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宮崎縣的一個高中,9成都是中國人。校歌也換成了漢語。在校的學生反而要學習部分漢語。
日本記者採訪了這所學校。剛來到學校就開始驚嘆:這裡是中國?為了取材而進行採訪的是位於宮崎縣以及市的某個高中的入學儀式。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記者被震驚到了。
這次入學的是從中國來的167人留學生,而日本的學生只有16人。全校9成的學生都是中國留學生。這個高中曾經也都是日本人,因為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在15年左右為了召集學生就得費一番功夫。宮崎縣的高中生入學數量在這20年來大約減少了35%,導致學校難以經營下去。馬龍勝典校長當時這樣講到:「學生不斷不斷地在減少啊。對於公司來說就是倒閉的問題了。」
而中國學生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呢?那就是::「中國的高中生大家都在努力著,所以升學的競爭很激烈,而日本的大學則能夠簡單地合格」。記者採訪了一位留學生,他叫尹傳淇,她是這樣說的:「中國的高考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會有比自己更加努力的人。為了進入大學而來到了日本,我認為這樣平穩安靜的環境很不錯。很滿足。」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日本的少子化,由於人口的減少,日本許多學校出現生源不足的情況,甚至好多學校因為沒有學生而關閉。另一個原因是,課程上徹底地執行大學入學考試的對策(註:應試教育),連續7年升學率達到了100%。由於業績的提升而不斷吸引留學生前來留學。
如今不斷有各個地方苦於學生數量減少的學校也把目光轉向了留學生。人口不斷較少,自治團體也關注留學生。關注著留學生的不僅僅是學校。全國80%以上的市鎮村的日本人口都在不斷減少,而335個自治團體的人口卻在不斷增加。這其中有雖然日本人不斷較少,但是外國人不斷增加的自治團體,作為人口減少的對策,外國人的存在感不斷升高。
位於北海道的中部的東川鎮3年前在街上開設了日語學校。這是全國首次。
鼓勵從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來的留學生,小鎮減免其一般的學費,也對其補助住宿費。進行著優渥的補助。並且還給全部留學生分配每月8000日元的可以在鎮子的商業街上購物的購物卡。
基於此,日本網友是這麼評論的:
1、淨是老頭的日本對於年輕的中國人來到這裡這件事應該心懷感恩。
2、中國的盧瑟=日本的精英,你看看在中國無法競爭,就來到日本當精英,就跟巴西的足球選手和中國的桌球選手一樣啊。日本已經落後了啊。
3、確實,在中國的高中畢業之後考取日本的大學的話,會以留學的身份來對待,手續之類的十分麻煩。進入日本的高中畢業然後參加日本的大學入試考試的話,程序就跟普通日本人一樣。高中這邊也會欣喜於升學業績的提升,入學者也不會有麻煩,簡直完美。
4、那16個人只是日本當地人嗎?進入了自己地盤的高中之後,卻不得不學會漢語,笑死。
5、在便利店的取款機,液晶畫面全部都是漢語,一點也沒有日語的注釋。內容是「可以用中國的電子支付付款!」這一天總算是來了啊。
6、小日本(注,自稱小日本)的16個人雖然是待在國內卻像是在中國留學嗎?這可是貴重的經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