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曾深愛過,就能讀懂杜甫此詩,開篇第一句就催人淚下

2020-12-12 平兒聊歷史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杜甫寫過一首著名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成功入選課本。寫下《月夜》的次年,他又寫下一首主題相似的詩,《一百五日夜對月》。

一百五日夜對月唐代:杜甫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pǐ)離放紅蕊,想像嚬(pín)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因為不能跟家人一起過寒食節,所以眼淚就像金波一樣翻湧而來。

首聯點明了時間,乃是寒食節之際。杜甫因為沒有家人在身側,心情悲傷不止。

"有淚如金波"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眼淚比喻成"金波"。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是"有淚如金波",而不是"有淚如碧波"。這是因為,"金波"指的是月光,此時的杜甫正對著月亮,而非水面,於是便就地取材了。

標題不寫"寒食夜對月",而寫"一百五日夜對月",是因為"一百五日"是杜甫與妻子分別的日子,可見本詩的主題不在寒食節本身,主題是思念妻子。如果你也曾深愛過,就能讀懂杜甫此詩,開篇第一句就催人淚下。

"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要是把月宮裡的桂樹砍掉了,月亮灑下的光輝就會變得更多。

頷聯化用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寄託了對妻子的思念。

古時候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月亮上居住著一個名叫吳剛的仙人,天帝懲罰他在月宮砍伐桂樹。地面上的人仰頭看月時,能夠看到一些月亮中的陰影,傳說那便是吳剛正在砍伐桂樹。

這是杜甫對著月亮傷悲時,產生的離奇的、無釐頭的想像,可見,他沉淪在悲傷之中,陷得很深,才會產生這種聯想。就好像一個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時,才會盯著課本的插圖胡思亂想。

後來,這句詩被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化用為"斫(zhuó)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內涵發生了變化。杜甫是望月思念妻子,辛棄疾是將桂影暗喻為小人、金賊,剷除之後,人間才能國泰民安。

"仳(pǐ)離放紅蕊,想像嚬(pín)青蛾"——我們分別的時候還盛放著紅花,如今你想念著我的模樣,那用青黛畫的眉毛想必會因此緊蹙吧!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的春天,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攜帶家眷逃到鄜州。到了七月,杜甫隻身投奔唐肅宗,卻在途中被叛軍抓獲,押到長安。八月,杜甫寫下了本文開頭提到的《月夜》。可見,杜甫應該是在七月份或七月之前與妻子分離的,那個時候還是有不少花盛開的,因此說"仳(pǐ)離放紅蕊"。

以上是我自己對此句詩的理解,但是,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仳(pǐ)離放紅蕊"的意思是,月亮在離別的時候才發出光華。

這兩種解釋,大家可以斟酌考慮。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儘管牛郎織女因為分別的痛苦而愁思很多,但是每年秋季七夕的時候仍能通過鵲橋渡河團聚,而我什麼時候才能跟自己的妻子團聚呢?

最後一句,將自己的境遇跟牛郎織女做對比,牛郎織女已經很慘了,一年只能見一次,然而,自己比他們更加悽慘,還不知道再過多久才能見到妻子呢!

