格。通過對長笛與吉他這一室內樂二重奏組合潛力的不斷探索,將其音樂性提升到較高水準。二重奏舞臺上極佳的默契合奏為觀眾呈現優美的旋律,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的感悟。

2010年,哈根二重奏成立後在瑞典的第一次巡演大獲成功,隨後到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愛沙尼亞、立陶宛、丹麥、挪威和葡萄牙進行演出。他們經常改編各國的傳統民謠,以精湛的技藝演繹多樣化的曲風,使之成為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哈根二重奏於2013年發表的第一張專輯《足跡》,表明了他們對於傳統古典音樂的關注,這張專輯還融合了多種音樂風格,包括阿根廷探戈、美國民謠、印度拉格、瑞典民謠。2016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秘密房間》是為兒童入門古典音樂而做。第三張專輯《瑞典的色彩》是特別為長笛與吉他二重奏所作的新興瑞典音樂。哈根二重奏致力於傳播瑞典作曲家的作品,首演了多個瑞典作曲家比如班傑明·史塔恩、艾美·林德詩彤、馬蒂亞斯·萊斯的音樂作品。

本場曲目:巴赫的《E小調奏鳴曲 BWV1034》、莫扎特的《「阿佩喬尼」A小調奏鳴曲》、舒伯特的《C大調長笛協奏曲-行板 K.V.315》等。

《玩偶之家》劇照

話劇

《玩偶之家》

經典果真是經典

演出時間:8月16~25日

演出地點:十三號劇院

作為2019年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名著系列的演出劇目,由「鬼才」導演吳熙執導,實力演員萬景、王放、倪超、張皓天、陳煥煥、谷籽等人傾力出演的《玩偶之家》正在十三號劇院熱演,將持續演至8月25日。

《玩偶之家》是「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社會問題劇」的代表作。19世紀末易卜生筆下的「娜拉出走」,代表了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時代發展至今,女性越發獨立,「娜拉」要擺脫「玩偶」從屬地位的訴求早已是超越性別的存在,更是一個「人」在現實社會中尋求人格獨立的存在。

該劇8月16日在十三號劇院首演,隨即在劇迷圈引發了熱議。「總結一句,經典果真是經典,劇挺好看的」,有觀眾表示,「看著紙上的經典人物實實在在地活躍在舞臺上的感覺妙不可言,虛偽的海爾茂、天真的娜拉、獨立的林丹太太、咄咄逼人的柯洛克斯泰,四個主要人物之間的性格碰撞與事件聯繫,一步步揭露了看似和諧、實則充滿壓迫與壓抑的家庭本質。」「酒香不怕巷子深,十三號劇院易卜生《玩偶之家》講的是娜拉的覺醒,場景布局精良,演出到位。話劇就是立體的小說,讓你在短時間內去了解一個故事,在觀看中去感悟思考。」

《玩偶之家》對於觀眾而言,是一個相對熟悉的劇本,但140年前的劇本放置今天,卻依然能帶給人們不同角度的思考。「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是『被玩偶』還是『被標籤』,仍然是我們現代需要探討的問題。矛盾衝突是不那麼外化了,但還潛藏在內的意識仍然需要改變,例如被催婚,被催生小孩,被標籤為失敗者等。」

觀眾體驗:劇中的三位女性角色,在我看來有點像現代女性的三種年齡段的意識形態,娜拉是在青年時,勇敢走出自我,而克裡斯汀娜就像娜拉的後續,獨立而有智慧。再到安娜就像晚年的女性,一切的一切都看開看淡。

《莎士比亞別生氣》劇照

《莎士比亞別生氣》

把滿場觀眾帶入戲中

演出時間:8月24日

演出地點:友誼劇院

一幕10分鐘的戲,居然演了3遍3個不同版本,到底是演出還是排練?音響師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即興加音效,是劇情需要還是舞臺事故?配角紛紛搶戲,導演臨陣脫逃,父女二人在觀眾席與舞臺間自由穿行……開心麻花爆笑喜劇《莎士比亞別生氣》將於8月24日在友誼劇院上演2場。

《羅密歐與朱麗葉》公演當日,導演突然接到威脅電話,被告知心愛的孫女遭綁架。匪夷所思的是,綁匪並未索要高額贖金,而是對當晚的演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直實踐嚴肅藝術的導演為救孫女,只得委曲求全。眼看一場經典話劇就要被改得面目全非,劇團其他成員極力反對,但幕布已經拉開,臺上暗潮湧動,臺下屏息以待,悲劇變作喜劇,演出將如何繼續?

