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
等你給學生排好座位後,你很快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學生對你排的座位不滿意。他回家一抱怨,家長可能對你排的座位也不滿意。一些有能量點的家長就極可能到學校要求你給孩子換一個位置。你能滿足還好,要是你不能滿足呢?他還可能找到校長辦公室,或者想其他的辦法,總之,就是和你鬧吧。
有人說,我滿足他就是了啊。
但是,請記住,在這件事上,你滿足不了、也不能去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為你如果個個都想著用滿足來解決問題,你會發現,以後找你來滿足的人會越來越多。
那麼面對這樣的問題,你到底該怎麼辦呢?
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幾點想法,給新老師作為參考。
首先,我們要討論,座位這個東西有好壞麼?
其實吧,現在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室裡的光線、座位與講臺間的距離、教室大小,等等,都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要求,學生不論坐在哪個位置,對於他的學習影響肯定都不會有太大。
所謂的座位好壞,很大程度上只是學生、家長的心理作用。
比如,很多人會習慣性的認為中間,講臺正前方,二、三、四,三排是教室裡的最佳位置,理由是老師更容易關注到學生的狀況。但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很多老師,就並沒有在講臺正中上課的習慣,他們會習慣性地離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這樣一來,前三排的學生不是反而受不到關注了麼?
所以,別迷信什麼好座位,有好學生的地方,就是好座位。應該鼓勵學生爭當好學生,那麼處處就都是好座位。
既然座位沒有好壞,那要減少家長對於我們排座位上的質疑,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就要先減少學生對於自己座位上的質疑,你要經常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思想——每一個座位都有其優缺點,與其在意座位,不如做好自己。
有一個有心的班主任,甚至為此給學生做了一首打油詩:
讀書學習在教室,教室裡面有位置;
位置到底哪個好,哪個位置都很妙。
昂首挺胸坐前面,字小也能看得見;
時有唾沫一點點,粉筆灰灰一片片。
不遠不近坐中間,眼睛看字倒是歡;
擠進擠出不方便,另外空氣不新鮮。
又斜又偏坐窗邊,清脆鳥聲在耳畔;
陽光普照臉和眼,頭暈眼花有點閃。
晃晃悠悠坐後面,交頭接耳較自在;
「個性」、「特長」盡展現,成績下滑怎麼辦?
同學們啦要聽清,前後左右和正中,只要上課很認真,學習成績往上撐。
個個位置都平凡,看你態度如何來;人人位置都普通,看你是否很用功····」
這種打油詩,朗朗上口,學生讀完之後,想一想,確實是如此,也就不會那麼糾結座位的問題了。
等學生自己都不糾結座位問題了,你說家長還會糾結什麼?
學生思想做通了,雖然問題能顯著減少。但這也不表示你就不會遇不到這樣的問題了。
那如果遇到了,你該怎麼應對呢?
1、面對學生自己換座位的要求:
2、面對家長給孩子換座位的要求:
A、了解家長的訴求;
家長來找你了,肯定第一想法不是來找你吵架的,他肯定是想要來講道理的。我是沒有見過一上來就想和老師吵架的家長,最多的,無非是家長想講道理,但是老師接收不到,然後產生誤會、相互埋怨,最後才可能罵得不可開交。所以,我們老師,姿態要先低一點兒,家長來了,先不要講你自己的想法,要先聽家長的想法,然後見招拆招。
一般情況下,家長對於老師排的座位有意見,都是因為對老師排座位的思路不理解,覺得孩子坐在教室的後面、角落裡,有種被流放了的感覺,是他兒子吃了大虧了。
他是來訴苦的。
B、做好解釋工作。
聽家長訴完苦後,我們要開始耐心做解釋工作。比如先講一講你排座位的思路,然後再講一講他孩子之所以是這個座位的原因,並且要告訴他,班級座位是定期調整的,家長不必擔心。
我想,你先是很理解地聽取了家長的訴求,然後又很耐心地和他解釋了他孩子的座位問題,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對你的工作表示理解的。
C、適當滿足家長的一些要求。
如果你做好了前面的工作,家長還有特別的訴求的話,你就視家長的訴求,做一定程度上的滿足。這不算妥協,頂多算給家長個面子!也不能讓人家白跑了嘛。
比如,家長說,我孩子眼睛近視,希望能夠做的前面一點。
這就是合理訴求。這時,你要和家長講:
第一點是告訴家長,你這個訴求很合理,但是呢,有比調換位置更好的處理方法;第二點是告訴家長,我會考慮你的要求的。
記住:不卑不亢,點到為止,這是和家長最好的相處方式。
以上,是君山對於座位問題上,給新老師的又一點參考意見。
你可以結合上一篇一起來看。
到此,關於座位問題,君山能聊的也都全聊乾淨了,歡迎你給我再提幾個問題,讓我也有更多的內容可以去思考。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喜歡這方面的內容,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