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級寶貝,沒分到「學霸區」座位,媽媽到底該不該找老師?

2020-09-23 真心爸媽

真心爸媽,育兒和家庭教育研究者,兩孩父母,著有《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今天你「座位焦慮」了嗎?

一年級開學當天下午,一位媽媽就懊惱地發圈說:

「偏偏就今天沒請成半天假,結果孩子被安排到了教室最後,挨著垃圾桶。唉,要不要找老師說說呢?」

估計就算是沒坐到教室最後,沒挨著垃圾桶,那位媽媽也不大滿意。因為和很多一年級小寶貝的老母親一樣,那位媽媽內心最嚮往的座位是教室裡那個神秘的所謂「學霸區」。

關於孩子在教室裡的座位,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

前面幾排正對講臺的座位,叫「學霸區」,它的左右和後面一兩排,是「普通百姓區」,普通百姓區的後面,叫「八卦聊天區」,再後面中間,叫「不良少年區」,教室的最後,通稱「學渣樂園」——樂園裡的孩子,上課時甚至可能呼呼大睡。

所有認真上過學的人不那麼認真地想想,都能知道這就是個玩笑——

前排正對講臺的「老師眼皮底下」,放的通常是那些不大讓人放心的孩子,以方便隨時盯著;讓人放心的孩子,老師不會特別留意他們的位置,因為放在哪兒他們都能好好聽課,不做小動作,不說話;再大一點,那些真學霸們反倒更喜歡坐靠後點的位置,因為不用時刻被老師盯著也盯著老師,可以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聽課節奏,有時還能悄悄地幹點小「私活」(當然也不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一個玩笑而已,偏偏很多新手小學生媽媽就特別當真,總擔心如果孩子沒有被安排到所謂的「好位置」,就是在老師那兒不得寵,而且會受壞位置的影響,從此學習堪憂,所以一旦座位不夠理想,就老想著找老師「溝通」一下,甚至轉彎抹角地託點「關係」,讓老師給自家娃點額外照應。


「好座位」真的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嗎?

如果把座位看成一種「學習資源」,媽媽們的想法倒也不難理解。一個教室裡,媽媽心目中的「好座位」就那麼幾個,可以算作一種稀缺資源,既然稀缺,誰得到了,自然會覺得更踏實一些,就像一開局就拿到了一手好牌。

但是,「好座位」真的是學習資源嗎?作為倆娃媽媽——一個高三、一個初三,學習都還很不錯,我是覺得,這種想法太過誇張。現在的教室都不大,如果娃的聽力正常,坐在任何一個位置都不可能聽不清老師講什麼;孩子剛上一年級,如果娃的視力正常,也太可能看不清黑板。聽得清講課,看得清黑板,坐前坐後、坐左坐右,又有什麼影響呢?把座位的重要性誇大到重要且稀缺的學習資源的程度,實在是焦慮心態下的過度反應。


到底要不要找老師「溝通」?

那麼,孩子被安排到不那麼「理想」的位置,到底要不要找老師說說呢?這也是我的育兒群裡很多媽媽都問過的問題,我的回答一律是——不要。

安排座位是老師的權力,基本規則是按照個子高矮排序,之後再考慮一些特殊需要,比如照顧行動不便的孩子,照顧視力不佳的孩子,以及格外「關照」一下課堂紀律明顯有問題,會嚴重影響別人的孩子。此外的一切幹擾和要求,對老師來說,都是額外負擔,而且會讓人很不快。

打個比方,家裡來了客人,享受過你的熱情招待之後,把你家各處都點評了一番,還想指揮你把家具放到她認為更合理的位置,你高興不高興?對有足夠獨立的人格的人來說,別說是親朋好友,就算是親媽都不行。

但不得不說,不少媽媽對此渾然不覺。她們覺得自己對孩子的座位不滿意,找老師調換天經地義,卻很少考慮,自己的一個要求,會給老師帶來多少麻煩,會讓老師多為難——動一個孩子的座位,周圍一堆孩子都得跟著動,要是每個媽媽都提個類似的要求,而且老師都照做,教室的座位就永遠都安頓不下來。

再說,人人都想要「好位置」,但總得有人靠門,總得有人靠窗,總得有人坐最後,總得有人坐角落(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視力,座位也會定期輪換),也總得有人挨著課堂紀律不那麼好的孩子坐,每個孩子都是自家的寶貝,憑什麼你想讓自家孩子坐哪兒,別人家孩子就得讓出位置呢?

能換位思考,能為別人著想,能不隨意向別人提出無理、過分的要求,是社會上每個足夠成熟的個體都應該做到的事,也是每個足夠理性、足夠尊重老師的家長都該做到的事。做不到,是自己的自私、任性、不成熟,怪不能別人,只能靠自己消化、領悟、成長。


坐在哪兒,真的影響學習嗎?