觀眾體驗:《莎士比亞別生氣》把正式演出舞臺變成了排練場,把滿場觀眾帶入了戲中。戲中,開心麻花回歸了傳統的戲劇結構,靠最基本的戲劇衝突、反差情境製造笑料,演出中的音效、燈光也將成為喜劇的助力,可謂玩轉喜劇新花樣。

新穎的實驗性演出形式雖然讓觀眾有點緊張刺激,但一環扣一環的錯位包袱卻讓觀眾從開場笑到結尾。

《閃閃的紅星》劇照

舞蹈

《閃閃的紅星》

海派芭蕾演繹紅色經典

演出時間:8月25~26日

演出地點:廣東藝術劇院

8月25~26日,上海芭蕾舞團歷時兩年全新創排的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將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以當代藝術語言全新演繹這部紅色經典。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濃眉大眼、活潑可愛、勇敢機智、堅強不屈的潘冬子,是不少60後、70後幼時心中的少年英雄。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聚焦於人們熟知的銀幕經典,首次以成年潘冬子的視角來回憶往昔,將其童年的種種回憶穿插於艱苦卓絕的行軍之路中。舞臺上,戰士潘冬子和少年潘冬子同時出現,以「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這種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重新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構築了一個澎湃的夢境。

該劇在編排方面突破了芭蕾慣有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加重了男舞者的戲份,舞步果敢堅毅、剛柔並濟,融合了紅色激情與當代精神。音樂則根據全新的故事結構進行度身創作,保留了《紅星歌》《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等經典樂段。舞美、服飾、燈光的設計則將江西的地域元素與芭蕾藝術詩意浪漫的表達樣式相結合,以中國芭蕾的獨有語彙抒發炙熱的革命情懷。

上海芭蕾舞團成立於1979年,成立40年來,上芭形成了優雅細膩、博採眾長的「海派藝術風格」,打造了一批中西經典劇目。《閃閃的紅星》去年開啟巡演,所到之處引起了「紅星熱」。

觀眾體驗:紅色經典只要能打破舊有思維模式的桎梏,大膽想像和創造,恰當地運用當代藝術表現手段,就能注入當下時代精神,符合當下審美標準。

《須彌芥子》劇照

《須彌芥子》

大千俱在一毫端

演出時間:8月25日

演出地點:天河區文化藝術中心

廣東現代舞團團長、國家一級編導劉琦的力作《須彌芥子》將於8月25日晚在天河區文化藝術中心上演。

劉琦早年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後來到廣東現代舞團開啟追求自由的創作之旅。自1994年以來已發表70多部不同類型的作品,屢獲獎項,受到國際同行及評論家的讚譽,多年來受邀到五大洲20多個國家及地區表演,為舞團贏得了榮譽。

《須彌芥子》曾獲201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2015年曾獻演北京舞蹈雙周。《須彌芥子》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中的小動作。在創作過程中,劉琦讓舞蹈回歸純粹。舞蹈並沒有盪氣迴腸的情節,也沒有撼動山河的氣魄,但其中凝聚的肢體能量與氣場足以令觀眾屏住呼吸。

觀眾體驗:其作品以冷峻的思考和純粹的表達直擊心靈,優雅中蘊藏千鈞之力,善於以不拘一格的創作理念自由穿梭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精巧詩意的獨特韻味又賦予作品鮮明的個人色彩。

