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齊魯網11月7日訊(本網記者)濰坊市寒亭區開元街辦大辛莊村的徐從德老兩口與子女在高新區共同生活幫忙照看孩子,於是將自家耕地租給了鄰居進行耕種。然而,當老兩口再次回到寒亭老家時,卻驚訝的發現,自家的口糧田被他人侵佔蓋上了房,村委和街辦至今沒有妥善解決,這讓徐從德老人犯了難。自2012年至今,老人為土地的事四處奔波,眼看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卻仍要不回本屬於自己的土地。
租給村民種小麥 竟然"長出"一片房
徐從德老人告訴記者,2003年,老兩口與鄰居徐海玲兩家將自己家中共約6畝的口糧田租給了同村的村民徐文化使用。據徐從德老人提供的租地合同中顯示,租借雙方約定,耕地用途只能用做耕種小麥,不得用於種樹或養殖等他用,如不在耕種使用需提前2個月告知,價格為每畝每年200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從德老人回到老家大辛莊村時發現,原本外租種植小麥的田中被徐文化蓋起了房,老人在高新區生活多年期間,對方不顧勸阻陸續在田間搭建房屋。1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寒亭區開元街辦大辛莊村徐從德老人的口糧田所在處。記者在現場看到,被佔用的口糧田現今已經沒有任何農作物,徐文化搭建的房屋就在道路的邊緣處自南向北,如同道閘一般將進出田間的道路完全封死,與四周種植的小麥將徐從德老人的地圈在了田間,格外顯眼。
與徐從德老人共同將耕地租給徐文化的還有村民徐海玲,一直與80歲的老母二人相依為命,徐海玲告訴記者,"現在地徐文化也不種了,房子卻一直在地頭上,其餘三面都種著糧食,想進出田地都成問題,收割機什麼的根本就進不來,難道讓我們開飛機種地嗎?徐文化說,他不種我們也休想種,這不是故意難為人麼!"
"原本覺得鄰裡間相互照顧,早年間才以160元的價格租給徐文化,現在每畝的價格都漲到一千多了,我跟徐文化商量不用漲價也不用給錢了,建房也不追究了,每年給我們1000斤糧食就行,我兩口回老家吃個糧食能夠。結果他還不同意。後來兩年乾脆不種地了也不給錢了,但口糧田成了宅基地了,這不是耍渾麼。"徐從德說道。
兩年間輾轉村委街辦 自家土地始終要不回
徐從德老人曾多次找到大辛莊村的村支書張偉波反映此事無果。然而記者聯繫到張書記時卻被告知"街道已經都給協調好了,徐文化開始包著徐從德的地,後來搭了棚,會另找其他地方的地給他換過來,剩下的地就按照600元的價格繼續租。"當記者深入詢問時,張書記卻以村中正在進行換屆選舉很忙為由進行搪塞。對於張書記的解釋,徐從德老人哭笑不得,"從頭到尾他就沒有找過我協商這件事,也從來沒有給我兌現其他口糧田,這種解決辦法我根本不可能同意,我現在就希望把地清出來恢復原貌,絕對不會再繼續租給他了。"
據大辛莊村支書所說,徐文化所建房屋並非宅基地而是"養殖棚",但一個沒有辦理任何審批手續"養殖棚"卻可以違反租地協議長期侵佔在他人口糧田而不被制止。另據調查,現在大辛莊村裡的口糧田由村支書張偉波以均價每年每畝1300元的價格外包出去,而徐大爺家的地與外包田緊緊相連,張書記卻以"確實種不出來"為解釋僅支付600元作為調解方案,相鄰田地出現了兩倍的價格差距令人匪夷所思。
村民告訴記者,"徐文化佔著別家的口糧田住在裡面,口口聲聲說搬出來就沒地方住了,其實他在村中有房子,水電暖齊全。"於是記者與村民一起來到了徐文化的住處。僅從院落的外部查看可以得知,房子東西方向有5間相連,與村中其他村民相比,條件十分優越。
隨後,記者來到了寒亭區開元街辦。街道辦王主任表示,針對大辛莊村的情況,作為政府不會坐視不管,合同出現糾紛應該依法解決,但考慮到實際情況,雙方能夠私下調解最好。等雙方再冷靜一段時間,街道一定會公平公正的解決。
街辦最終是否履行承諾協調此事,徐大爺能否順利的要回自己的口糧田,齊魯網記者將持續關注並跟蹤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