杜甫一代詩聖,滿腹才華卻不自戀、自負,一直對妻子忠貞不渝,令人不禁深覺可敬。

以上僅本人一家之言,不算權威,只能算是愛好交流,切勿用於考試中哦。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甫此詩犯了寫詩的大忌諱,被批味同嚼蠟,讀懂後卻令人佩服得很
    其實通讀全詩,大家就能猜到為何很多人說他寫得爛了。正如明代文人唐汝詢在《彙編唐詩十集》中的評論:「通涉議論,是律中最下乘」。沒錯,通篇都是議論,這其實是寫詩的大忌諱。要真正讀懂此詩,就不得不把杜甫一生中的血淚文字盡數消化。那些說味同嚼蠟的人,事實上就是未曾讀懂杜甫。杜甫寫詩無關風月,關心的只是他人的苦難。原來,當年杜甫居住夔州草堂,隔壁住著的就是一位寡居的女子。後來因為親戚吳郎前來借住,於是他自己便舉家搬到東屯。可是突然有一天,這位寡居女子便到杜甫跟前來訴苦,說是那位吳郎不讓她到草堂打棗。杜甫於是提筆寫詩,希望吳郎能夠讓對方去打棗。
  • 5部催人淚下虐戀文:如果能夠重新再來一遍,我寧願從未愛過你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部催人淚下虐戀文:如果能夠重新再來一遍,我寧願從未愛過你。《寵妻無度:老婆,我們回家!》作者:鹿興池書評:看著書名好像是部寵文,但是千萬不要被騙了,看了這麼多本小說,這本最虐,催人淚下,哭了好幾次,極力推薦!男主是個大豬蹄子,一直都受著白蓮花的蠱惑,每次都冤枉女主,導致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納蘭性德這首悽美悼亡詞,一開篇就夠驚豔
    一位是曾經的青梅竹馬,奈何最後對方卻進了宮,兩人雖隔著一道宮牆,卻仿佛隔著一道銀河,正是應了「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另一位則是髮妻盧氏,兩人在納蘭性德19歲時成婚,此後你儂我儂的甜蜜算是納蘭性德生命中難得的開心時光,奈何這甜蜜時光只維持了3年,盧氏便因難產離世,徒留納蘭性德一人在世間徘徊。
  • 杜甫很忙?杜甫原來是情聖!
    蘇軾這樣評價杜甫說:「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 杜甫希望能夠「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在看到山海破碎之時,內心無比沉痛。如《哀江頭》,此詩寫玄宗、楊妃,詩中雖有所不滿,但更多是表現深切同情、悲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 杜甫的一首經典詩詞,開篇驚心動魄,堪稱千古絕唱
    比如安史之亂,空前絕後的悲劇不僅廢掉了李隆基,就連楊玉環也葬身於其中,很多文人志士對此感慨頗深,創作出一首首詩詞流傳至今。比如杜甫的《春望》不僅在國內廣為流傳,在國外日本也是家喻戶曉,二戰後的日本經濟蕭條,保守戰亂之苦的人們希望能從《春望》這首詩中,獲得精神上的共鳴與慰藉。
  • 杜甫十大經典詩句,僅僅第一句,就讓人感慨萬千
    杜甫十大經典詩句,僅僅第一句,就讓人感慨萬千!1.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出自杜甫《遊龍門奉先寺》。想要睡覺卻聽到晨鐘敲響,令人有所覺悟。語出唐朝杜甫《兵車行》。縱然那些強健的婦女們,能夠拿起農具去勞作,可是田地中的莊稼還是雜亂不堪。這句詩是指明了戰爭給農業帶來的嚴重損害。3.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語出唐·杜甫《兵車行》。你沒聽見嗎?
  • 杜甫五言詩八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曾 同:層)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謂匠心獨具。
  • 鮮衣怒馬看杜甫「2分鐘讀懂杜甫的家國情懷」
    圖片來源百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每每讀到此詩生在太平歲月,自當感激先輩,但常想若是能回到大唐,經過那亂世顛簸,一睹當時杜甫寫下這句詩的人生心境,該是如何。杜甫此時南下逃亡,一路上看盡國破家亡,妻離子散,寫下「三吏三別」,以詩作史。
  • 杜甫最美的暮春詩,開篇7個字就驚豔千年,美得讓人心醉!
    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羨慕書中的武林高手,飛花落葉就能取人性命。長大後,愛上唐詩,突然發現,武林高手就在詩人中,飛花落葉就是風景,信手拈來即成文章。在他們筆下,一花一葉,風姿綽約,有勾魂攝魄的魔力。今天我們共讀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一)》,從中感受大師筆下「飛花」的魅力。
  • 杜牧最有趣一首詩,誇了杜甫贊了韓愈,但這比喻確定是認真的嗎?
    李白雖沒當個大官,倒也活得灑脫;杜甫比較慘,窮困潦倒,最後死在小船上;劉禹錫年少位極人臣,後半生卻慘不忍睹,在巴蜀更是苦熬了23年。要說過得最舒服的,還是杜牧杜十三。杜牧這一生過得那是相當灑脫,宰相杜佑之孫,少年有才一考就中,雖也有過外放被貶,卻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在他眼中,有酒有肉有佳人作伴,才是最重要的。
  • 七首傷感詩詞,催人淚下,願你永遠也不會讀懂
