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周思溢的上海嘉定女孩在BBC報導中口稱代表中國為武漢疫情道歉。這件事引來國內一片罵聲,不少人發文譴責,大致就是質疑其資格和邏輯,成為外國攻擊中國的一枚棋子,令親者痛仇者快。
這件事吧,日日曰倒覺得恰恰反映了中國人更懂得維護自己的國家了,也更了解西方媒體了。有不同的聲音發出太正常了。找出一兩個體加以表述,而略過絕大多數,雖然悖理,但可造成假象,從而達到目的。做這種事兒很難嗎?或許人家只想刺激你一下,都這樣反應,不成全了人家嗎。
這事這人本身還算不上第一,可氣的是報導事的主兒。你說BBC不客觀嗎?他確實沒有瞎編,但這不是事實的問題,而是居心何在。如果你盡拍美女打嗝放屁,你說這是什麼居心。
我們在看事實本身的時候,更要看到其報導背後的用心。事實不過就是素材,拿著素材要幹什麼那就取決於目的了。BBC雖然有客觀的一面,但也不乏混淆視聽。這起報導,BBC有損失嗎?但那個女孩已經受到影響了,肯定留下終身烙印。BBC有考慮過嗎?或許跟當事人有過交代或徵求過意見,但這就和出售毒品時告誡對方一樣,缺德!
這就是西媒報導中國的一貫伎倆,找一兩個案作為代言以灌輸自己的思想,並影響受眾。你幾乎就找不到從理論和數據上有說服力的指責中國的文章,就算有也被無情的事實給否定了,比如中國崩潰論。西媒也只能靠這種旁門左道來宣洩,這恰恰證明了無能,也說明了咱們的成功。
就像前面所言,西媒現在對中國,能刺激一下你也算是一種滿足。我們大可不必那麼敏感。你敏感,他就人來瘋。還是作為其心態的一種參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