《汪汪隊立大功》劇照

親子

《汪汪隊立大功》

首登廣州,連演8場

演出時間:8月22日~25日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

「沒有困難的任務,只有勇敢的狗狗!」這句臺詞小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2015年,《汪汪隊立大功》動畫片在中國各大電視臺以及視頻網站播出,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劇中萊德隊長和狗狗們樂觀向上、團隊合作、積極幫助他人的精神更是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收穫了一大批親子家庭的粉絲。2018年,《汪汪隊立大功》系列舞臺劇首次引進中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全國各地小觀眾們的喜愛。

今年美國原版音樂舞臺劇《汪汪隊立大功——救援先鋒》來中國巡演,於8月22日~25日在廣州大劇院歌劇廳連演8場,將為廣州小朋友帶來原汁原味的難忘體驗。七隻英勇、充滿活力的小狗組成的救援隊,在機智勇敢、精通科技的10歲小男孩萊德隊長的帶領下,將如何保護鎮上的居民?

演出現場,小礫的推土機、阿奇的警車、路馬的氣墊船、灰灰的維修車、毛毛的救援車等逼真的舞臺道具以及酷炫的燈光效果和許多動畫片中的經典場景一一生動呈現,小朋友最熟悉的動畫片原聲配音,不僅緊緊抓住孩子們的目光,還充分拓展了他們的想像空間。

觀眾體驗:根據動畫系列精心改編的劇情、不斷變化的場景、絢麗的燈光、逼真的舞臺布景、生動的表演,將引發觀眾的共鳴與互動。「汪汪隊,汪汪隊,我們馬上就到。」「狗狗要飛上天啦!」等極具動感的音樂,讓小粉絲們仿佛置身於汪汪隊成員的演唱會現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素芹

