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設計的國徽方案,有沒有你喜歡的?哪個更好看
都知道在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其實在1949年為了這場國慶節,舉國人民都做了很長時間的重組的準備。在這一年的6月份的時候,國家就就召開會議,要擬定出國旗,國徽,還有國都,這其中,國徽的設計更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考驗,但是依然無法確定,最後,還請來了當時民國的第一才女「林徽因」的加入,因為在當時,林徽因可以說事專家型的人物。
沒過多久,林徽因的團隊就拿出了第一套方案,這個國徽其實看著也簡單,大氣,並且含有五角星,麥穗等物品,但是這個國徽在第一輪的篩選就沒有通過,但是,他為後邊的國徽做了一個基礎。
在1950年的時候,林徽因的團隊又提交了兩個方案,如上圖兩個,,當時基本上確定的內容就是五顆星,以及象徵著工農階級的齒輪,麥穗,以及天安門,這一次的圖案,其實已經和現在的國徽有著幾分相似了,其實,這就是最初的樣圖,然後,提交上去之後,又經過高莊先生的一些調整,把天安門縮小了一些,等等一些細節上的修改,最終確定了現在國徽的方案。
其實,但是參與設計國
徽的團隊有很多個,包括中央美院等都參與了國徽的設計,但是,很多的設計都沒有被採用。在最後,1950年的6月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屆第二次會議上,由中國的第一人主席,開國領袖毛主席通過決議,同意採用最後的國徽審查組所報送的圖案。
當時清華園設計小組(也就是林徽因的小組)在聽到自己所設計的國徽被國家採用,一個個都是熱血沸騰,很多人為了設計國徽,身體都熬生病了,但是在病床上,依然與林徽因商議國徽的設計方案,這才是真正的匠心設計啊。
其實,在國徽方案確定好以後,知道消息後的林、梁夫婦都激動的抱頭痛哭,可能這個看似美觀,大氣的圖案,背後付出多少的艱辛,消耗多少的腦力,使我們常人想不出的,並且,那個時候,網絡科技也不發達更沒有現在的百度 ,搜狐之類的網站,以及PS,CDR等這樣高智能的繪圖軟體,所有的圖案基本上都是通過手繪,來完成的,所以,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
話說,這麼多的國徽圖案裡,你最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