    你是否也曾一個人躲在暗夜裡默默哭泣,你是否也曾在親友面前強顏歡笑,假裝自己過得很好?人活於世,總免不了悲傷,但是世間最悲傷的事情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下面,與大家分享七首傷感詩詞,囊括了人一生中最痛苦的七件事,希望你永遠也不會讀懂。
  • 如果有一天,我選擇了放手,請不要懷疑,我曾真心愛過你
    戀愛這件事,最怕的就是深愛後的冷淡,認真後的敷衍,甜蜜後的痛苦。若我不曾體會過相愛的快樂,亦或不曾與你相遇相惜,那人生便少了一抹顏色,那生活便少了一份苦澀。我無時無刻不想和你延續這份浪漫,可現實卻一再告訴我,或許也到了該放手的時刻。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杜甫一生艱難坎坷,他既有詩膽豪情,又心繫天下蒼生。年輕時他遊學天下,絲毫不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每次讀到那些千吟不衰的詩句,都能感到詩聖脈搏的激烈跳動。因為他懷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才能抒寫出流傳萬世的不朽篇章;因為他胸懷寬廣,才可以不顧殘杯冷炙潛悲辛的生活,毅然揮灑憂憤筆墨,鐫刻下一篇篇催人淚下的傳世經典。即使在自己衰微不堪之時,還在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不平凡,最後一句也是整本書的精華所在
    這是莫泊桑《項鍊》中非常經典的開篇語,從此你也就記住這部小說。「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而我最愛的一本小說之一就是《白鹿原》,看了一遍又一遍,尤其是它的開篇第一句,短短21個字,就讓我印象深刻。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讓世界讀懂「杜甫很忙」
    而更讓文創迷「抓眼」的標題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聽我的,浪起。- kfc&杜甫草堂授權聯名產品 -為了達到講好文博故事,推出「文化好物」的目的,用情懷打動觀眾,杜甫草堂博物館推行了10元人工講解的服務,講解收費的門檻降下來,觀眾讀草堂的興趣提起來——「我們希望人們讀懂草堂,講解和文創品本身也是對博物館的再次宣傳。」
  • 你想對曾深愛過的人說什麼?
    你想對曾深愛過的人說什麼?陳諶說嗨,你好,不知不覺三年時光就這樣過去了,不知道現在的你是否安好。忽然給你寫這封信也許有些唐突,但沒有什麼過多的目的,只是想跟你說兩句心裡話。事實上我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過你了,可晚上整理手機相冊時無意發現了幾張一直未曾刪掉的照片,那一刻仿佛有一陣凜冽的冷風吹進心裡,那是一種真實卻遙遠的震顫,仿佛被時間的切片划過臉頰。我似乎從未對你提及過我發覺自己真正愛上你的瞬間。
  • 因為深愛過,再也不會忘記你!
    雖然,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是它卻藏在心底,這一守,就是一輩子,深愛過一個人無論多少年都不會忘記,因為他的名字已經深深的刻在了心裡,怎能忘記。思念的痛難以言喻,昔日的你住進了腦海裡,住進了心裡,你就像玫瑰花上的那根刺,扎手卻放不下。如果你真的深愛了,是不可能忘記的,只是時間的推移,把他放在了心靈深處。
  • 讀杜甫《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學寫作
    此詩就是採用這種寫法。來看第一句「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直接用「佳人」二字開篇,點明主人公容貌昳麗,佳人到底有多美,佳人的眼耳鼻口、身形肌膚到底是什麼樣的?詩人不著一字,卻吊足胃口,讓讀者不斷去猜測,這就是高明的寫法。再看此詩,雖題為「佳人」,卻並沒有一句細寫女子容貌、身形。
  • 《百年孤獨》開篇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至今耐人尋味
    很多人沒看過原著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個疑問,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光是《百年孤獨》的開篇第一句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一般的作家在寫作時,都會按照從前往後的時間線去記述,但馬爾克斯卻在開篇就把時間點放在了多年之後,不僅非常具有創新性,而且對寫作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從這一句開場白中,我們至少讀到了3個不同的時間點。「多年以後」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 李白的一首相思詩,開篇很美,結局更是催人淚下
    又如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於戰亂,花開而惆悵,鳥鳴兒心驚了。這都是觸景傷情,感傷時事。「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相當日彼此相愛相聚,而現在分開不知何日再聚,想起來真是難受啊。這句點出了文章的主題,落葉聚散。寒鴉棲驚,都是因為女子內心愁悶,思念心上人的相思之苦啊,月白風清之夜無心賞月,內心悽苦,相思之苦難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