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寫完的試卷,因為字跡雜亂潦草被扣卷面分是令人沮喪又生氣的。字跡的規整與卷面的整潔是為自己整體加分的重要標準。尤其是在酌情評分的試題中,一份可以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的試卷,必然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加分。
在古代,書法的功底直接影響到科舉考試的成績。順治九年的鄒忠倚、十五年的孫承恩都是用歐陽詢的書法字體寫的考卷,結果被喜愛歐陽詢書法的順治皇帝看中,選為了狀元;在康熙三十年殿試卷子呈送康熙皇帝御覽時,康熙帝被戴有祺一紙漂亮的書法折服,於是硃筆一揮,將戴有祺定為第一甲第一名。
我國對教育是重視是傳承的,不僅在古代重視考生的漢字書寫,在現代考試更是如此。
改卷老師不喜歡的4種考生字體
在考試答題的過程當中,可不能信筆塗鴉,要確保自己所寫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見,不能過於潦草不堪,保持卷面的整潔,才能夠獲得一定的卷面分數。學生的下面這4種考試字體,難得改卷老師的芳心,學霸表示:字醜會丟分。
一、狂亂型
這種「狂亂型」的考試字體可不要在答題當中運用,不僅難得改卷老師的芳心,而且考生寫出這樣的字體,很有可能會吃虧,老師會因為看不清考生所寫的字,而否定正確的答案。
二、歪頭型
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學生所寫的字往45度角傾斜而去,看起來並不整齊,而且這位考生所寫的字體也有些混亂,一筆一划看似寫得漫不經心,這樣的字體難得老師的青睞。
三、遠距離型
試卷上作答的區域有限,因此學生們在答題寫字時,必須字字斟酌,確保自己所寫出來的答案不會超過答題區域,像這位學生所寫出來的「遠距離型」字體就非常浪費答題空間,而且這位考生寫的字體看起來並不飽滿,也是難於辨析,寫出這樣的字體來也真是難得卷面分。
四、潦草型
最後這一種「潦草型」的字體,也是改卷老師在批卷過程當中不想看到的字體,寫字最重要的是要讓別人能夠看得清,這也是第一步,但是這位考生所寫的字過於潦草,老師改卷的時候也看得費勁。因此,這樣的一種潦草型字體,想得到老師給出的卷面分數基本無望。
到底什麼才是現代卷面分的標準?
因為考場卷面跟書法作品的目的有所不同,甚至字好看都不是重點,清晰才是重點!書法作品講究美觀、講究藝術性。連筆、筆鋒等炫技的技巧反而會給閱卷老師帶來困擾。一場考試下來要批改數百份試卷,在拿到一份考卷的時候改卷老師最希望的是能快速獲取到信息,所以考場卷面更講究整潔和可讀性。
1、工整而清晰
雖然我們說字美觀與否,在考場卷面上並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至少答題的字體要做到橫平豎直,而不是歪歪扭扭,也不是整個字都擠在一起分辨不出形狀。寫好單個字的原則,就是把字寫成應有的形狀,這在考場上已經足夠。
2、略顯緊湊但得體
拉大間距。留白,是讓卷面變得乾淨的指導思想。而留白的方式就是拉大字與字之間的間距、拉開行與行之間的間距。
3、沒有形體但工整
正楷和行楷混用。在書法創作中是不能正楷和行楷混用的,但考場上屬於實用範圍,一切以實用性為主。考場上,首先不推薦全卷都用正楷(初中以及初中以下要求用正楷除外),正楷書寫速度太慢趕不上考試時間。而行楷的形態基本上和楷書是一樣的,所以沒有辨認的問題,同時行楷有不同於正楷的筆畫書寫順序,可以提高寫字的速度。行楷和楷書結合,既保證書寫速度、又保證了可讀性。是考場書寫的最佳搭配。
在這個要求下,過多的連筆反而會阻礙改卷老師辨認字體,增加了評卷難度。太過誇張的筆鋒也會讓整張卷子的感覺變得雜亂。
想要卷面分高,還是要讓卷面變得乾淨清晰。這就考驗了寫字的基礎功底,橫平豎直與握姿的功力,整體字的間隙與美觀度都是卷面分的隱藏指標。
樹人字訓以思維導圖板書法引導學生思維,快速掌握並理清知識點!在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樹人字訓思維導圖嵌入式硬筆書法教學,不僅僅是要把孩子的書法教好,還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激發想像力,節省學習時間,幫助孩子準備測試和考試!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將是對孩子終身受益的能力培養!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