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疫情肆虐,新藥研發在世界範圍備受關注。全球在研藥物數量激增、藥物研發領域活躍的同時,也出現了熱門靶點扎堆、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等問題。
藥物研發的挑戰與機遇在哪裡?前沿技術如何快速賦能產業?
近日,第二屆水木未來冷凍電鏡與藥物發現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新藥研發的機遇與挑戰,匯聚行業專家,就新技術在創新藥領域應用場景及新機會深入探討。
會議由水木未來主辦,新生巢、DIA和賽默飛世爾科技協辦,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管理委員會共同指導。
百奧賽圖基因董事長兼CEO沈月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水木未來創始人王宏偉,賽默飛世爾科技副總裁周曉斌,應世生物公司董事長兼CEO王在琪,同創偉業投資人龐宇軒等240餘位來自科研領域、醫藥投資圈、醫藥企業的專家齊聚一堂,就冷凍電鏡在小分子、抗體藥物、蛋白降解、基因治療等方面創新應用思路和實際案例,充分交流討論,為與會者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方向。
在開場致辭中,王宏偉教授表示:「從2015年開始,整個冷凍電鏡技術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為生物大分子結構研究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許多困擾若干分子或複合物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深入再深入地理解生命本質的難題一步步被解開。」
目前清華大學已經建成世界最大冷凍電鏡研究中心,可以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用戶提供高端技術服務,並產出了多項具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更好的發現和設計藥物、醫療診斷等具體應用。
百奧賽圖基因董事長兼CEO沈月雷也在現場做了專題報告,他表示,目前創新藥行業,同質化趨勢非常嚴重,過多的企業都集中研究PD1,有的學者曾表示:『現在的PD1已經完全可以洗澡了』,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尋找更多的創新,包括更多有效的靶點,更多合適的藥物分子組合。
今年3月,尋求突變的百奧賽圖推出了「千鼠萬抗」抗體藥物研發平臺計劃,3-5 年時間,在全人抗體小鼠RenMab 上,逐一對上千個潛在抗體藥物靶點進行基因敲除,並利用這些基因敲除小鼠製備抗體,這其中冷凍電鏡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新技術。
武漢紐福斯生物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運營官肖溯博士,也在大會做個專題分享,她用多個實際研究案例揭示了基因治療AAV產品技術開發細節及質控過程中冷凍電鏡應用場景。
在以《藥物研發中的技術引擎》為主題的圓桌討論環節中,輝瑞新興科學與創新合作中國負責人邊峰、百奧賽圖CEO沈月雷、摯盟醫藥CEO陳煥明博士、賽默飛電鏡業務亞太區高級商務總監Marc Peeters還分享了AI在新靶點發現中的應用情況。
沈月雷表示:人工智慧需要的資料庫還沒有成型,現在的抗原抗體實驗數據還遠遠不夠,還在建設當中。」
陳煥明表示:「事實上,我們之前也有討論過AI在靶點發現中應用的可能性,目前還認為,和AI合作的時機還為時尚早。」
大會的最後,水木未來CEO郭春龍做個閉幕致辭,回顧了水木未來的創立歷程,對與會嘉賓和線上線下參會的業內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水木未來將不遺餘力地為創新藥企和科研機構提供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的服務。
雷鋒網了解到,水木未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結構和計算驅動的新型藥物研發公司,創立了亞太區第一個商業化冷凍電鏡服務平臺,已成功為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的30餘家創新藥企和頂級科研機構提供了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服務。
在生物大分子領域,水木未來冷凍電鏡平臺可以高效鑑定抗體表位,解析度達到3.4A,在全球範圍內領先。
在小分子藥物領域,觀測蛋白質與藥物結合前後及結合過程中的構象變化,為研發提供豐富的信息,可以快速精準破解藥物潛在作用靶點結構,徹底改變新藥研發的盲曬模式; 解析度達到2.3A。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