相關焦點

  • 「大頭兒子」走上音樂話劇舞臺
    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劇照 出品方供圖如果問哪部動畫片能引起更多中青少幼觀眾的共鳴,《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應該是其中的佼佼者。11月8日,由央視動漫集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在上海保利大劇院首演,這個經典IP再次跨界。「我國的兒童文學和影視劇作品中,父親的角色比較少見。《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完整表現父親形象的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是倡導父親們放下身段、多教育陪伴孩子的好樣板。」
  • 本周話劇推薦:74歲馬德華首演話劇,化身小官僚演「面子」那點事
    話劇《面子問題》#推薦理由#上世紀40年代,抗戰題材諷刺喜劇《面子問題》在老舍筆下誕生,老舍先生從國民黨小官僚社交文化入手今年是老舍誕辰120周年,這一次,86版《西遊記》中飾演豬八戒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馬德華化身老舍筆下的國民黨小官僚,演繹關於「面子」那點事兒,這是74歲的馬德華首次登上話劇舞臺,值得期待。
  • 音樂話劇「大頭兒子」將全國巡演
    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將於2021年開啟全國巡迴計劃,在北京及其他城市巡演四十餘場。我國動畫市場目前一直在探索IP化發展,但真正構建起自有生態的品牌並不多見。作為我國首部大型現實生活題材電視動畫系列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自1995年播出後收穫大批粉絲。2013年,央視動漫集團對其進行升級,推出了《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 視點「大頭兒子」首次跨界音樂話劇 上演奇幻穿越大戲
    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日前在上海首演。這是風靡了近30年的國產動漫經典IP,首次以鮮活立體的真人形象、以音樂話劇的呈現形式登上舞臺。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在上海首演。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在上海首演。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在上海首演。
  • 廣西師範大學原創校史話劇《楊東蓴》成功上演
    葉君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10月15日電(謝婷婷)「山彎彎,形似雁,雁落獨秀夢久遠」,10月12日晚,當旋律優美的主題曲《雁山謠》響起,廣西師範大學原創校史話劇《楊東蓴》如約而至。  原創校史話劇《楊東蓴》既是廣西師範大學「校慶日」的保留節目,已連續三年上演,更是如今廣西師範大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個創新形式。
  • 我省音樂教師為新版話劇《雷鋒》創作主題歌曲《永恆》
    雷鋒誕辰80周年的日子裡,一臺重新排演的話劇《雷鋒》日前在撫順雷鋒大劇院上演,隨之該劇的主題歌曲《永恆》伴隨著舞臺上鮮活的雷鋒形象走向觀眾。而這首歌曲的創作者就是瀋陽音樂學院的年輕教師馮子祥、高原夫婦。
  • 話劇《牛天賜》今日首演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表演系師生與郭麒麟...
    12月25日-29日,為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方旭導演,郭麒麟、閻鶴祥領銜主演的話劇《牛天賜》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表演系師生在話劇中出演20多個不同角色。朱冠霖,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2011級畢業生、青年演員,曾出演話劇《痴爺》《旗袍》《留聲》《龍鬚溝》《將軍裡》《愛情失格》《愛情待售》《隆福往事》《生逢燦爛》《第十二夜》《榆樹下的欲望》《夏天與紅葉》《樣式雷》;電視劇《紅高粱
  • 新疆伊犁音樂話劇《春風》走進宿遷
    12月12日下午,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由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歌舞劇院創排的音樂話劇《春風》,在宿豫大劇院精彩上演。該劇用音樂歌舞的形式,充分展示邊疆伊犁獨具特色的多彩民族(民俗)文化,是一部歌頌黨的教育事業和反映民族團結大愛的近現代題材劇目,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更具有歷史性、教育性、藝術性和時代性。演出現場,音樂旋律明快熱烈、感染力極強,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喉贏得現場觀眾一致好評。
  • 東校區第一團總支舉辦宿舍「默契」大賽
    新聞網訊 6月6日,東校區第二屆「同屋的你」宿舍「默契」大賽在東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經過激烈角逐,13#421宿舍獲得一等獎,13#610宿舍獲得二等獎;14#110宿舍獲得三等獎,4#314宿舍摘得最具人氣獎。大賽共有260餘個宿舍報名參加,分為初賽、決賽兩個環節。
  • 音樂話劇「大頭兒子」將全國巡演,未來或研發該IP...