那……如果不找老師,就只能讓自家孩子一直坐在不那麼「理想」的位置上,然後影響學習嗎?——其實,這樣的擔心,真是完全不必有。

一個不能認真聽講的孩子,放到老師正對面一米的位置,該不聽講也還是不聽講;一個能認真聽講的孩子,放到教室最後一排,也能好好上課。

上課特別喜歡隨意說話、做小動作的孩子,放到老師眼皮底下,恐怕也「盯」不住;知道上課不能影響老師和同學的孩子,即便被放到一個「問題」孩子旁邊,也不大可能就被「帶壞」。

所以最關鍵的,不是老師把孩子安排在什麼位置上,而是父母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送進教室。

一個座位而已,彌補不了以往家庭教育的不足,也無法許給孩子一個陽光燦爛的學霸未來。父母真正的功夫,還是應該花在幫助自家孩子學會適應學校生活的規則、幫助孩子發展學習能力上——如果孩子坐不住,那就幫他變成一個坐得住的娃,而不是寄希望於一個靠不住的「好座位」。

當然,如果你在上小學之前的六年給了孩子足夠有品質的家庭教育,也幫孩子具備了足夠好的專注力和學習能力,那就儘管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同時也相信,一個座位而已,影響不了什麼的。

能這麼想,我想媽媽們就可以解開自己內心的小疙瘩,也放「好座位」一條生路了。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家長紛紛找老師換座位 大家都搶教室中間位子怎麼辦
    「我家孩子有點斜視,給安排個中間座位吧……」這個班級的座位該怎麼排?新學期開始,杭州的小學一年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糾結。  排不到「最佳」座位  家長比孩子著急  西湖區某知名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在前幾天新生家長會後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自己這兩天正在為排座位的事頭疼。
  • ...杭州這位老師研究多年手繪一張座位調整圖!學霸到底坐在哪一排?
    每月15日,四人小組不動,組內四人對角線兩兩交換。每月1日,12345小組與6789小組分別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下面就是李老師的手繪圖。 李老師的分座位手繪圖上,每個小組四個同學一圈,就是一座小房子,然後順著箭頭,整座房子半個月搬遷調整一次。下面這張圖能更直觀地看出李老師班級同學的分組情況。
  • 給學生排座位導致家長不滿,杭州這位老師研究多年手繪一張座位調整圖!學霸到底坐在哪一排?
    因為孩子成績不太好,家長就覺得是座位的原因,導致孩子看不清楚老師的PPT,從而導致成績下降,跟李老師打了半個多小時電話,要求換座位。李老師覺得給這位女生換到中間,對以前坐在中間的孩子也不公平,沒有答應。這位家長就跑到學校找他,在辦公室又溝通了一個多小時。
  • 教室的座位哪裡好?班主任說出「學霸區」的秘密,和你想的不一樣
    開學,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尤其是剛入學的孩子,既要給準備好上學所需物品,還要擔心他們不能適應新環境。但除了這些,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孩子能不能被分到好的座位。一個班級裡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聽講效果,比如坐在靠窗的位置,容易不經意被窗外動靜吸引注意力,而中間靠前的位置則是最受老師關注的。網上有人將教室的座位分為學霸區、養老區休閒區。那孩子坐哪最好?
  • 開學排座位,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的座位是哪裡!
    01 「理想座位」 並不能讓孩子注意力集中 一到開學,總有家長這樣和老師溝通: "我們孩子個子小,可一定要安排坐前面啊!」
  • 開學排座位,「學霸區」是中間嗎?老師揭秘排座位的「四個講究」
    老師統籌大局,規劃好座位之後,有些家長擔憂之間還夾雜著些許不滿。「我家孩子考了前10,為什麼坐最後一排啊?」「我家孩子就沒坐過中間,老師區別對待吧!」反正一提到孩子的座位問題,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坐在「C位」。
  • 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位置是這裡!
    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許能更專心聽講。」"我家孩子眼鏡度數又上升了,老師可以把咱們座位調前一點嗎?」"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係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 學霸區VS學渣區,孩子的座位真的決定學習成績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很多父母心目中,教室裡的座位是絕對是不一樣的。網上流傳著一張「學霸出沒位置圖」。靠近講臺的是學霸區,這是班級的C位!因為不管從聽課效果,還是老師關注度,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人人都緊盯著這個位置。
  • 給學生排座位導致家長不滿,杭州這位老師研究多年手繪一張座位調整...
    每月15日,四人小組不動,組內四人對角線兩兩交換。每月1日,12345小組與6789小組分別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下面就是李老師的手繪圖。李老師的分座位手繪圖上,每個小組四個同學一圈,就是一座小房子,然後順著箭頭,整座房子半個月搬遷調整一次。下面這張圖能更直觀地看出李老師班級同學的分組情況。
  • 開學排座位,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位置是這裡
