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女士國人都知道,她是民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才女加美女。她也是一位特別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同時她也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奉獻了畢生精力!那麼又有多少人知道,林徽因女士還曾參與過我們的國徽設計呢?新中國成立前幾個月的時候,國家領導人就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大家一起研究和草擬我國國旗和國徽、還有國歌、紀年和國都等方案。當然後期還邀請了林徽因女士的加入,咱們現在就來一起看看當年林徽因他們精心設計的4種國徽樣圖!
對於國徽設計這麼重大的國家大事,林徽因與設計組其他成員都特別認真和謹慎。為了供國家領導人參考,他們還設計出好幾個不同的國徽圖樣來。下面這個圖案中日期最早的就是張仃等設計出的第一個方案,在提交到國家時,比較遺憾的是並沒有通過審議。這個國徽圖案還是比較簡單大氣的,有麥穗、有長城、還有我國的地圖。
這個圖案沒通過,於是林徽因他們又開始著手設計新的國徽圖案。上圖右上角就是當時他們設計的第二個方案,這一次大家把圖案設計得更加明了簡潔,而且還加入了五顆紅星,可惜這次還是沒有經過審議。這時是1949年的十月,為了為祖國設計出更恢弘大氣的國徽,國徽設計小組繼續再接再厲研究設計。
終於一年後,他們又提交出兩個設計方案來,也就是圖片中下排兩個。提交上去後,大家都知道,這次國家採取了最後一個方案,並加以修改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的國徽!
其實設計最後一個圖案時,林徽因是準備把天安門放得更大一些的,只是她的一位叫高莊同事把天安門畫小了,沒想到林徽因看到後卻發現這樣更能彰顯天安門的宏偉來,於是這個方案成了第四個方案。
到了1950年上半年,林徽因和團隊提交了兩個新的國徽設計方案,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齒輪和天安門等要素,不同點就是色彩和邊框設計。隨著這兩個方案的提出,國徽的基本圖樣其實已經確定了下來。後來小組成員就圍繞這兩個圖樣進行再次加工和修改,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國徽樣本。
新的設計主要是把天安門的大小縮小了一點,給上方留白,反而讓天安門看上去更加宏偉。雖然這一方案最終也有人提出了異議,但最後還是選擇了這個國徽設計。
當年參與國徽設計的人非常多,除了清華大學營造系,中央美院的一些專家也在參與設計。林徽因方案的入選,讓林徽因十分激動,甚至一度落淚。據說在國徽設計的過程中,林徽因的丈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也在病床上參與了討論,林徽因光是在家裡設計的草圖就有滿滿一箱子。
畢竟自己參與設計的國徽入選,是一件再光榮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