    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將於2021年開啟全國巡迴計劃,在北京及其他城市巡演四十餘場。視頻截圖我國動畫市場目前一直在探索IP化發展,但真正構建起自有生態的品牌並不多見。作為我國首部大型現實生活題材電視動畫系列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自1995年播出後收穫大批粉絲。
  • 徐如松:亦莊亦諧說「春秋」
    就眼下小學語文課堂而言,我們呼喚更多這樣的「亦莊亦諧」好課。以我對何捷老師公開課的關注而言,我真心感覺,這節課標誌著何捷老師又一次跨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我為之激動和喝彩! 亦莊亦諧說
  • 2019北京聖誕節演出活動匯總(歌劇+話劇+戲劇)
    2019北京聖誕節演出活動匯總  【演出活動1:如夢之夢話劇演出】演出時間:2019.12.24-2020.01.01  演出地點:中間劇場  演出票價:180元—480元  瑪麗·雪萊原著世界上第⼀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說;將⼩說重新架構於當下語境,看「科學怪人」的現代演繹;風靡世界的IP,首次大劇場中文版本呈現;全英班底製作,創新演繹呈現瑪麗·雪萊;實力演員翟天臨、吳昊宸主演  【演出活動4:音樂劇場
  • 蕭亞軒新專輯第二首單曲發行 與默契音樂拍檔再合作
    ,無疑再度注入了一劑抗疫的「音樂強心針」。她同時表示這首歌也是「送給所有努力生活的人們」,希望通過音樂可以傳遞出愛的溫暖與力量,令大家更懂得珍惜眼前人,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度過值得慶祝的每分每秒。與默契音樂拍檔再合作 蕭亞軒特色與創新皆有雖然這是一首大愛題材的歌曲,但《不如先慶祝能在一起》依然不乏蕭亞軒獨具標示性的時尚氣息和舞曲元素,歌曲的編曲與製作人是Elva最默契的音樂拍檔陳偉,填詞人則是獨具審美的唱作人陳珊妮,《不如先慶祝能在一起》是陳珊妮與蕭亞軒在《舞舞舞》單曲之後的再度合作。
  • 地表最強音樂組合!周杰倫郎朗即興表演四手聯彈,默契十足
    5月9日晚,周杰倫最新的綜藝《週遊記》正在熱播,而這一期來到了郎朗的音樂世界。兩人一見面就決定即興演奏蕭邦,網友稱這是琴友之間獨特的見面方式。不過兩人之間真的太默契了,真是地表最強音樂組合!高手過招的兩人用最獨特最真誠的音樂來問候彼此,在彈奏的的過程中兩人沒有任何言語,卻都知道對方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讓旁邊的幾位也都羨慕不已。稱這是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碰撞,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在節目裡周杰倫也向00後小朋友安利了自己的歌,表示要多聽杰倫哥哥的歌哦。作為好朋友的郎朗更是髮長文向學習古典樂的小朋友們安利周杰倫。
  • 淺談:話劇語體與話劇對戲曲的偏離
    中國話劇正是因為從語言上割斷了戲劇與詩歌、音樂的依附,才誕生了這種新型的劇種。話劇語體也是因為在語言運用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色,才逐步形成了這種新的語體種類。洪深在5從中國的「新戲」說到「話劇」中強調:「話劇表達故事的方法,主要是用對話」,他建議將「新劇」定名為「話劇」,突出了對話在戲劇文學中的重要地位,劃清了現代話劇與傳統戲曲在藝術上的分界,確定了現代話劇藝術的本體特性,闡明了話劇語言的突出特點。
  • 分享關於音樂的優美段落
    今天呢康康給你們收集了關於音樂的優美段落,歡迎大家的閱讀。1.如果沒有錄音,再美妙的音樂也會轉瞬即逝,猶如暴雨般迅疾,不容你做任何停留.........這樣,人們才會願意回首往事,流連於美妙的記憶中。你每次聽唱片或者CD,或mp3實際上是生活在過去的某個片段中。——裡奇·科恩。
  • 影視推薦|話劇改編電影
    話劇與影視劇的相互改編,是近幾年的大熱趨勢,如國內的「開心麻花」系列電影、《我是餘歡水》、《分手大師》、《鋼的琴》等等。由於形式上的互補、內容上的互通,話劇改編電影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在不斷發展,產出了許多佳作。
  • 莫言:處女作就是話劇劇本 小說家寫話劇是本行
    知名作家莫言一直是個話劇迷,8月31日至9月25日,他的首部大劇場話劇《我們的荊軻》將在首都劇場上演。近日,該劇召開了發布會,本應作為主角現身的莫言,因人在國外未能出現,而是讓導演任鳴朗讀了他特意寄來的一封書信:「小說家寫話劇,應該是本色行當。每一部優秀的小說裡,其實都包藏著一部話劇。它們的終極目的,都是塑造出典型人物,這樣的人物是所有人,也是我們自己。」
  • 本土話劇精品開篇,著名芭蕾舞劇收尾,鼠年春節,江城演出市場熱鬧非凡
    1月28日當天,兩臺本地話劇的精品之作將在江南和江北「對壘」——武漢人藝創演的話劇《這些年》將在湖北劇院登臺,作為漢派喜劇代表作的《海底撈月》,則會在武漢劇院上演。這兩部作品,都是近年從武漢話劇舞臺上湧現的佳作:《這些年》去年12月28日剛剛在國家話劇院劇場,亮相第三屆全國話劇展演季,打動了首都觀眾並廣受讚譽,武漢京廣鐵路旁棚戶區三家人四十年來日新月異的生活,正是許多觀眾經歷過的時代寫照。而《海底撈月》更不必多說,岔巴子、嘎巴子、栽麥子的人生喜樂與那臺穿越了武漢六十年歲月的「麻將」,同樣也是另一個角度的城市變遷。
  • 國家大劇院:「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話劇《玩偶之家》精彩上演
    國家大劇院:「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話劇《玩偶之家》精彩上演發布時間: 2020-08-26 08:53:4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8月25日晚,「華彩秋韻」系列:國家大劇院製作易卜生話劇《玩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