    新學期伊始,排座位又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壞與座位有很大關係,甚至借用網絡熱詞「C位」來形容,仿佛孩子坐上「C位」,就可以一躍變成學霸。「理想座位」真能實現爸媽理想嗎?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許能更專心聽講。」&34;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34;排座位」對於孩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麼大。
  • 開學排座位,你家娃坐上學霸區了嗎?資深老師揭秘,沒想像中簡單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新學期的開始,關於排座位的問題又成了很多家長關注的焦點,不少父母認為座位會影響到孩子學習成績好壞,仿佛只要坐上了C位,就可以一躍龍門成學霸。真有「學霸區」一說?資深老師揭秘:沒想像中簡單關於這個問題,幸孕姐特意去請教了有10年資齡的一位教師,他說道: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安排座位的特點,但大多數都是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分配,沒你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所謂的「學霸區」並不固定。
  • 老師解密「學霸區」的秘密,C位和想像的不一樣
    又到了揮別「神獸」的開學季,爸爸媽媽別提有多開心了,畢竟在他們眼中自己終於能安心工作,每天固定上演的「河東獅吼」也即將告一段落。不過,雖然家長將家裡的「小霸王」送回了老師手裡,但該操心的事情卻一樣沒少,就比如分座位這件事,就讓許多父母頭痛不已。
  • 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位置是這裡
    新學期伊始,今天芊芊老師要和大家聊的這個話題,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也都很感興趣!&34;我們孩子個子小,可一定要安排坐前面啊!」&34;我家孩子眼睛度數又上升了,老師可以把咱們座位調前一點嗎?」&34;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係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 開學後排座位,孩子坐哪?資深老師揭秘「學霸區」,真的不用挑
    春晚節目曾有一個《佔位子》的節目讓人印象深刻,也道出了縈繞在家長心頭的學生座位問題。家長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校有個好位置,生怕孩子因為坐的位置不好而影響了學習。而在生活中,有的學生家長因為一個座位問題會使出渾身之力,甚至不惜去找關係或給老師送禮,那家長眼中的&34;的座位真的是老師眼中的學霸座位嗎?
  • 修身書道: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是這裡
    總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變學霸,關鍵還是看調換座位是否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異。 老師排座位參照哪些因素?那麼,老師在安排教室座位時,會參照哪些因素呢?記者採訪了多位北京的小學班主任,他們給出了的首要條件驚人一致:身高。王老師是北京一所知名小學的教師,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她深諳一名教師在排座時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每次給新生排座,她都會讓班裡所有孩子按身高從矮到高排列,然後從第一排開始,橫向排座。
  • 修身書道: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是這裡!
    "我家孩子眼鏡度數又上升了,老師可以把咱們座位調前一點嗎?」 "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 "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係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 媽媽:報到後,閨女座位被調換到教室最後一排!老師:座位輪流坐
    昨天是暑假的最後一個返校日,新入編的小王老師擔任五年級某班的班主任。她根據孩子的身高,對學生的座位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其中一名女生個頭有些高,就將她的座位調到最後一排。當天下午,學生的媽媽找到學校,認為自家閨女,無非是胖一點、壯一點,請老師把閨女的座位調回去。「今年是小升初的關鍵一年,老師,你知道嗎?孩子如果坐到最後一排,她的自覺性差,肯定會影響成績…我急得午飯沒吃就跑來找你。」小王老師是一名大學本科生,做過「三支一扶」的臨聘教師,但是沒做過班主任,應對家長還是蠻有一套。
  • 新學期最新座位調查 杭州很多學霸居然坐在這個位置!
    10個教室看下來,並沒有看到角落裡或最後一排學生存在紀律較差的情況,只看到有兩個男生在玩筆。 在一個四年級班級內,學生課桌分成7列擺放,每列5位同學。 班主任馬老師說:「排座位,是每個家長們都很關心的話題,很費思量。不過網上說的學霸區、學渣區,在小學這裡不存在的。
  • 家長對你排的座位有意見,該怎麼辦?給新老師幾點參考意見
    新老師!等你給學生排好座位後,你很快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對你排的座位不滿意。他回家一抱怨,家長可能對你排的座位也不滿意。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幾點想法,給新老師作為參考。但這也不表示你就不會遇不到這樣的問題了。那如果遇到了,你該怎麼應對呢?
  • 延安市寶塔區一小學4年級學生噎亡,老師到底該不該施救?
    延安市寶塔區一小學4年級學生噎亡,老師到底該不該施救?近日,在陝西延安市,寶塔區新新雙語小學,發生了一件讓人遺憾的悲劇:一名四年級10歲的學生,在學校吃飯的時候,不慎被饅頭噎住喉管後,送往醫院後,仍然搶救無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